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相秦桧
秦桧,南宋奸相。于115年进士,1123年词学兼茂科。靖康中,累官为御史中丞。反对向金割地求和,并“乞存赵氏”,被金军俘虏北去。他在金朝受到完颜昌(挞懒)信用,对金态度为之大变。
1130年,秦桧南归,入见高宗赵构,主张和议,得拜礼部尚书。1131年,升参知政事,随后拜为宰相。1137年,授枢密使。次年,复为宰相。执政期间,倾陷张浚、赵鼎,独搅相权。收大将兵权,陷害岳飞,打击抗战派,对金称臣,促成绍兴和议。后加太师,进封魏国公。
1155年,秦桧病亡,追赠申王,谥号忠献。
1206年,宋宁宗追夺其王爵,改谥谬丑。
1208年,史弥远执政后又恢复其王爵和谥号。
1254年,宋理宗又将秦桧改谥缪狠。
靖康之难,国亡北掳
靖康元年闰十一月丙辰日(1127年1月9日),金军攻破汴京,掳走宋徽宗、宋钦宗,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难”。
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留守王时雍召百官共议立张邦昌,监察御史马伸主张保存赵氏江山,秦桧表示支持,上书金帅乞立赵氏为帝,故被拘于金营。三月,张邦昌被立为伪楚皇帝,定都金陵(今南京市)。四月,秦桧随徽、钦二帝一起被金军拘往北方,张邦昌请金放回孙傅、张叔夜及秦桧遭拒。五月,康王赵构在应天府(今商丘市)即位,建立南宋,是为宋高宗。
宋徽宗得知消息后,致书金帅粘罕,让秦桧加工润色,与之约定和议。秦桧因此得粘罕赏识,赐给他钱万贯、绢万匹。
金军南下,顺势归宋
1130年金太宗把秦桧分赐给挞懒,此后,秦桧为挞懒所用,逐渐成为他的亲信1129年,金朝南下攻宋,挞懒负责淮东战场,准备攻打山阳,遂任命秦桧为参谋军事,随军南下攻宋。据说,秦桧曾向被围的楚州写过劝降书。楚州之战是当时南宋最壮烈的保卫战之一,全城军民在赵立指挥下,尽管粮尽援绝,仍死守不屈,不接受劝降。城破之日,军民“抑痛扶伤巷战,虽妇人女子亦挽贼俱溺于水”。1130年十月,秦桧携家眷离开金营,在船工孙靖的协助下,取道涟水军水砦,返回行都临安。
秦桧归宋后,自称杀了监视自己的金兵,抢了小船逃回。但南宋朝臣秦桧已在金朝变节,金朝有意纵其返宋,充当奸细,后在宰相范宗尹、枢密院李回的保荐下,秦桧才得以返朝。
排挤范宗尹,首次拜相
绍兴元年(1131年)二月,秦桧升为参知政事。七月,宰相范宗尹建议讨论崇宁、大观以来滥赏之事,秦桧极力赞成。但宋高宗坚决反对,秦桧遂附和宋高宗,并以此为由竭力排挤范宗尹。最终,范宗尹罢相。
宋为防止宰相专权,实行群相制,至南宋初年,宰相为两人,今右相范宗尹被罢,仍有左相主持朝政,故宋高宗并不急于立相,相位久虚。秦桧便借机扬言自己有二策,可耸动天下,但如今没有宰相,故无法执行。宋高宗闻后,遂于同年八月将他任命为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即右宰相。
陷害岳飞,主导绍兴和议
宋金于1138年签订的第一次和议招致金朝主战派完颜宗弼的不满,他遂于1140年五月发动政变,撕毁和议,并亲统大军攻宋。岳飞接诏后,开始了第四次北伐。然而就在郦城大捷报上朝廷之时,秦桧串通张浚、杨沂中策动并唆使谏官罗汝楫上奏“愿陛下降诏,且令班师”,宋高宗遂向岳飞连发十二道金字牌,强迫其班师。同年九月,金朝有求和之意,秦桧上奏宋廷,派刘光远、曹勋出使金朝,商议以淮水为界,宋割唐、邓二州。随后又派何铸回访,答应金的条件。为保证和议的顺利进行,在秦桧授意下,张浚利用岳家军内部矛盾,威逼利诱王贵、王俊先出面首告张宪谋反,继而牵连岳飞。1141年十月十三日,岳飞被投入大理寺(原址在今杭州小车桥附近)狱中,不久,宋高宗下令赐死岳飞。同年十一月,宋金签订了绍兴和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