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心情随笔想法

萤火虫之殇

2023-01-12  本文已影响0人  霍永思

童年时期,暑假是我们最期待的时光,不用上学,每天都可以到处疯玩,晚上临睡的时间也不放过。

每到黄昏,小伙伴们就散落在村子旁的河边、田埂、桥上,不是你追我赶、就是三五成群嬉戏打闹,或者找一些花花草草来捉弄旁边的人。

而在河边的人尤其多,因为大家都被一种好玩、可爱的小动物吸引住了,它就是萤火虫。

每当天黑的时候,萤火虫就从河边冒出来,没人知道白天的时候它们藏在哪儿。夜越黑,萤火虫就越多,漫天飞舞,照亮了我们童年夜晚的天空,为我们提供了天然温馨浪漫的玩乐场所。

即便如此,也改变不了小伙伴们调皮使坏的天性。大家依然毫不心软,到处捉它、逗它玩、囚禁它,甚至伤害它。

大家最好奇的还是:萤火虫尾部有灯泡吗?为什么会发光?既然它这么奇怪会发光,我们就好好利用它。我们不停地捉萤火虫,把它们集中起来,放在事先用白纸折好的灯笼状的容器里,就真的成了一个灯笼、电灯,然后提着它到处玩,就不用怕黑了。

捉萤火虫的快乐,不仅在于与萤火虫的周旋,还在于捕捉点点光亮,为我所用。有时候,我们还会把它带到家里,代替煤油灯,照亮家里的夜间生活。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工业发展带动发电量的增加,我们逐渐远离那个捉萤火虫的场景,也不需要萤火虫为我们照亮前进的路,而萤火虫也离开了它熟悉的那条河、那条路、那个村庄,不知逃往何处。

如今再也难以看到萤火虫的身影了,小时候萤火虫漫天飞舞的场景一去不复返了。

原来萤火虫分为水生型和陆生型,前者生活在池塘、河湖边,后者生活在草木丛林之中,显然,小时候见到萤火虫就属于前者。

由于近年来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水体污染,破坏了萤火虫的生存环境,萤火虫不得不另觅其他更适合生存的地方;第二个原因,是光污染,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农村地区早已告别以往缺电的时代,而且河边的道路都已硬化,还装上了路灯,有悖于萤火虫的趋光性,人们的万家灯火却是萤火虫的遮天蔽日,挡住了萤火虫黑暗世界的一片风景独好。

此外,萤火虫尾部的荧光体,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求偶,当被外部光所迷惑后,萤火虫在寻找心仪伴侣的路上都迷路了,如何繁殖后代、永续生息?

工业文明对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可置否,但同时对生态文明的破坏也不可忽视。可喜的是,近年来“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式的工业发展理念被提出,生态环境有望得到改善。

二十多年前,我们还在广阔的田野大地上飞舞,就像流萤在夜间的天空自由飞翔一样。而如今,它们回不去了,我们也回不去了。

何时山再清水再秀,天复蓝地复绿,我们就可以带着娃儿去捉萤火虫,重温童年的欢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