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流年》:献给你离歌
鼓浪屿是什么模样的?
我没去过鼓浪屿,但是看见了岛上盛开的夏天和夏天盛开的木棉花。
李秋沅的《木棉·流年》虽然标签是“儿童文学”,但是内容却适合更多少年、青年以及年龄更大的读者阅读。
书中的“我”是一个因为故乡发生瘟疫而被迫离开父母的小女孩,坐着船来到了木棉岛。在岛上,“我”被番仔园的番婆收养了,成为了番仔园的孩子。而梅雪、理查医生、唐明泽、茉莉、博文等等这些在岛上认识的人,他们或多或少让“我”的童年充满温暖。而他们的离去,就像离去的父母、阿贵哥哥他们一样,在“我”的玻璃球里面折射出了虚幻的光。“我”只是一名年幼的小女孩,离乡之后重遇温暖,轻而易举便以为人生之后都是晴天。可是,时代不允许。
无论“我”多么希望大家能一直陪着“我”,他们总有许许多多散不尽的阴郁和重重的雾霭。他们在迷雾里前行,因为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人几乎都在迷雾里前行。瘟疫、生离、死别、战争……让“我”一次次失去周围人。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决绝地离开。哪怕日本人的子弹就在前面,他们还是决绝地离开。
“我”不知道世界该是怎样的。只是,曾经温柔的时光应该才是世界的模样。如今的世界是毁容了。当“我”最后一次见到番婆,离开木棉岛,“我”不知道何时才能回来,何时才能再见到番仔园里属于“我”的童年。
当时光匆匆,六十年后,“我”回到这里。变了。
还没有全都变了。那里,看,他们向“我”走来了。
「“香啊,乖囡仔,你也来一杯?”
院内,花开正好。」
看完这本书,我的心情久久还沉浸在20世纪30年代的鼓浪屿。和其他描写战争的厚厚的书籍不同,这本很薄,视角只是一个小女孩的视角。通过她的眼睛,看见了鼓浪屿的起伏与苦难。无论是哪个时代,孩子的心总是柔和的,而那些苦难一次次地打磨着孩子柔和的心,读来又心疼又难过。
与苦难为伴的是勇气。番婆、周先生、李校长、唐明泽等等这些人,在生死之间选择了大国大义。就像木棉花一样,生在枝头就热情似火,死亡的瞬间也要决绝无悔。其实在我家这边,木棉树不叫木棉树,我小时候第一次见到它,我爸爸给我说它叫英雄树。
人如英雄,品格是英雄花。
《木棉·流年》:献给你离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