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语】:培植文化的土壤
2020-04-03 本文已影响0人
智慧旅途
——我的工作日记

4月3日,阴雨,星期五
昨天看到花工整理完大榕树花坛里的杂草后,花池不平整,许多根系也裸露在地面上,决定给几棵大树补点土。大家一盘算,大约需要八方左右。于是总务处迅速联系苗圃基地的花农,黄土黑土各送四方来。









今天到校时,老李和小唐正在运土培土,铺满新鲜泥土的花坛一下子眉清目秀呼吸顺畅的感觉,精神抖擞了几许。他们说一会先把靠里边的池子种上扁竹,看看效果,再决定前面两个如何栽种。下班的时候,我们几个站在榕树下,看了又看,觉得前面可以从后坡剪下翠芦莉补种,做为大树的小伙伴,开花时看花,不开在时赏叶,经济实惠,生命力顽强。




老李担心扁竹生长过程中容易被落叶淹没,我说以后让每个班级都认领一棵树,打理一棵树,让孩子们来捡拾叶子。“那只怕是变成搞破坏吧!”老李担心的问。“孩子的行为是可以引导的,只要我们给予文化的土壤是肥沃的,就一定能开出文明之花,结出美德之果。”我回答他。正好张校的直播课是讲如何做自然笔记,我想等复课后,让孩子们都好好观察下校园里的各种植物,好好做做自然笔记。
晚上八点,准时观看刘希娅校长的直播,“非常时期,激发教师非常神采”,挺有感触,教师的生命状态就是最好的课程,管理就是经营人心,就是关注师生的生命状态。非常时期,温暖在一起,思考在一起,担当在一起,行动在一起,希娅校长和她管理的谢家湾小学给了我很多启迪与感动。








永远把做人摆在第一位,“我在,我敢,我能”的背后是校长的一种担当,作为校长,要关注干部队伍的管理,关注老师们的生活状态,关注每一位孩子,关注所有孩子的所有效果,关注孩子和家长的感受度。要给予师生公正的安全感。
“关注老师们的生活状态,关注孩子和家长的感受度”这句话今天我要送给非常时期侨小线上教育的每一位小伙伴!这应该成为一所学校文化的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