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年味儿:炸货日,把好吃的一切炸起来
作为家族里的辈分高的存在,父母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初十左右,总是有各种后辈过来拜年。年初一是村里的后辈们过来拜年叙话。
年后姑表亲和姨表亲那边总是有很多的外甥侄子们过来拜年。为了来客时候做饭方便,父亲母亲总是要准备很多的油炸品,方便以后做烩菜时候添加菜品。
北方人豪气,特别是家里人多,每到过年总是要一个猪坐板,也就是一半的猪屁股加腿,最少要有二三十斤。
猪坐板买回家后,先是卸掉猪蹄,拆掉大骨后,再把瘦肉割掉为肉馅做准备,最后只留下做碗面的部分。也就是有五公分后的猪肥肉和两三公分厚的瘦肉。把这些肉切成十公分左右的叫做“大肉方”的正方形大肉块,整个猪坐板算是拆解完成。
母亲找出最大的钢精锅,把剔除出来的大骨,和切好的大肉方,再加上另外准备的四个大猪蹄一起入锅,加入大块生姜,半根大葱后,加入一锅清水后放到煤炉子上慢慢熬煮。
煮到半个钟,挑出一块大肉方,用筷子插一下,如果筷子进出顺畅没有阻力,说明肉煮熟了,可以挑出漏水晾凉。如果感觉扎不透,那就是尚未煮熟,需要再放进汤锅里待一会儿。
沥干水分且放凉的大肉方收起来挂在篮子里放到外面大自然牌冰箱冷冻保存,等哪天鱼切块放入调料腌制入味,五花肉和小酥肉都切好调入红薯粉后,豆面萝卜丸子的料也准备好,才集中在一天准备炸制。
急性子的父亲,对于年底准备这些是最有耐心的了。
他早早就拿出平常捡拾的粗树枝或者干枯的小树干,或锯或劈整理成能烧锅的柴火,等到炸制菜品的这一天,搬到灶台前,自己烧锅辅助母亲炸制好吃的。
倒入秋天收割的油菜籽炸出的金灿灿的菜籽油,加热后先是炸制小酥肉和鱼块,最后炸肉方。
从开始炸第一个菜品小酥肉到后面的鱼块,母亲总是先挑出一块炸好后,扔到土灶锅腔内,让热烈的橙黄火焰包裹着燃尽,嘴巴里说着:“老灶爷你先吃”,才开始。
一笊篱一笊篱金黄喷香的小酥肉,豆面丸子,鱼块全部炸完后,才把大肉方放到油锅里炸制。等肉方肉皮炸起大大小小的密集泡泡后,肉方才算炸好。
炸馓子是一项大工程,需要提前和面。小时候家里孩子多,每一次都要准备二三十斤的面粉炸馓子。
头天上午,母亲就拿出家里很少使用的大瓦盆,称面,放一定比例的细盐和水,不停地搅拌和制。第一次和面到成团后,放置醒面一小时左右再再不断地用拳头挤压面团,挤压至一个厚面片后,再反复摞叠挤压。
从上午到晚上,大概要反复和制七八次后,至面团柔润有弹性后,开始了“盘条”切成条状放到案板上搓成手指粗细的条状面条,再找一个大盆,盆底放油后,把揉搓好的粗面条或从中间或者周围一圆圈一圆圈地铺满整个盆底后,再倒入一部分油让整层面条都浸入菜油后,再开始第一层面条,这样一层又一层地反复盘条结束后,让面条在油料内醒制一夜后,第二天才能炸制。
炸馓子需要三个人,一个烧锅,要稳定保持油锅中温度,让每一把馓子的火候相近。第二个人把在大盆内醒好的面条在手掌环绕出一把后,两手来回撑开拉细,把一把面条均匀拉开成粗细均匀的面条后,第三个人用两根粗长的筷子,一根撑起一头面条圆环的一端,让两面细面条均匀地粘贴纸一起后,两手合作,两根筷子靠近,把中间部分放到油锅内轻轻炸制,等每根面条都起了均匀细泡根根分开后,再一端挑高,另一端放入油锅炸制。一端炸好再挑高离开油锅,把另一端也重复之间动作炸好后,两根筷子挑着微微泛黄的面条离开油锅,把一个筷子上的面条向后推出一段空隙后,推后的筷子从另一根筷子的后面插入面条内部,取代原来的筷子,这样把所有的面条转移到一根筷子后,整个面条成一个弯曲的扇形后,最好是空筷子插入面条的底部微微撑着,把所有的面条放入油锅开始炸制,待定型后,两根筷子抽出,让正面馓子形状完美,气泡均匀颜色焦黄后,再小心地反面炸制。
待两面金黄后,用筷子挑出油锅放到笊篱上漏油干净后,整个炸馓子即成。
酥肉金黄焦香,豆面丸子外脆内软,鱼块香中带鲜,更妙的馓子呀,根根酥脆喷香,既可以干吃也可以热水泡热汤煮,可谓是最早的方便面了。
全部炸好后,把几个馒头扔进油锅里,让油温渐渐降下来。整个馒头的表皮都出现小小的焦脆小泡,并且整体呈现微微枣红的焦糖色后,把炸馒头捞出,整锅的油温也降了下来,可以过滤后装到瓷盆或者瓷罐子内,等着下一次的使用。
炸货备好后,过年的吃食准备大头就完成了,孩子们吃得嘴巴和小脸都油润反光,笑容满满。
炸货的一天,真可谓是年前最快乐的一天了,没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