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无欲无求的背后,是内在动力的极度缺乏(一位高一学生的心路历程
案例:
高一女生,初中三年虽不是无忧无虑,也算是平安快乐,成绩虽不说数一数二,也算是一努力就有成果,特别是数理化还偏好。中考前,虽然也有压力,但在老师的鼓励陪伴下,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算是有了个阶段式成功。只是由于各种因素,最终选择了一个不是自己最喜欢的高中,从此也就开启了自己的悲催生活。
新班级成员的组成,出乎自己的意料,自己原来的初中同学少之又少;新同学的交往模式让自己莫名其妙,使得自己无法融入;高中课程的深度、广度超过自己的预期,一下子觉得跌入低谷;成绩下滑严重,在最需要父母支持的档口,不懂教育的父母基本算是伤口上撒盐,一系列的变化让孩子始料未及,无所适从。
做不好不如不做,脑袋长期处于爬虫脑、情绪脑状态;听课听不懂放弃,作业再多与我无关,断崖式倒数的成绩失去了追赶的信心,父母的唠叨加重了心里的烦恼,不饿的状态下肚子还咕咕叫,那就吃吧,体重随着压力的加大不断的飙升。
逃避在虚拟世界里才有一份安全感,一切随他去吧,我再无欲求、再无未来…
小物件排列,呈现出自己和妈妈一样大,问,谁把你当做大人时,说是妈妈,妈妈对一个15岁的女孩,俨然以一个二十几岁的孩子去要求了,这是孩子的一个压力来源。
当妈妈做点什么能使得自己更靠向好状态时,妈妈的鼓励和肯定。这是对妈妈的呼吁。
自己也看向未来,但是距离比较远,内在动力太小,力量不足。初高中衔接不好。
跟初中代表对话感恩完结,孩子感觉轻松很多;跟一中代表对话完结,孩子说心里释然了;跟目前自己的学校对话感恩表态,孩子说浑身充满了力量。最后时间线的一个梳理,勇敢面向过去,跟过去感恩,转身大胆充满信心的走向未来,想象三年之后的今天,穿着漂亮的衣服,在大学宿舍里,坐在电脑前 ,愉悦的和自己的舍友聊着天,这个场景越清晰越好,连续三次,形成经验掣,永远记在心里,需要的时候就会调动出来。
最后孩子说轻松了好多,高兴的离开。
小物件,大智慧,当之无愧的心灵扫描仪,太神奇了,让孩子有了倾诉的窗口,让咨询更加轻松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