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四时之诗》
月度监考之际,怎能忍受光阴白白流逝?于是,一边欣赏着“恰同学少年”的学生奋笔疾书,一边聆听着樊登老师与蒙曼老师畅谈《四时之诗》。
腹有诗书气自华,蒙曼老师饱读诗书,唐诗宋词信手拈来,晦涩难懂的诗歌经她一讲析,听众便会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我们更是在中国诗词大会现场以及《典籍里的中国》的典读会上,领略了蒙曼老师的风采,一头利落的短发,一身优雅的唐装,悦耳的声音,灵动的表情,充沛的情感,赏心悦目。
樊登老师,与蒙曼老师是同一个时代的人。自从创办樊登读书会以来,孜孜不倦地阅读和解读中外好书,带领几亿国人一起读书,更是学贯中西,可谓学富五车。
这两位文学造诣极高的老师在一起畅谈《四时之诗》,为听众带来一场听觉盛宴。因为蒙曼老师是历史教授,她解读诗歌时将“知人论世”运用的得心应手。比如再讲韦应物的人生经历时,少年的时候是个无赖,但是一旦他醒悟过来了,放下了,便有了“野渡无人舟自横”。
讲到李白,杜甫和王维的区别,蒙曼老师用身边的书做镜子,生动有趣地模仿三位诗人的典型特征。
李白高度自信,他会对着镜子,一遍遍地欣赏自己,不管怎样变换角度,他都会无比开心地说着“真美!”
杜甫在风华正茂时,也曾抒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凌云专业;但是因为心忧天下,再加上壮志难酬,他在镜子中看到的是“可怜!真可怜!众生可怜!”形象地为我们描绘了杜甫的忧国忧民!
王维因为修行的原因,他在镜中看到的是“山美!水美!天地美”,将这位山水田园诗人的诗风描绘得立体可见。
蒙老师选取了32首诗歌,春天的一丝和风到了,那是“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夏天的一缕荷香来了,那是“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秋天的一滴露水凝了,那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冬天的一片雪花飘了,那是“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独特的美,顺时而动,正是天人合一之道。蒙曼老师这本书,精选四季最好的唐诗,帮我们开启更细腻的视角,让我们看见不曾觉察的四季之美。
最后,蒙曼老师赠给听众的是《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