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之家古代文化哲思

廓然大公,物来顺应

2017-04-27  本文已影响2244人  雅楠原创
廓然大公,物来顺应

由程颐开创,朱熹完成的学派称为“程朱学派”,或“理学”。正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为世界上的万物,如果要存在,就一定体现某种原理,程颐在如此处理情感关系上提出“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

传习录中这样记载:

汝若于货、色、名、利等心,一切皆如不做劫盗之心一般,皆消灭了,光光只是心之本体,看有甚闲思虑?此便是“寂然不动”,便是“未发之中”,便是“廓然大公”。自然“感而遂通”,自然“发而中节”,自然“物来顺应”。

心无私欲,方能看清事事真相。

人必须首先觉察他与万物本来是合一的道理。从形上学说,万物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因此要做到“勿助长”。心无欲,则如明镜,就能立即客观地反映面前的任何对象。心无欲,则对于外来刺激的自然反应,落实在行动上都是直的。由于直,所以“公”。

举个例子,如果路上有老人摔倒,我们看见的第一反应是去扶,这是直觉的行动。但如果我们停下来,就会想起前两天看到故意摔倒以便讹钱的新闻,转念就会离开。不论是否明智,却仍出于一己私欲。也许我们为了安顿自己的良心可以坚持上前扶起,但面临更复杂多变的生活,远没有伸手去扶倒一位老人那么简单。

假如对财、色、名、利等的想法,都像上述事件的做法一样,完全只有心这个本体,那么将不再受闲思杂虑的纷扰。这就是内心寂然不动的境界,就是心中一片廓然、毫无私心的境界。处于这种境界,心自然就会对各种事物有感而应,通达其理。

凡事都接受,凡事不留痕

在二元论仍占据头脑主要思考模式时,总有善恶成败之分。每一件事我们都期望事情能如意想一样发展,为此努力让势态朝好的方向发展。然而遗憾的是,问题和麻烦总会不期而遇。当我们非常急切地想把问题解决掉时,却是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剪不断,理还乱”。

有一种观点是在大多数人的思考中,大部分的内容都是与目标毫无关系的东西。心如光线般散乱不能聚焦时,许多思考和行动不仅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还极大消耗着我们生命的时间和能量。

熙熙攘攘皆为利往。每个人都很急迫地想尽快找出答案,但却往往是功利的欲望束缚了本身的智慧。古代的先贤早就为我们指出了运用智慧的有效方式:“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只有心灵达到定、静、安后,才能高度有效地思考,从而有所收获。

圣人有情而无累,圣人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更何况平凡的我们。

想去除烦恼,不受情绪的控制,就要有与天地同一的心胸。情感都是宇宙中的客观现象,每当事情来临,我们的心像镜子一去只是去反射,而不起私欲,以物之当喜而喜,以物之当怒而怒。当事情过去,情绪也随之而消失,也就不会被情绪所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