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暴力沟通”,你造吗?

2018-07-01  本文已影响0人  楚微微

      昨天中午冒着炎炎烈日我一个人大汗淋漓来到福田,为了听“非暴力沟通”主题分享会,说实话,在28号报名前,我对“非暴力沟通”这个词是第一次听,看了报名链接后对这个词语有了一点点的意识,只知道就是跟任何人说话都不要出口伤人的大概意思。

关于“非暴力沟通”,你造吗?

  今天来到现场,听了樊登老师的线上分享和徐文礼美女老师的现场分享,我对“非暴力沟通”有了更多的认识。原来我们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使用暴力沟通,伤害了身边的人而不自知。

一、造成”赞成暴力沟通”的四大源头:

(一)道德评判(贴标签)

用自己对件事的道德去评价,判断一个人。如:你就是一个糟糕的人,你总是这样。

(二)与他人对比(比较)

拿自己与你沟通的对象比较,拿你沟通的对象与他人比较。如,你看看别人的男朋友(老公)怎么样怎么样,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多聪明多伶俐等。

(三)回避责任(选择逃避)

有些事情,也许你无法选择不去做,但是你可以选择对这件事的态度,你如果把这件事看成,“我不得不去做”你就会有一种不情愿的压迫感,进而会影响到你去做这件事时的效果。所以,把“不得不”改成“我选择”“我接受”,这样,你就会变得主动一点了。

(四)强人所难

对你的沟通对象要求过高,勉强对方。用自己对这件事的标准去要求别人,比如,这件事我要这么做,我要达成这个效果,站在你的角度你可以做到,但是你的沟通对象不一定可以做到,这时候你非要他也要做到,就是强人所难了。

关于“非暴力沟通”,你造吗?

二、解决非暴力沟通的四大途径:

(一)观察(察言观色)

只客观的描述你看到的事件、场景、不加任何评判

(二)感受

直观的表达当下的感受,比如开心,难受,生气,恼火

(三)需求

明确心里里的真实需求,我在想什么,我想要什么

(四)请求

我希望你能做什么,具体的行为或者反馈

三、应用

(一)育儿:孩子行为背后的事实需求,

(二)两性: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

(三)职场:企业文化的养成

关于“非暴力沟通”,你造吗?

  以后,做一个温暖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