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体心理学?

2023-12-14  本文已影响0人  明月寒露夜

自体心理学(self psychology),不是讲本能和驱力的心理学,而是讲我们的情感和感受的心理学。

什么是自体?科胡特本人并没有明确回答,而是让这个问题保持开放的状态。

自体(self)就是,当别人问你,你怎么样?我们的回答是,我很好,还不错,或不怎么好,我很焦虑。你在描述你自己。

自体不是自我(ego)。自我是弗洛伊德心理装置中用来管理驱力的结构。而自体更多的是我们一种情绪的来源。治疗的目标是达到一个和谐的自体状态。

根据科胡特的说法,如果我们有一个和谐的、有凝聚力的自体的话,那么不管我们心里有什么目标,达成起来都是顺畅的。我们不会那么焦虑,我们会精力四射,想要学什么就学什么,想要建立关系就能建立关系。只要我们心里有什么,都能很顺利的达成。

和谐、有凝聚力的自体是如何发展而来的呢?

科胡特说,有自体的地方都是紧密地与自体客体联系起来的。自体客体通常指的是另一个人,比如说,我们的父亲母亲,祖父母,或者是其他提供照料的人。这些人给自体提供回应。

自体的发展有一些什么样的需要?

一般来讲,自体需要镜映。就是有人对他感兴趣,能去欣赏他,想参与到孩子的表达当中来。而这种表达,往往也被称为夸大的表达。

举个例子,孩子在微笑的时候,需要别人有一个反馈性的微笑。他在喝奶的时候,也需要妈妈说,“你在喝奶呀,好棒哦”。或者是需要妈妈说,你从床上掉到地板上了,你站起来了……他做出的任何行动和姿态,都有自体客体的参与,对他们感兴趣。这种自体客体给孩子的回应就是镜映的方式。

当自体与自体客体有连接的时候,自体就能感受到和谐、有凝聚力。我知道,妈妈在那里,她有注意到我,当我有需要的时候,她会给我回应,会用双眼看一看我。当孩子有回应的时候,孩子能感受到自己是稳定的,和谐的,是活力四射的,是有生命力的。

英文中有一句话,当别人问你你怎么样的时候,会回答:“I’m feeling together.”其实就是讲,我的自体和自体客体连接的状态。

英文中,当你深感压力的时候会说,I’m falling apart. 在中文中,有句流行语,“我裂开了”,与之对应。我一个人怎么分解裂开呢?其实就意味着,自体的结构破碎了,呈碎片化了。

碎片化的状态被看见,就能让来访者的感觉好一些。心理治疗中,最重要的就是稳定一个新的自体和自体关系。通过理解来访者为什么这么痛苦,即共情,对来访者的需要做出一些回应。

弗洛伊德认为,来访者有潜意识的内疚感,他们的性和攻击性不被允许,所以以症状来呈现出现。对这样的病人,治疗的方法就是让潜意识意识化。

自体心理学认为来访者更多的遭受的不是内疚感,而是童年时期所接受到的回应不足,没有一个自体客体能让他们发展出一个有凝聚力的自体,他们在功能方面受到了损害。比如说,觉得自己不好,觉得自己能力不足,也有可能发展出和弗洛伊德所说的症状不同的症状。科胡特认为,对待这样一类来访者并不是把潜意识意识化,而是去帮助他们理解自己受到的伤害、他们的失望以及自己的负面情绪,让他们能对自我的感觉更好,而不是觉得自我很糟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