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金蛋还是要鸡?

2019-10-29  本文已影响0人  辉林与高效能慢生活

十五分钟演讲:要金蛋还是要鸡?

——试论教育与产出/产能平衡原则

伊索寓言有篇故事《生金蛋的鸡》:话说有个农夫,生活过得很贫苦。有一天他得到了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母鸡每天都下一个金蛋,他因此变得富裕起来。但是有一天他想要一次性取出鸡肚子里的所有金蛋,就把鸡杀掉了,最后变得一无所有。这就是我们被所熟悉的成语“杀鸡取卵”的来由。

请问如果是你,是要金蛋还是要鸡呢?

你或许会想:笨蛋!肯定是要鸡啦。事情真的这样简单吗?

其实这则寓言象征的是“产出”与“产能”的关系。产出好比是金蛋,它是眼前或近期内能见到的效果;产能则好比是会下金蛋的鸡,它代表了长期下金蛋的能力。

在生活中“重蛋轻鸡”的人,像农夫一样最终连下蛋的鸡也没有了;反之,像刚才如果选了“重鸡轻蛋”的人,最后自己可能会被活活饿死,更不用说鸡了。不顾眼前嘛!有句话说得妙啊:“明天很美好;很多人却死在了去往明天的路上!”所以蛋与鸡要兼顾,维持一个合适的度很重要,这就是产出与产能平衡原则!

审视我们教育培训领域,什么是金蛋?什么是鸡?分数、完成作业和练习……这些是金蛋;专注力、学习兴趣与学科信心、良好的情感联结……这些就是会下金蛋的鸡。

反思我这个月的几个辅导案例:成功的如桃源居的周同学,国庆前对地理非常忧虑,刚升上初一,面对科目大增内容完全陌生,懵圈了!辅导后月测成绩拿到了A,同时对我说这是她上过的最有趣的课了,我就知道这事成了!为什么啊?你看既拿到鸡蛋(分数)又有鸡(兴趣、信心、情感联结)了嘛。还有阳光海的学生李同学,上课前只考了39.5分,所以我选择前两节课重点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结,又激发她的学习兴趣,后面的阻力就小了,但后面如果我不能把她的成绩拉升上来,家长会满意吗?也有反面教材如上周日在这里我第一次给费同学补习,各种原因导致师生情感联结建立不好,以后的挑战就大了!

再看我们身边有个怪圈:孩子为了完成作业熬夜到十一点十二点;睡眠不足,上课能专心听讲吗?上课没听懂,做作业是不是更慢,然后又要熬夜啦?还会导致考试分数下降和信心不足,如此恶性循环。

我更震惊听到,有的学员说周末完全没有玩乐时间,有的学员甚至说我才不想父母陪我呢!是孩子真的不想玩吗?真的不希望与父母有良好的情感联结吗?请问这些行为是不是在杀鸡?也就不奇怪学生为什么来到校区会边学边玩了,这样的学生遇到问题愿意跟家长沟通吗?

所以在面对孩子教育问题,有时需要跳出怪圈来思考一下:我们的行为是指向要金蛋还是要鸡?

而产出与产能平衡原则可以作为我们很好的检验标准。过度倾斜失衡都会最终导致两者俱伤,唯有兼顾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才能进入良性循环。

我的分享完毕。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