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国学与传统文化

唐朝的海尔兄弟,诗佛和宰相的手足情

2018-11-21  本文已影响4人  轻读经典

《历代诗话》的清风流韵(三)

《历代诗话》是一部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的诗话汇编,编者何文焕。收录了《诗品》《全唐诗话》《六一诗话》等二十七种,内容涉及作品评点、创作理论、名家轶事诸方面。建国后,中华书局出过繁体字的竖版。除非专家学者,大多数人难以通读。魏晋觉得,书中记载了那么多的诗酒风流、妙人隽语,不该被埋没在故纸堆里。所以,结合正史《二十四史》,以及相关的笔记野史等私家著述,把这本书里有趣、有深意的片段提炼贯通出来,用“说人话”的方式予以重新编写,旨在让中华先贤的清风流韵,惠泽更多的后人。

真正有价值的古典文化,不尽是晦涩冷僻,更有谐趣迷人的一面。


大多数中国人,小学时候都做过这样的填空题:

唐代大诗人(        )被称为“诗佛”。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指的是(        ) 。

一般来说,这是送分题,大家都能填上:王维。这个诗人比较亲民,让咱们背诵的篇幅都比较短,用的词句也不拗口。山水田园派的嘛,走的是极简风。

读着他的诗长大,王维对于我们来说,基本上是仅次于李白杜甫的神级存在。但在正史上,他和另外二十几个人的生平事迹,都挤在一篇称为“文艺”或“文苑”的栏目中。也就是说,他是作为唐代高端文人圈中的一员而被记录下来。而他的弟弟王缙,则是和寥寥几个有影响力的大臣共享一篇“传记”,被描写的篇幅比王维可长多了。史官安排哥哥王维坐经济舱,弟弟王缙享受公务舱待遇。

王缙什么来头?

他的履历闪闪发光:与哥哥齐名,从小以文章知名,长大后科举及第(还是连中两个不同的科目)。踏上仕途不久,历任职务都是监察官、国防部副司长这样的正牌要职。论文,做过国子监祭酒(北大校长兼作协主席)、大学士;论武,当过副元帅、节度使(战区司令)。写得诗、杀得人!他的麾下曾有几个跋扈的武将自恃功高,又看不起文人,执行命令阴阳怪气。某一天,王缙突然行使霹雳手段,抓起来一股脑地砍了脑袋,其余诸将瑟瑟发抖、俯首听命。王缙官位最高做到宰相,八十二岁辞世,这在古代是高寿。妥妥的人生大赢家啊。

哥哥与弟弟相比,就比较憋屈。

从各个角度去考察,王维都不愧是不折不扣的大才子。但考场和官场的经历,都大大不如弟弟。王维除了作诗的天赋异禀以外,笔走龙蛇的时候是书法家,泼墨挥毫的时候是画家,这些都是独步当时、流传后世的闪光点。不那么广为人知的是,他还是反弹琵琶的音乐家。有个故事,说他看见一幅画,根据画中乐工的姿势,判断这是在演奏《霓裳羽衣曲》第三叠第一拍,旁人不信,让乐队演奏,果然如此!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后来被质疑,但王维的音乐造诣确实很高,因为正是最不起眼的音乐专长,帮助他成了考神,而他得到的第一份工作,也是与音乐有关。

王维参加科举前,已经是名动公卿的大V,跟玄宗皇帝的几个兄弟:岐王、宁王都有来往,但对于考试高中还是心里没底。当时政坛上炙手可热的,是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于是岐王带他去走玉真公主的门路。

这位公主,号称修道之士,家里却是天天大开party。座上都是青年才俊,门外喊一声“才子”,会站起来一大片,要想脱颖而出让公主垂青绝非易事。

岐王兵出奇招,让王维穿着锦衣华服假扮艺人,一起去赴公主party。盛大的宴席上,王维站在乐团前列亮相。那时候,王维是风华正茂的年纪,玉树临风的气质。公主注意到了,问岐王此人是谁,岐王回答是音乐家王维老师,并让他表演节目。王老师不慌不忙拿出琵琶,泠泠一声划弦,继则轻拢慢捻抹复挑,为大家演奏了一首琵琶曲,“声调哀切,满座动容。”公主忍不住直接问他:“这是什么曲子?”王维恭敬答道:“这是小生原创的新曲《郁轮袍》。”

岐王插话说:“王老师不但精通音律,写诗就没有对手!”公主更惊讶了,于是要过王维的作品来看。浏览之下,不胜推崇,连忙请王维上座。王维旁征博引、谈吐风趣,更令公主青睐。当她知道王维的来意后,当即拍板,把负责科举的官员召来公主府,命令他必须确保王维考试第一名!

王维最终如愿以偿。

看上去是风流雅事,实际不如王缙那么干脆利落了。

王维的第一个官职是太乐丞,有点摆不上台面。官小没关系,不过既不是监察谏言的清流官,也不是治理地方的亲民官,更不是涉及国计民生的事务官,而是管着一群伶人的礼乐官员,起点不高。更悲催的是,没过多久,因为手下的伶人犯了事,他还被连累,贬官离开京城,去了山东看粮仓。

他以后的宦海生涯,几度起落,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影响力,直到晚年,官拜“尚书右丞”,算是副部级的高层了,但比起弟弟王缙的出将入相,还是远为逊色的。

论做官,兄不如弟;论文采,则是弟不如兄了。

《全唐诗》收录的王维诗歌一共351首,其中一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于重阳节那天,大部分中国人在小学里都学过: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全唐诗》收录的王缙诗歌一共9首,巧合的是,其中一首《九日作》,也是王相爷重阳节抒怀所作: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重阳登高,哥哥思念故乡家园,满腹牵挂亲人的温情;弟弟想念繁华的京城,一肚皮担心吃不上菊花酒的萧索之意。立意的高下已有区别。“异乡为异客”与“佳节倍思亲”的感情层递,胜过“边地比京都”与“严霜草已枯”的对比白描。“遍插茱萸少一人”的遐思,比“不知能有菊花无”的感慨更深切。无论是诗歌的数量和质量,哥哥都是一骑绝尘。所谓“文章憎命达”,王缙富贵一生,风雅不及也是必然。

兄弟俩的性情和个人生活也有很大差异。

王维妻子早逝,此后的三十年,他孤居一室,没有再娶。王维信佛,平日吃素,衣着简单。居室里只有茶具、药臼、经案、绳床,办完公事回家,就是焚香念佛。更难得的是,他对弱者具有悲悯之心。

王维经常奔走于权贵之门,宁王是其中一家。宁王好色,有宠姬数十人,又得陇望蜀看上了一个卖饼人的妻子,多花了些钱买来金屋藏娇。期间是否对卖饼人夫妇使用恐吓暴力的手段,没见记载,但根据卖饼人妻子后来的表现,我判断是强行霸占的性质。

过了一年,宁王问那个妻子:还怀念那个卖饼人吗?她默然不语。宁王又把卖饼人召来试她的心意。那一刻,望着对面曾经的丈夫,可怜的女子双颊垂泪,情难自已。当时有座上客十几人旁观,这些文坛名人都很伤感。宁王命令众人写诗纪实。王维当仁不让,落笔如云烟,立时挥就一首诗呈给宁王:

莫以今时宠,难忘异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这首诗是以卖饼人妻子的口吻说:今日我虽受宠幸,却难割舍以往的夫妻恩爱。我佩服春秋时期的息侯夫人,被楚王夺去却不与楚王说话。

这首诗一出来,其他客人都不敢继续接着写了。宁王一时被触动,下令放卖饼人夫妻回家团聚。

哥哥成人之美,弟弟却是趁人之危。

有个官员与王缙同朝为官,应该是来往密切的朋友。这位官员不幸身故,他的妻子竟然投奔王缙,王缙居然也就笑纳了,对外冒称是妻子,其实只是小妾而已。王缙也信佛吃素,但同时贪婪成性,纵使弟妹和女尼广纳贿赂,名声很不好。

兄弟俩的种种不同,没有妨碍他们之间深厚的手足之情。

安禄山造反,攻破了大唐的东西两个首都:洛阳和长安。王维身在长安,来不及跟着玄宗皇帝出逃,被乱军抓住。安禄山虽然粗鄙,也一向佩服王维这样的大诗人。所以没有加害,反而把他带到洛阳,强迫他做官。有一天,安禄山在宫里的凝碧池边大开宴席寻欢作乐,命令乐队演奏。有个名叫雷海清的乐师忠肝义胆,把乐器用力扔在地上,朝着西面皇帝所在的方向大哭,立即被残忍地处死。王维当时正被拘押,听说这件事后,暗地里写了一首心怀朝廷的诗: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更朝天?秋槐落叶深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到了安禄山兵败的时候,朝廷对于安禄山授予的伪官按照情节轻重定罪。王维的这首诗被继任的肃宗皇帝看到,认为写得还不错。这时候,身为司法部副部长(刑部侍郎)的王缙向肃宗恳求:愿意让朝廷削去自己的官职,替哥哥赎罪。皇帝怜惜王维的诗才,又被王缙感动,就宽恕了王维,还让他继续做官。

王缙后来去四川出任地方官,王维当时在做京官。为了让王缙回到京城,他向皇帝上表,说自己才能不如弟弟,愿意主动辞职,恳求召王缙回朝为官。对于这种非分要求,朝廷并没有降罪,并且过了一段时间,召回了王缙。

兄弟俩的做法何其相似,所以友爱一生。

历史人物,有复杂的多面性。王维诗才高绝,却热衷周旋于玉真公主、岐王、宁王这样的王公贵戚之间,不免有损清名;王缙政事干练,却贪财纳贿,晚年依附权臣,更是差点获罪。但是,兄弟俩都能把手足情放在官位权势之前,也称得上是兄友弟恭的千古佳话了!

“厚重的经典,要轻读、读薄。”我说。

欢迎搜索关注“轻读经典”的微信公众号“dushu769 ”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关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