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世才童,可爱俏皮,馨香远逝
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糟心新闻沉重地压迫着这一代知识分子的社会良心。这样的社会良心在这样一个务实求财的世道中并不合乎时宜。因此,同情共理之心更甚于普通人者,便难免要更多承受心如刀割的“他人之痛”。
6月4日,江苏常州,金坛区河滨小学一小学生缪可馨作文课后跳楼坠亡。微博之上短短的几行字,落在当事人的家属身上,应如五指山一般不可承受。世间之痛,若有排序,“失亲之痛”当更甚于“失己之痛”?
鉴于当今的社会舆论常如广州当下之天气阴晴不定。因此,我们总想等到尘埃稍微落定之后再行与闻,再行批判。
看完缪可馨的新闻,又等舆论沉淀了一段时间。我再慢慢地去了解了这一悲剧背后的一些事情。才发现:事情也许和我们一开始想象的一样糟糕。
缪可馨有才,这从她的作文和她的语文成绩中便可看的出来。缪可馨开朗,这从她的照片,她的一些生活片段中也可看出。缪可馨的家庭也很温馨,她和妈妈一起跳舞,爸爸拍照。
一个聪明开朗的小孩,生活在一个温馨的家庭之中。从缪可馨在学校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看不出她会自杀。这令我忍不住想找出,那压垮孩子心灵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文字看,缪可馨是一个有文学天赋的孩子。但这往往也意味着:她的心灵会比常人更加敏感一些。同样是老师的一句批评,有的孩子视之如空气清风,有的孩子视之如洪水猛兽。心灵敏感的缪可馨,很可能属于后者。
心灵敏感的孩子,空闲时会把自己在生活中受过的一些伤害,拿出来细细品味,自怜自怨,甚至会钻入牛角尖中,无法自拔。
敏感幼小的心灵一时无法消化来自老师的掌掴与批评,加之对死亡的严重性认知不足,这是否就是酿造缪可馨悲剧的根本原因?
再来说说袁老师,带一个班确实不易。每一个孩子,于家长而言,都是“全世界”。一个老师要同时关照着几十个家庭的“世界中心”,属实不易,偶有纰漏,在所难免。
从缪可馨作文的批改情况与其他家长对老师的好感度来看,这应该是一个负责任且略微强势的老师。袁老师在校外开了一个作文辅导班,大致也是因为在学校教着一群小学生,无法满足自己在物质方面的多余欲望吧。
好强之人喜欢与周遭世界相比,在经济收入上,不希望自己低亲友一等,这本是人之常情。人人皆有追求荣誉与地位之权利,只要手段合法。
袁老师错也许就错在,选择了“人民教师”这样一个本该坚守清贫,事实上也确实比较清贫的岗位。本职岗位无法承载自己的人生野心,好强之人就会陷入“疲于奔命”的状态。
不难想象,袁老师平时要大着嗓门给学校的孩子们上课,周六日还要在辅导班给报名的学生开私灶。这要不是对教育热爱得令人发指,便很难每天都保持着良好的心情传道授业解惑。
因此,当我们都在批判老师批判学校的时候,是否有人想过这个社会的问题。一个好的健康的社会,人人各司其职,各安其分,人人都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发光发热。一个畸形的社会,所有人都趋之若鹜地奔向那一个收入最高的岗位,或者在自己已有的岗位之上,想尽办法做到“收入最高”。大家总想着在经济层面高人一等。于是各行皆黯淡,惟有钱财熠熠生辉。“笑贫不笑娼”竟也毫无违和感。
也许,每当一个社会事件出来的时候,我们除了要让作恶者得到应有的惩罚之外,还因思考思考其背后的社会原因。毕竟很多社会事件荒谬得一旦你去思考背后的原因便会收获得意外之多,比如说,那些排队给袁老师点赞的家长背后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