家庭教育与语文素养|妈妈,你可知道,耐心的倾听,对于孩子到底意味
大家好,昨天我们聊了游玩对孩子语言体系构建的重要性。今天开始,我们将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继续谈谈“家庭教育与语文素养”的关系,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最近和一个小学老师聊天,她很苦恼地说,班级里有个孩子,上课不停地打断老师讲话,不停做小动作,无论怎么教育批评,都收效甚微。
我说:“这个孩子是不是和妈妈不亲,家里没有人去倾听他的声音?”
老师一愣,说,这个孩子寄人篱下,妈妈不在身边。我说那就对了,他弄这些动静,是希望有人可以看到他的需求。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有这几类孩子,家里都有一个不会倾听的妈妈:
1.经常插嘴,打断别人说话的孩子。
2.沉默不语,不敢表达自我的孩子。
3.说话结巴,无法连贯说话的孩子。
4.废话很多,讲话毫无头绪的孩子。
5.口吐脏话,看上去缺乏礼貌的孩子。
事实上,听和说是密不可分的两种能力,其实,在构建个人语言体系的过程中,听的能力是在说的能力之前的。因为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是先听了十几个月,才开始牙牙学语的。
可惜的是,很多成年人,却过于强调说的能力,认为孩子能言善辩就是聪明,而往往忽略了倾听的能力。
今天就从倾听的角度,谈谈家庭中,我们耐心倾听孩子,对孩子的成长到底意味着什么?
第一、放下话语权,耐心倾听语言漏洞,适当追问,引导孩子仔细观察,把话表达清楚。
语言的表达,是从一个字,两个字,逐渐过渡到一句话,一段话的。当孩子年幼的时候,家长需要让自己学会听完孩子说话,引导孩子把话说完整,说清楚。
比如,我在陪孩子玩的时候,经常会让孩子发号施令,我则遵命执行。
前几天陪恩恩玩游戏,她说:我们让小金鱼(爆竹)一起响。我们扔下小金鱼,一前一后落地炸裂。
我问:“为什么没有一起响?”她说:“我们要同时扔小金鱼。”我问:“怎么同时呢?”她说:“我数一二三。”
我马上说:“你把这句话完整表达出来。”她说:“我喊一二三,我们同时往下扔,争取让小金鱼同时响。”成功了,她开心地哈哈大笑。
短短几个追问,让孩子意识到,妈妈是在耐心听她说话的,而且又引导孩子条理清晰地把话表达完整,孩子在不断与家长交流中懂得,说话要有先后顺序,一句话要说完整,别人才能理解。更重要的是,孩子发现自己是有话语掌控权的,她的信心就会提升。
第二、仔细观察孩子的肢体语言,看懂孩子的微表情,鼓励孩子表达真实感受。
当我们与孩子相处时,如果我们用心倾听感受,会发现,很多时候,当孩子内心对家长有抵抗的时候,她会通过肢体来加以表达。
昨天和恩恩聊天时,我提醒她,别人家里没人的时候,不要独自一人去别人家里,更不能去别人的房间,要学会自我保护。虽然我解释了原因,并且要她牢牢记住,但是恩恩似懂非懂。
当时,她身体侧坐着,紧皱着眉头,嘴角往下瘪,眼睛斜视前方,鼻子里哼哼着“嗯嗯,知道了。”
我问她:“恩恩,你不同意妈妈的看法对吗?”
她摇摇头,晃着手说:“我知道了。”随即翻了一下白眼。
我说:“妈妈看到你满脸不耐烦呢!你是不是觉得妈妈太小题大做了,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啊。”
她这时候才正眼看着我说:“妈妈,我觉得不太理解,因为我没有碰到过。”
好吧,我当下接纳了孩子,的确,她没有体验过,我只能提醒她,如果后面真的遇到类似的事情,我想她才能记得今天的话。我尽到了提醒的责任,至于她是否接受,只能随缘了。
第三、听出孩子的言外之意,接纳孩子发泄情绪,等待孩子好好说话。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的孩子,经常有两套话语体系。面对父母师长是一套话。同学之间讲话又是一套话。而在同伴相处时,无论成绩好坏,都会不由自主地骂脏话。
我家老大正值青春期,正是处于强烈表达自我的时期。由于小时候我对她的要求非常严格,陪伴的时日又不多,所以老大经常会和我对着干。
有一段时间,孩子经常会脱口而出“他妈的”。奇怪的是,她只会面对我或者玩游戏的时候才会这样。后来我才了解到,这些话里,蕴含着她内心的愤怒。
理解了这一点,我也看到了当她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内心也是有愤怒的,我无法理解怎么会养出这样的一个孩子。而我,选择的是接纳。
于是,每次听到孩子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只是去感受我内在的愤怒是否还存在。慢慢地,孩子说这话的时候,我的内心越来越平稳。随之而来的变化,就是女儿对我说脏话也越来越少了。
偶尔她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她会不好意思地吐吐舌头,说:“不好意思,下次注意。我会淑女点。”在不断的倾听和接纳中,孩子的情绪平和了很多,亲子关系也逐渐缓和亲近了。
有意识的倾听,不仅仅是帮助孩子形成自己的言语体系,更重要的是,我向孩子表达了我对她的耐心,尊重和理解。当孩子发现自己被看到了,她的自我就会慢慢建立起来。
更多原创文字请看公众号本然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