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澜梦第三届积分大赛三月话情

放下那句话

2025-03-16  本文已影响0人  甘草国老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加书香澜梦第三届爱情主题积分赛活动。

安排老母亲睡下,老莫来到孩子们的房间,二女儿和三女儿都已经睡着,只有大女儿听到有人进来,抬起头担忧地看老莫。很明显,大女儿已经知道了大人们在说什么。这个机灵鬼从看到奶奶进家门就表现出抗拒甚至是敌意。这是母亲第三次为此事而来了。

他来到卧室没看到玉贞,转身想进厨房看看,却听到外面大院里水龙头流水的声音。

临近中秋,月光清冷地照着,拉长水池边孤寂的身影。

老莫走过去,从水盆里拿出玉贞的手一边用自己的衣襟擦水一边说,太晚了,明天再洗。

他端起洗衣盆拉玉贞回家,说,你不要管别人怎么说。这句话老莫对玉贞说过无数遍,每一次说都无比坚定。

玉贞却没动,说,明天我可能回不了家,隔壁沙发店老板娘要生了。

老莫记得这事,玉贞前几天给他说过,沙发店老板娘的预产期就在这两天,原本今天玉贞也不会回来的,因为知道婆婆来了,特意买了鸡、鱼回家。

沙发店方老板是温州人,在跟玉贞的诊所做邻居的八年间里连续生了四个女儿,都是玉贞给接生的,四女儿刚一出生,老板娘看到又是女孩,在玉贞的诊所里大哭。没几天,玉贞就看到老板娘穿着棉衣棉裤进进出出操持着生意,玉贞问孩子的情况,老板娘凑过来小声说,送人了,我家必须得有个男娃。其实她不用小声说,这话方老板早就响当当在人前说过。

老莫听玉贞说这事的时候,语气蔫蔫的。他说,我可不忍心把自己的孩子送人,你不要管别人怎么说。老莫又语气坚决地说了这句话。

方老板家的第五胎就在这两天出生,也不知道他能不能如愿生个男孩,摆脱大家看热闹的目光。

人真的内心有相互矛盾的两种感情。对别人的不幸,大家都会多少表示同情。可是一旦那人勉力摆脱了不幸,就又感到有点索然无味、稍微夸张一点说,人们甚至会希望那人再次陷入同样的不幸。不知不觉地,人们虽非有意为之,却对那人怀有了敌意。

第二天下午,玉贞让人带话回来,那老板娘已经在待产,她晚上就不回来了。老莫下班做好饭招呼母亲和女儿们吃饭,自己去给玉贞送饭。临出门,母亲说了一句,躲也没用,总会回来的吧。

老板娘生了一个儿子,激动地一把抱住再不松手。说好的,生了儿子接生费翻番,她让老公赶紧回去拿钱。

玉贞收拾完器具吃饭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一点,老莫说做了玉贞爱吃的辣子鸡丁,已经热了两遍,可能都不好吃了。玉贞却吃得很香,应该是饿坏了,不过,太晚了,她并没有多吃。

她终于解放了,我都替她松了一口气。玉贞吃饱饭放松下来说,刚开始我还替她捏把汗,万一再生不出儿子,她是不是还要生老六?

他们生意人很在乎这些。老莫说完,看玉珍面色凝重。说别人容易,自己呢,自己家人呢,还有玉贞,在乎吗?

十几年了,玉贞本来已经很难受,好歹这些年因为忙诊所的事情稍稍缓和了一些,老莫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现在老母亲又来惹事情,也或者,母亲想不到这么多,而是被人挑唆。

自从玉贞开诊所这些年,总会有一些莫名其妙的亲戚找上门,有的叫玉贞“嫂子”,有的叫玉贞“婶娘”,还有的说玉贞该叫他“叔叔”。这些“亲戚们”来看病都打着老莫母亲的旗号,看病吃药不掏钱,完事还得让玉贞管一顿饭。玉贞也不多说,看病、给药、吃饭,都客客气气送走。老莫有一次生气了,问一个所谓的“表哥”,那人说,当年老莫在老家上小学,他们是同班,他的表嫂的表姨跟老莫母亲是表姐妹。老莫想了半天也没有理出到底是哪个表姨?玉贞却让他算了,医者父母心,她看到别人得病不能不给治,何况,万一那些人真的回去给婆婆说些什么,难保婆婆不会指责老莫没良心、忘本,玉贞曾经亲耳听到婆婆这样说过老莫,偏偏老莫又是个实心眼子的人,让他难做,玉贞更不忍心。就当我做善事了。玉贞安慰老莫。

玉贞开诊所总是忙起来就忘记吃饭,老莫一有时间就做好饭给玉贞送过来,这些事也不知道怎么就传到一百多公里外老莫母亲的耳朵里,而且把重点拐到了九重天。老莫媳妇诊所的生意特别好,病人多得她都没时间吃饭,那一天得挣多少钱?

一天挣那么多钱,不得有人守着?母亲的话就是这样来了。

老莫知道,玉贞心头的疤又要被揭开、渗血。当年,老莫的战友老余就开玩笑说过,老莫若是生个老三丫头,就跟他家的老三小子换了。玉贞听到这句话暗自掉眼泪,硬生生回了奶,三女儿只好吃奶粉。老莫的母亲原本就没帮老莫带过一个孩子,那时候还过来补了一刀。一个丫头片子吃什么奶粉,花那冤枉钱。

玉贞说自己对不起老莫,让他在外人面前没面子,又被自己家人小看。老莫不是圣人,看到兄弟家都有儿子,偏自己生了三个女儿,他有遗憾,也躲在背地里闷头抽烟,可是他又觉得自己的责任更重,如果让别人看到他这样颓丧,人家该怎样看玉贞,生孩子又不是她一个人的事,这个时候玉贞才最难过。老莫心里揪着疼。

他丢掉抽了一半的纸烟,回到病房坐在床边抱起三女儿,一手揽住玉贞说,只要我们都好好的,不要管别人怎么说。

那是他第一次说那句话。不要管别人怎么说。

现在,又有人来说那些话。没完没了。老莫生气了。他想起给大女儿辅导作业时看到的一个成语“釜底抽薪”。这些年来,每一次有那些闲言碎语传来,他都是安慰玉贞不要难过,日子是自己过的,三个女儿那么可爱,只要我们一家人过得好,别管别人怎么说。现在,老莫知道了,他给玉贞吃的那些“定心丸”,并没有什么分量,他的那些安慰,那些说辞不过是流于表面的扬汤止沸。他要釜底抽薪,为了玉贞。

他是个不善言辞的人,平时不多说话,可他知道玉贞懂他。

明天下班就回家。他握住玉贞的手,说得很轻,却很坚定。

好!

第二天傍晚,五彩斑斓的夕阳丝丝缕缕铺满西面半边天,老莫做好一桌子菜时,玉贞下班回家,带回来婆婆爱吃的香蕉、芒果。毛氏红烧肉、清蒸鱼、煲鸡汤、蒜末茄子,是老莫的拿手菜。老母亲嘴馋,每次来都兼有打牙祭的意思,这次,老莫要把让母亲吃好、解馋当做此次她老人家来的主要目的。

另外,让母亲捎带着传话回去。他老莫不会过继任何人家的儿子,他有三个女儿已经很满足,他会好好培养孩子们,玉贞起早贪黑挣钱不容易,家里钱多钱少都是我们自己家的事,跟外人无关。三弟的两个儿子他自己养,不用惦记着来给我老莫家守什么家业。

在玉贞没到家的时候,老莫给母亲说了这些话,他告诉母亲,如果嘴馋了就来他这里来,想吃什么他给做什么,其他的,什么都不要说。没用。

母亲没听老莫说过这么多话,有些吃惊,说,你不怪那玉贞没给你生出儿子?

不怪!以后也请母亲不准再给玉贞脸色看。老莫分明看到母亲脸色发白,可是,他管不了那么多。

饭桌上,母亲面无表情挑鱼刺,喝鸡汤,老莫给玉贞的碗里夹一块红烧肉说,吃,多吃点。

三个女儿睡着了,不知道梦到了什么,二女儿笑一下,翻身抱住了姐姐。给她们盖好被子,检查好大女儿的书包,老莫和玉贞轻轻走出房。

今天是十三了吧,要过中秋了,留咱妈过完中秋再走,一定不要惹她老人家生气。

将圆未圆的明月升到高空,照在窗台上一对不倒翁泥娃娃身上,那是老莫过生日时大女儿送的礼物,此时,那老翁正看着对面老妪,两人都在笑。

我以后不再说那句话了,行吗?老莫轻声说。

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