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散文

听歌、观影与阅读

2017-10-21  本文已影响0人  Ryub

譬如一个人,如果不用担心其他,他可以看一辈子电影,或者在阅读书籍中度过一生,或者徜徉于音乐世界直到离开,或者兼而有之,本质上,他是一个旁观者,他不参与世界。这就是他的生活,他谁也不影响,如果他喜欢,他就这么开心的在精神体验中,来这人世间走一遭。也没有什么可以批评的,也没有什么可以赞扬的,甚至也不会有人知道。

他读书,读呀读,忘啊忘。

他看电影,看呀看,忘啊忘。

他听歌,听呀听,忘啊忘。

到垂垂老矣,大限将至,与这个世界最后告别的时候,他想想,哦呀,以前那些都是什么啊!竟然一点都想不起来了。

不知道沉迷于观影与阅读对我而言,意味着什么,也许什么也不意味,回想起来,我记得我念高中的时候,可能是高一,或者高二,或者高三,我真的忘记了那个时间,在学校旁边的一间网吧,污浊的、氤氲着烟味、汗味和沉闷味道的污浊的空气,在凌晨夜色里,只有显示屏发出的白光映着一张满面油脂的脸,年轻人的脸。

跟一位在念大学的姐姐,她当时在念英语专业,可能是大二,我们是网友,时常聊天,她告诉我,不要沉溺在音乐和小说、电影这些东西里面,它会让你脱离现实,沉溺进去。

她还说,周传雄的歌不好听,或者我记不清了,她说周传雄的风格太伤感了。可我喜欢听。

假如进入大学以前,我可能不好意思说我喜欢看书,因为那时候,我喜欢做的事情太多了,虽然也喜欢看书,但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或者算是逃避,或者追随,也许真有命运的呼召,整日与书籍电影音乐打交道。

我可以确切的追忆到小学,对文艺的喜好略微高于我当时自己圈子里的人,随着我长大,面向全国的时候,就不算什么了,但这篇日志其实仅仅是自我探寻,所以不免有些自迷的口吻来叙述。

我在农村长大,父母是地道的传统的农民,可以说不能再地道和传统了,为什么呢?因为早在几年前村子的人就几乎都出去打工了,而直到前天,我爸爸还在跟我说,家里老下雨,那些水稻没法脱粒。

也就是说,他几乎没出去过,似乎我记忆中,他断续只有三年时间是在务工,在北京,在大连,在秦皇岛。但似乎他做的都是厨师的活,在工地做饭,因为他不会技术。做小工他不愿意,觉得太累。

他做饭比妈妈要好。尤其是他吊儿郎当的或者说粗糙的做水煮鱼,口味很好,我妈妈没有他那个手艺。

妈妈是个文化人,初中毕业,也有继续深造的能力,但出于其他原因,她止步于初中毕业。她喜欢看书,印象比较深的就是她以前边在炤台烧火做饭一手还拿着书,被爸爸,一个文盲,夺取扔进火里。烧掉了。

除了农忙季节外,她被繁琐的家务,养育婴儿,教堂事务三项事情填满,一年又一年都是如此。也许读者们会好奇,为什么总是养育婴儿,说来话长,她的姊妹的孩子们,寄放在我家,后来哥哥的女儿也是母亲抚养。《本杰明巴顿奇事》中那个收养本杰明巴顿的黑人妇女被称呼为“有些人生来就是做妈妈的”,我觉得其实我妈妈就是如此。她也曾有梦,却不得已当了一辈子妈妈,现在打电话回去,还是说,好了不说了,“萱妤作业不会写,我得教她做数学”。

至于繁琐的家务,这里不再赘述,其实家庭主妇这一身份,确实足够她终日忙碌了。

关于教堂事务,教堂,或者说宗教信仰是妈妈的精神支柱,跟以前的劳苦人民完全没有区别,下层劳动妇女把人生信仰寄托在宗教,对于母亲来说,是寄托在主耶稣身上。按她的话,她年轻时想自杀,不愿意活,直到信主,才得到了慰藉。

这反映了母亲的脆弱,也反映了她的,令我难以理解,虽然我也受洗,可我对主耶稣的信仰可真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态度。我甚至在大学青年基督教团契的信仰聚会中,无法做一次完整的代祷。这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她在我们镇教堂担任唱诗班成员、牧师、以及教育孩童。也就是基督教家庭的宗教教育是在孩童时期开始熏陶培养。

我小时候经常被带着去教堂,比哥哥去的次数要多,因为我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内心跟妈妈一样柔弱,但又有爸爸的蛮横粗暴。

坦率来说,天赋是存在的,或者说人的智力有先天的区分,这在以后的人生中会越来越明显。

我刚念学前班时,就学习很好,大概是前三,这一只保持到小学毕业,问题不是我的学习如何好,而在于其他的孩童为什么会学不好。我们都在乡下,其他环境变量基本一致,也不会有小孩子懂得什么勤奋学习这种道理,大家其实都是凭着天生的本性去做上学这一个活动。

但吊儿郎当的我就轻松取胜,这让我吃了很大的苦头,特别是在对手越来越强的时候。

我在小学时代的课外读物少得可怜,可能借过别人的小人书,《贝克与舒塔》,《黑猫警长》,《葫芦兄弟》之类的书,到初中时我还在看奥特曼漫画,一般来说,那或许是小学时应该看的。

但我记忆最深的要数影视,确切的说是美国动画片《猛兽侠》。

我那时候有着狂热,没有其他同伴像我那样放学跑的气喘吁吁回到家中打开那个黑白熊猫电视节看六点开始的那个动画片。奇幻、超能力这一主题贯穿着我这么多年的人生。我终日希望自己被外星人带走,或者放牛的时候捡到水灵珠。

我是一个靠幻想,而非靠现实活着的人,这让我很痛苦,人都有求生本能,即使痛苦,跌跌撞撞我也活下来了。

在我学前班时,乡里到学校放电影,还是那种革命电影,《狼牙山五壮士》。我后来在邻居家看了《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这个电影,我喜欢流泪,那时我也许只有小学一年级,看到那几个少先队员用身体当导体连接炸弹(记不清楚了)的时候,被那种牺牲精神感动了,我当时想的是,为崇高的理想死亡,是一件多么叫人泪流满面的事情。

似乎总是想为某一使命去死,献身的冲动隐藏在平凡的生活中,也为平凡的生活做殊死的搏斗。

小孩子都喜欢动画片吗?不一定吧,因为有些是消遣,有些是狂热了,狂热就意味着他要气喘吁吁的跑回去看,他不舍得落下什么。

那到了初中的时候,我开始接触书,初中的我对一切都很感兴趣,踢足球,美术,音乐,可惜教学条件不好,我只是体验过它们,甚至没机会多上几节课。我们初中的教育是为了中考服务的,中考的目标的二高,也就是班主任对我们这些乡下孩子说的:“进了二高,半只脚就踏进大学校门了”。

我当时还以为是因为二高的教学质量可以保证学生升学率,实际上,那真是一个垃圾的学校(其实下面的学校就更惨了),真像是能进二高证明了天赋和努力必有一点,也可能兼而有之。

那是接触的书都是同学自己带到教室里的,主要是几个教师的孩子以及一个郊区的女生。他们有图书资源,我初中看的最多的是《意林》《读者》《智慧背囊》《外星人之谜》语文教材参考书之类的书,精神食粮匮乏,我也没觉得饥渴,因为还有频繁的考试要应付,以及可怕的班主任。

我的语文成绩一直很好,尤其是初中时,我不知道别人有没有我这个经历,那就是连续两三年保持语文教材干干净净,用完了跟新发的一样,我当时心里是为了证明,我不学语文,成绩也会很好。确实也很好,而且有一次作文被当成范文念,那是一篇写父亲的文章,那篇作文被高大俊朗的班长大声带着感情朗读了,整个班级鸦雀无声。那是一篇好作文,班长说他读的都湿润了眼角,而全班的寂静也表明了,那篇作文是真正的“被群众认可”的作文,可说来惭愧,那是我模仿意林的一片文章写得,也就是模仿一个20多岁受过专业训练的记者的文笔写作的。

后来我发现,其实作家都有模仿的成分,关键看你模仿了睡,这诚如电影也存在师承、模仿,所以这份羞愧,也渐渐放下去了。

上高中时就不行了,语文并非只考写作阅读,也还有其他的语法知识,那些都是要下功夫背诵联系记忆的,我凭着聪明而懒惰,在高中的应试教育中全方位的失败了。

我在高中读了很多课外书,电影看的很少,那时会在网吧看看,其实我一直认为我高中大学之前不怎么看电影是因为我没机会接触,进了大学以后我看了多少部电影啊!

在那时,我只能看书,按我的性格,我不可能真的跟“荒废学业”的学生那样无所事事,睡觉、抽烟、喝酒、拉帮结派、泡妞、玩手机什么的。但我既然不学习,或者说跟不上高中的应试教育,比如数学讲到级数、数列、复合函数、三角函数的时候,我已经跟不上了。

那我的精力和时间放在那里了呢?全放在阅读上去了。

我看了大量的课外书,武侠、玄幻、青春言情、长篇小说。

比如《朗读者》《平凡的世界》《百年孤独》。我还不断的创作小说,诗歌,文章,我后来的女友是被我的才华所吸引的,但后来她不再需要我的才华了,因为彼此的不认同。

实际上我往日交往过的女人,可能只有她一个人是因为我的才华才喜欢我,因为她看我的文章,得到她自己的灵感,她也创作。我们是两个文艺青年。

其他女人,实际上对这些东西并无兴趣,她们更多的是通过文章来触摸我的现实生活。或者根本不看我的文艺创作。

写到这就不写了吧,很晚了。

以以前我写的一个《时代写手》来作为这篇文章的结尾吧。

1. 82年出生的韩寒好像有几年没写书了,06年第一次看他的《毒》,很喜欢。他今年的作品是《乘风破浪》,我没看。

2. 72年出生的饶雪漫,高一时看了她的很多作品,甚至比较小众的比如《小妖的金色城堡》,她现在做网剧编剧,编她以前的小说。

3.86年出生的七堇年,本名叫赵勤,我痴迷过她的两本《大地之灯》《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她加入了作协,现在在做杂志主编。

4.安妮宝贝,百度百科没她的名字,现在改名叫庆山,我喜欢过她的作品吗?当年也许是出于刻奇心理吧,实际上我没看过她的书,但片段总归看过,还有书名也都知道一些。总体上,她的遣词造句挺美,这种文风,或者说杂糅了这种文风的文风,现如今扔活跃于互联网。我不知道她近年在做什么。

5.郭敬明,他跟韩寒一样,依旧活跃于当下娱乐圈,我其实只看过他的一本书,挺小众的,叫《一梦三四年》,是他的大学回忆录吧,写的很好。也在拍电影,我出于猎奇看过他的电影作品。

6.张悦然和蒋方舟,这两位的书我一本没看过,前者现在在人大教书,后者,大概是个网红作家吧(无贬义),似乎去东京玩了一年,然后写书卖了,不知道能不能赚回东京一年的费用?

我对蒋方舟比较深的印象是,她说自己喜欢的电影是《狗镇》,我连忙去看了,觉得很好的电影,听说她也喜欢那南非作家库切,不过品味毕竟只是品味,未必是自己的才华呀。

以上这七个人,应该说,都有作家身份,我此刻突然想起了他们,只有一声叹息,本质上我不能去指责他们什么,又不是人家逼着我看和模仿的。

我是多么虚荣和无从接触“好的作品”啊,以至于刻奇刻奇刻奇,年少时接触到了他们并受了很大的影响。可整个下层社会不就是如此吗?

我们随波逐流,这波,是谁在推动呢?

我不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