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发脾气的学习收获

2019-01-29  本文已影响0人  泥巴张恒

回顾对于孩子的情绪的发生到如何处理。

遇到不顺心或者被强迫就会激活我们愤怒本能的反应,也就是点燃了愤怒的情绪。再这样的情绪推动下,人会出现发脾气、对抗、攻击和破坏的行为表现。愤怒情绪下的对抗、攻击和破坏行为还可能会带来伤害性事件等麻烦,另一方面它又是人克服挑战的勇气和力量的来源。

从孩子的大脑发育来看,幼年阶段的孩子可以说完全是被情绪脑所驱动的,所以孩子表现出易怒、好发脾气、哭闹等行为其实是很正常的,因为ta的理智脑中负责情绪管理的部分需要到25岁左右才能发育完全。对于孩子来说要控制情绪是ta从生理上就做不到的一件事情。

这个阶段孩子需要依靠成年人充当ta的“外挂”来进行情绪管理。要由成年人来负责帮助孩子恢复平静。

我们帮助孩子处理情绪要注意的是优先处理情绪,放下对事情原因、是非对错、应该合理等等的追究,而仅仅是先处理情绪,与孩子进行连接,让孩子在感受到安全的环境下,敞开自己的心扉,让情绪可以流动起来,来去自由。很多时候一次舒畅地嚎啕大哭就很能解决问题。

在孩子有攻击性、破坏性行为的时候,尽量做到事先预防,及时阻止。不让事情出现恶化。在拦阻孩子的时候态度上要是理解和关怀,同情和接纳的。一定要避免指责、批评、说教!

若果孩子已经做出了不当行为,我们一定要保持冷静,顶住压力,优先处理孩子的情绪。坚决避免批评、说教、纠正错误、逼迫道歉等行为。如果必须道歉的情况,由家长先主动去承担道歉的事情。如果被破坏的物品有危险要优先处理,也是家长先去操作。当孩子情绪处理完了,可以偕同孩子一起去弥补过失。要相信孩子内心是善良的,也是明白道理的,只是他的理智被情绪所掩盖才会做出不当行为,当理性回归的时候孩子会有主动弥补的意愿的。我们只需要因势利导就可以了。

                                     +            +            +

1、大家会发现一个客观的事实,孩子会在自己最亲的人(一般是妈妈比较多)面前更加地肆无忌惮的表达情绪,更容易对着自己最亲的人发脾气。这大概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中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a、一个类型是孩子想要达成某个目的,但是妈妈是决绝的,但是孩子知道妈妈的拒绝并不坚定,ta可以通过发脾气、搞破坏来让她屈服,最终答应ta的要求。在类关系当中的家长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特点,那就是不善于应对冲突。所以每当冲突要发生的时候,TA就会妥协。孩子也学会了是用这样的方式来达成自己的目的。这就变成了一种双方其实都痛苦的恶性循环。做父母的越来越像要去拒绝孩子的要求,孩子则想要通过要求更多来证明自己在父母心中的重要性。

b、另一个类型是孩子不愿意或者是不敢再外面表达自己的情绪,ta会一直压抑着忍耐着,当回到了自己最亲的人面前他才释放出来。在这里首先需要恭喜的是家长和孩子的亲子关系还是很好的!因为孩子会有这样的表现,首要原因是因为孩子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安全,ta相信最亲近的人可以明白他的情绪,能接纳ta的状态。

                                     +            +            +

2、孩子在十几岁之后会开始进入一种状态,就是孩子不太愿意和自己的父母去沟通。这种情况让做父母的很抓狂,因为父母真的很希望自己能够了解孩子、帮助孩子。

那么孩子是一开始就是这样不愿意和父母沟通的吗?当然不是,最开始孩子和我们可以说是无话不谈的,亲子之间的关系是很亲密的。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变成这样的呢?

我们以为孩子天天跟我们分享ta身边发生的快乐的事,告诉我们ta做得好的地方好让我们夸奖ta,还努力的做到我们要求ta做的事情,这就是我们和孩子在连接了,这就是我们在给予孩子心理营养了,这就是我们和孩子心连心成为一家人了。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想要跟我们请教的时候正是ta经历挫折的时候,需要我们帮助的时候正是ta迷茫困惑的时候,需要我们安慰的时候也正是ta情绪跌宕、感觉受伤的时候。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对孩子不闻不问,或者是嫌弃讽刺,又或者不理解、不认同,那么孩子的心扉就会逐渐的关上。

想要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要做到当孩子感受到痛苦、无助不快乐的时候,我们能在ta的身边陪伴ta。只有明白了孩子的苦和痛才是真的懂孩子。

当孩子的好的一面坏的一面都被我们看见并接纳的时候,孩子才会觉得我们是安全的、可信的、能够给与他帮助的,才会愿意和我们敞开心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