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落*云居生活篇文学空间文艺调频

端午节的清欢

2023-09-20  本文已影响0人  海杯子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海杯子创意

        端午,写画两幅粽子字。为以后因血糖高,而不能吃粽子,感到深深的遗憾。

      民间传说,端午节吃粽子,因屈原投江而起的,黄河畔的姥姥家,至今习惯,端午节只吃黄米凉糕。还记得勤快而手巧的三姨,常常把大黄米和少量糯米洗净,倒入锅台上罐子里的酸浆,酸浆要淹没米,米才会膨胀。接下来放在锅台上2天2夜左右,6-7小时搅拌一下。时间到了,约莫着好了,三姨把发酵好的米用清水洗一下,烧开灶火,不停地搅拌,搅拌到米熟而粘稠,能定型才停下来。此时此刻米的流动性很慢,显得稠墩墩的,稠的可以粘在铲子上就可以了;随后用锅铲用力把稠米粥压到圆盆子里定型为止,反复压到匀而平,再撒洗净的葡萄干、红枣,姹紫嫣红,煞是喜庆。

        因被酸浆发酵过,黄米凉糕宛如一块冰糕,表皮晶莹,粘而微酸,透着糯糯的清甜。三姨把凉糕切成一块块的,分到我们碗里,让我夹起一筷子凉糕,来蘸赭石色小糖儿,口感异常地甜、滑、粘、韧,曾使我一吃再吃馋不够。

      更让我觉得好玩的是,当地人称呼小糖儿的名字,活像称呼淘气娃或娇气妞,起这么个饱含疼爱的小名儿,叫人一听,就嘴角飞扬,眼睛弯弯的了。

著名的小糖儿

        三姨又细细告诉我,做小糖儿是老民间工艺啦。她小时候的端午节,都是姥爷和姥姥一起挑选,用干燥、干净的小麦和玉米作小糖儿原料。2斤小麦,配20斤玉米。姥爷把玉米上磨,粉碎到小米大小即可,还不能粉碎成面状。姥爷将小麦粒反复淘洗净,放入瓦缸内,加水浸泡。浸泡的水,夏天用凉白开,冬天用温水。一天一夜后,姥爷把它们捞出,放入箩筐内,每天用温水淋芽两三次,水温不要超过30℃。那时没有温度计,姥爷用一根手指插入麦粒,比体温稍低就行。经过3、4天后,待麦粒长出二叶包心时,姥爷又忙着把它们切成碎段,越细碎越好。接下来姥爷将玉米碎粒洗净,在水中浸泡,吸水膨胀后,捞起沥干水,生大灶火,在大蒸笼里,以旺火蒸至玉米碎粒无硬心时,取出铺摊于炕板上,晾到摸着热乎乎但不很烫手就可以。将温热的玉米碎粒,拌入已切碎的小麦芽或大麦芽,发酵5到6小时,再装入布袋内,扎牢袋口。接下来姥爷将布袋置于大圆石头下,两手托按石头,全身反复用力压上去,徐徐压榨出褐色发亮的汁液,即为小糖儿。此时此刻姥姥拉着风匣,榨出的汁液经过加热熬煮,浓稠后像琥珀一般透明而闪光,徐徐舀出装入罐子,在阴凉干燥处保存1年以上。她小时候农村家家户户都会做小糖儿,孩子们盼望着舔那一口,出锅后,父母慷慨给予的那勺子小糖儿,那真是个好时刻,简直就是眼发直,心蹦跳啊,一口淡淡的清甜,一整年眼巴巴的盼望。

        现在还有少数人保留这份手艺,到了端午节前后一个月,树叶开始吐绿了,街上到处都有卖凉糕、瓶装小糖儿(别名麦芽糖)的了。我尝到小糖儿的美妙后,买几瓶赠送北京朋友,人皆以为是古老而稀罕的手艺,而赞不绝口。

      北方的凉糕和小糖儿,是典型的慢时代遗留的手工作品,二者相辅相成,尤其是小糖儿之于凉糕,堪称画龙点睛。一样美食肯花那么长的时间,纯手工制作,慢时代的人们,更细心砸味生活。凉糕的寓意是“步步登高”,具有“糕”同“高”的寓意。

        在《人间有味是清欢》一文里,我曾细细描绘过,端午节母亲包南方粽子。如今我要写另一位母亲,也就是我婆婆。

        记得我刚结婚,正赶上端午节。当时才五十多岁的婆婆,猫腰从阳台角落里,端出一台小青石磨,比巴掌稍大,泡好红豆和绿豆,一圈一圈摇转起来,到刚刚磨碎豆子为止,而并不是磨豆浆。红碎豆和绿碎豆,被刮取到花瓷碗里后,她把石磨冲洗干净,晾在阳台上。转身把泡好的糯米、粽叶以及粽绳子,摆放在客厅。她坐在小木凳上,包粽子的好戏,庄重地拉开大幕。

        回忆起来,这一幕特别像南方乡间人家的场景,盆盆碗碗围一圈,主妇坐在中间忙忙碌碌,做小事也大张旗鼓,祖厅上的先祖们在青烟缭绕的遗照中微笑不语。我严重怀疑,这是婆婆23岁结婚时,到广西她的婆家学来的手艺。我看婆婆包粽子有三次,每次她都郑重其事,这样开场白:“我包的是广西粽子,你爸从小就爱吃的。你们学一学包,将来我死了,你们包给你爸吃,不然他连老家粽子也吃不上了。”当时年轻的我,还保持着女孩子心思,很不乐意听她说“死”,美味的粽子和“死”挂钩,导致气氛有点沉重。不过,我不由自主地被她包的粽子吸引了,因为和母亲包得完全不同。

婆婆的粽子比这大三倍

        她毫不客气,伸展开三到四张大粽叶,并排而互叠压在一起,形成一个长方形面,她个子高因而手掌也较大,大粽叶们排队,在她一只摊开的左手掌上;她的另一只右手擒小勺,先是一勺糯米铺平在粽叶上,然后一勺绿豆沙铺平,再一勺红豆沙铺平;接着,她夹一片味过的五花猪肉片,放在红豆沙上,接着又一层绿豆沙、红豆沙、白糯米这样覆盖整齐,形成一个颇大的长方形;层层码得相当有规律,平整到熟了后,切开侧面,是齐整的一层绿一层红;她的左手开始配合右手,对折四面多余的粽叶,折回下侧后,从上侧的多余桶状空间里,再漏进去两三勺米,尽可能占据多余体积,这才敏捷地把上侧的叶片折下来,紧紧地包在粽子上,扣紧,然后取绳缠绕起来,缠绕的时候,绳子的一头叼紧在嘴角,手握另一头,使劲来回缠紧,一个长方形粽子,就鼓胀胀地成功了。技术不难,关键在她包得好大,像个小枕头!

        她煮熟粽子后,第一拨粽子,分赠四邻,一家两个,得到赠送的邻居,无不识趣地大赞:“张会计包得好呀,这么大,像小猪一样肥噜噜!谢谢啦!”回家后煮第二锅,煮好后,并不分给我们直接吃,而是揭开滚烫的粽叶,把热气腾腾的粽子,切片再油煎着吃,煎得两面金黄,清香而偏咸,配着新鲜白稀饭,就着公公腌的微酸泡菜,分外馋人。公公吃得特别香,童年老故事顺便又浮出记忆,他用广西滋味的普通话,絮絮讲述小时候,他的母亲除了自家包粽子吃,还要包许多去赶场卖掉。一到端午节,他要揣着粽子和小伙伴去玩耍,到柳江边看热闹的赛龙舟等等。从端午节开始,一家人的早上,热热闹闹吃三四天煎粽子。回到我家后,每到端午,总想起婆婆说过的话,准时开始张罗大粽子,好不辜负她当日的嘱托,对肉粽子的热情,一度分享走素粽子的荣光。

        只是,我个儿不高,巴掌同样也不大,如何包成小肥猪般的粽子呢?我试了又试,发现很难操作,纵使我撑开五指,奈何粽叶撑不住,滑溜溜几乎要掉落地上了!怎么办?就包小一圈儿的长方形肉粽子。还因为,我当时没有石磨,因而没有磨碎豆子,在精细等级上次婆婆粽子一筹,但口感味道并无区别,同样每次赢得先生的啧啧称赞。年复一年,难忘冰箱里丰厚的粽子储存,在很长时间里,填补家庭的食物空白。每看先生吃得香,我欣慰,没有忘记婆婆说的话。虽然,至今因路途遥远,没有给公公包过粽子,但是我给先生每年都包。如今婆婆去世已五年,她去世后,公公清理冰箱,发现还有冰冻的粽子,连连伤感叹气而默默流泪。

        偏偏很有意思,家里的第三代,我闺女却特意声明:“我不爱吃肉粽子,只爱吃白粽子和枣粽子。”于是,每年一定要包姥姥家的素粽子,让她大快朵颐。姥姥去世四年了,我闺女回家来继续包下去。今年她包了豆沙馅素粽子和杂米素粽子。每包粽子,我都会想起幼时,母亲讲屈原投水死后,百姓为了不让鱼虾蟹鳖伤害他的身体,而纷纷投粽于江中的故事。我不忘记,希望女儿也不忘记。

        两位母亲不在了,而粽子里深藏的爱,依然绵绵不断地传递下去。粽叶包粽馅,一包一容。《淮南子》中说:“大足以容众,德足以怀远。”端午的粽子,的确有着这样的美好气质。

23.6.25~9.21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