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世独立的文人
老一辈的作家,多少有点坚持。
新一代的作家,多少脸皮够厚。
看看《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开往大埔的红 VAN 》,俗不可耐,不知所谓,狗屁不通,前后矛盾,故弄玄虚,卖弄高深,简直是垃圾中的垃圾。只要你愿意低俗,迎合客人口味写这些题材,就能够出书。
凡是文人多少有点风骨。何谓风骨?就是个人独到的坚持,绝不能退的底线。 「五分钟看完一本经典小说」这个计划胎死腹中,原意找来台湾作家杨照及网络红人谷阿莫合作,可是杨照不满当局「不了解经典、不尊重经典」,批评谷阿莫只应合「那种媚俗、堆砌的流行电影」,不宜处理经典文学名著。 「为了推广经典阅读」,尝试结合文学与网络影片,真的有错?
早几天下班,在街上望见有位学生低头走路。这年头低头走路的人很多,但他不是在用智能手机,而是看书。那是一本稍有厚度的书,匆匆擦过,未能窥知详细,但肯定是书页上满是密密麻麻的中文字。 其实即使他看的是满纸图画的书,我也很感动。捧著实体书,总有一份难以割捨难言的感觉,并非智能平板电子书刊可以取代。 即使文学作品电子化数码化,它的使命不外乎:一、传承不朽;二、吸引人看。这年头能够做得到这两点,足够矣。一本文学作品再好,没有人看,也就和垃圾没有分别。
杨谷批评谷阿莫的理据并非不无道理,笔者也很喜欢看谷阿莫的影片,但正如诚实预告那些影片评论一样,真的只宜嘲讽烂片。现代电影太商业化公式化脑残化,随便看看犯驳之处俯瞰皆是。 经典文学确实不能这样处理,这不仅是不适合,也是不庄重,但不代表构思有错。五分钟的搞笑短片是吸睛,是手段。五分钟不一定是嘲讽,可以是精华重点,趣味特色,古今对比。好比宣传广告,一样可庄可谐,未必是污损经典。重点是五分钟之后,能否成功吸引观众翻阅又长又厚的原作。 YES ,有人感兴趣而愿意在书架上取下来看,便是成功了。 这不是推销吗?没错,就是推销。孔子花大半生,都在推销自己的学说,直是文人传统。
以前学生时代,可以一晚看完几百万字的小说;出来工作,想看几百字已经双眼吃力。仅仅因为维持「经典」的崇高性及不可动摇地位,而背离时代需求,似乎有点反智。 邻座的同事没有看金庸,不熟悉中史,向她说明清初顺治至干隆即位的事,说了大半天她还是似懂非懂。我转转脑筋,知道她有看电影电视,即时举例周星驰《鹿鼎记》、亚视《九王夺位》等著名影视作品,即时理解顺治>康熙>雍正>干隆的登位次序,五分钟多快好省解决问题,比你洋洋百万言的史书更管用。
古时国学大师,文字声韵训诂,能书法国画天文地理;渐后至清,能穷通一家已为大师;战后能古诗能对联的老文人,已经是宝玉稀珍;今天的文人只会写几本庸俗无味堆砌流行的畅销书,就可以自封才子文人。文学本身就一直低俗化发展,文人亦如是。 「五分钟看完一本经典小说」本身没有问题,文学作品本身在不同时代就有不同表现形式。你试试找汉代写诗赋古文的文学家,他们一样批评杨照的书「被简化、化约的」,「经不起花时间反覆挖掘」。
杨照的坚持,与时代无情的淘汰,本身就是作家永远难以解决的心理问题。 古时文人写文要避讳,又要投主子心思;今天文人写文要切合市场,写畅销的题材,别惹金主不开心。 究竟要迎合大众写作,抑或是遗世独立寻芳去?这是文人永远的问题。如果能够解决,就不会出现方山子的悲剧。 有风骨的才是文人,连底线都没有就是文妓,甚至文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