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拆|拆文、拆书、拆思路每天写1000字读书

宝宝憋哭!扎实走好这6步,打造个人知识消化链!

2016-08-17  本文已影响111人  咚咚老师

宝宝事件,曲折迷离,各种消息层出不穷,刷刷刷...持续跟进!

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等内容消费平台,刷刷刷,获取信息!

刷信息...

oh, no! 宝宝刷各种信息平台不仅仅是关注娱乐新闻,我还借助这些平台进行学习呢!

不信?

给你看...从各大平台获取的相关信息,我都保存在云笔记里呢!

哥可是在学习...

于是,笔记本里的内容越来越多,知道的东西好像越来越多,要学的和想学的感觉无穷尽...但似乎又有点不对劲,感知到的是杂乱,没意识到的是残缺!

宝宝一度抓狂伤心难过的陷入了困惑之中...(小编有话说——你这是...缺乏个人知识消化链!亲测啊...)

宝宝别哭,难过之后,来这里——6步打造个人知识消化链。

链条流程思维

从初心开始,到获取知识的渠道,知识的处理,保存,使用,二次重构与创新,打造属于自己的知识消化链!

当消化链建立起来,信息再多,也不怕;一片茫然,亦无惧!


一,关于个人知识消化链

1,个人,它是关乎与自己的,与自己的需要相关!

2,知识消化链,包含最初的选择,知识的获取,处理,保存,共享,使用,创新等六大环节。

二,六步打造个人知识消化链


1,确立目标

第一,解决动机。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学它?世上学问千千万,为嘛偏偏看中它!

第二,认知澄清。知识架构的建立是达成目标的一种途径。我们获取知识要么是为了满足好奇心,要么是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是有目标的。

不知道去哪的人,如何到达?

2,获取信息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获取通道实在是太广泛了,譬如...

如今的知识入口(部分)

3,处理信息

第一,信息微处理

相关行为

上网搜索有诀窍,使用得当烦恼少;学会读书真是好,主题阅读效率高;亲自动手感觉深,实在不懂请教人。

第二,信息处理三原则

信息提炼三原则

以目标为中心,剔除无用的,留下有用的。基于有用的学习素材,进行逻辑整理,使得知识模块化!

4,知识的储存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到了如今这个时代。笔纸记录的方式显然有所局限,云笔记多端同步显得更加实用。

当知识经过处理之后,留下的基本都是属于自己的精华,精华需要保存,精华需要日后的查阅,使用。

所以,当思维导图遇上印象笔记的时候,这个场景就出现了...

思维导图一级分支 思维导图二级分支 印象笔记+思维导图

5,知识的使用/输出+共享

学了不用,不如不学——我是咚咚

知识的使用/输出包含两个层面:

第一,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对知识的获取,学习,继而进入实战层面,在实践中去检验所获取知识的准确度、完整度等,同时通过实践获得对此的反馈,加深对此的理解,继而深化知识体系的建构。

第二,模拟实战层面

通过写文章,做演讲的形式,将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分享给他人。在分享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二次加工,以及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形成对知识的进一步认知。

知识的共享,一句话教学相长!你说不清楚的,基本上是没学透的!

6,二次重构+创新

第一,何为二次重构?

在第三步信息处理时,通过学习,建立了知识体系A,B,C...

在第五步实践过程中,针对问题的解决可能使用到体系A和C下面的几个知识点a1 a2 c1 c2 c3,于是针对这个问题,a1 a2 c1 c2 c3又被整合为一个体系。

于是原先的ABC体系基础上,又多了一些联系,随着实战经验的不断丰富,逐渐形成复杂知识网络的过程称为二次重构。

第二,创新难吗?

在这个过程中,很有可能通过实践的启发,引起两个完全不相关的事物的联系,再加以理论的研究,形成新的独特性的知识,即为创新!

好啦,神功已成,剩下的就看你啦...

希望你看到消化链的曙光

我是咚咚,一名自主学习研究者。

如果你觉得我写的这篇文章给你带去了价值,转发,点赞,打赏,请随意!

你的支持,是我持续产出的动力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