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
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现在,只剩下杨绛一人。
斯人已逝,佳作长存《我们仨》是一部长篇散文集,全书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
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
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未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在想我们仨,到底是哪三个人,翻开书的第一页,入眼第一行字,便明白“我们仨”是一家三口。
即杨绛、钱锺书、钱瑗。
钱瑗小名阿圆。
这是温馨的一家三口,这是令人羡慕的一家三口,也是普通人的一家三口。
正如杨绛自己所说:“我们仨”其实是最平凡不过的,谁家没有夫妻子女呢?
可这一家是书香门第之家,阿圆小时候就受到父母的熏陶,当别人家的孩子在外面玩耍的时候,她则喜欢看书。
阿圆和爸爸的相处模式一直是“哥们儿式”的。父亲这词似乎自带一种不可触碰的威严,很多人与父亲的相处模式是僵硬的、表面的、怯懦的,看罢《我们仨》,你会陷入阿圆和钱锺书“哥们儿式”的相处模式。
这一家的生活方式也是我所深深向往的,他们每天都出门走走,他们把“散步”说成是“探险”。
早饭后,他们会出去散步,晚饭前,他们的散步是养心散步,走得慢,玩得多。
两种“散步”都带探险性质,因为他们总挑不认识的地方走,随处有所发现。
全书记录了杨绛与钱锺书从相恋到生子的各个生活片段,踏在异国的土地上看书、工作、养孩子。
这一段生活时光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感同身受的,没有经历过,何来相同的感受?
坦白说这一部分也是我不太能读进去的地方,不过杨绛细腻的笔下描绘的一幅幅或幸福或遭遇的画面,处处充满感动。
杨绛是一个细腻的人,所以她有细腻的笔触。
阿圆去世的时候,六十岁还欠两个多月,去世前,她还在床写《我们仨》。可见他们仨之间的深厚感情。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
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 。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很多生为人子的最真实的想法,但至少是我的想法。
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越想回到家乡,无论那里是否贫穷、落后,只要有父母在的地方,心中便生出一丝温暖,安全感也随之而来。
小的时候总想快点长大,看一看外面繁华的世界,大了却总想从外面的世界退出,回到那个小时候长大的地方。
那里有清清的水,绿绿的山,一望无际的麦田和清晨或日暮缕缕升起的炊烟。
从杨绛的《我们仨》油然想起我的“我们仨”,十四年前是“我们仨”,而后变成了“我们俩”。
现在“我们俩”和别人的“我们仨”、“我们四”、“我们五”看起来并没有多么大的不同,但也只有我们俩明白我们的“我们俩”和别人全然不同。
我们所经历过的贫穷与排挤,我们心态的转变,我们从弱小到强大,我们从紧张到放松,我们从压抑到自由,而无论我们变成什么样子,那一段已经走过的艰难岁月,将永远深埋在心底,不会遗忘。
前两天得知他的手又疼又肿,心不由地揪在一起。家里只有他一个人,孤孤单单的,一杯水,一勺饭都要他要亲自动手。
我很担心,这种担心不是多余,却也苍白无力。
我的工作与守候他不能兼得,好比鱼和熊掌一样。
我知道终有一天,“我们俩”会变成我一个人或是他一个人,而我在未来的时光里又会和某个男子走到一起,组成新的“我们仨”,可是无论怎么样改变,从最初的“我们仨”到“我们俩”,是永远甜蜜的、温暖的,一想到就泪眼婆娑的。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
感恩遇见杨绛的《我们仨》,让我在炎炎夏日里亲临一眼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