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国学与传统文化

王阳明的成功学

2018-03-31  本文已影响185人  格致教练蒋海涛

1,《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载了一次辩论,论辩双方是鲁国的叔孙豹与晋国的范宣子,辩题是“不朽”。范宣子是富N代,他说,我的祖先从虞、夏、商、周以来世代为贵族,家世显赫,香火不绝,这就是“不朽”吧。叔孙豹说,No,您这个只能叫做“世禄”,而非“不朽”。真正的“不朽”有三,“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这三条虽久不废,才是真不朽。

“立德”就是个人修养到了极高的境界,比如孔子、老子、佛陀那样的。

“立功”就是立下不世之功。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比如唐朝的郭子仪,清朝的曾国藩。

“立言”就是著书立说,传于后世。因为前两条太难了,所以“立言”虽然排在三不朽最末,但实际上成了历代知识分子的第一追求。

胡适先生曾经用三个英文单词来翻译三不朽,分别是Worth(立德),Work(立功),Words(立言),并且戏称其为3W主义。

叔孙豹这句话影响了中国几千年,以至于成了后世儒家成功学的最高标准。能做到一条就了不得了,三条全都占了就是完人了。有人说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两个半完人,孔子算一个,王阳明算一个,还有半个是曾国藩。我一直想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始终没查到。我猜想这事儿跟曾国藩有关系,据说曾国藩的弟子给老师写过一副对联,“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为师为将为相完人。”估计是这副对联引起了争议,有人就表达了不同意见,说是曾文正公虽然厉害,但也只能算半个完人,于是举出另外两人作为标杆,就是孔子和王阳明。

2,王阳明是货真价实的三不朽完人。首先作为开创“心学”的一代宗师,立德立言两项都有了。同时又是有明一代杰出的军事家,多次平叛,从无败绩。尤其是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从手头没有一兵一卒,边募兵边行进,到43天之后擒获朱宸濠,跟打游戏似的,算得上盖世奇功了。

这么样的一个三不朽完人,是如何看待成功的呢?

王阳明提出衡量成功有两把尺子,一把叫做“成色”,一把叫做“斤两”。如果拿黄金做个比方,24K金就比18K金“成色”足,一斤金矿石就比一两黄金“斤两”重。

王阳明说,圣人之所以为圣,跟斤两没关系,只看成色。圣人成色足,是指他的心纯乎天理而无掺杂一丝一毫人欲。天理和人欲是宋明理学家发明的两个概念,天理相当于孔子的“仁”,老子的“道”,释迦牟尼的“佛性”。人欲相当于佛家的贪嗔痴。

孟子说,“规矩,方圆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圣人是儒家语境中最成功的人。

当然,圣人也有斤两,王阳明打个比方说,尧舜好比黄金万镒,孔子好比黄金九千镒,伯夷、伊尹好比黄金四五千镒。但他们都是足金,这是关键,所以后世才尊他们为圣人。

王阳明的弟子刘德章说,老师您用成色与斤两来指导我们修学,大赞!只是您说孔子只有九千镒,我心里有点儿不安。

王阳明说,你这还是在躯壳上起念,所以替圣人争分两。所谓躯壳上起念,是指流于表面的理解,嘴巴上说说,内心里并不认同。

圣人之所以有斤两不同,是因为时势使然。尧舜有做圣王的条件,而孔子没有。孔子如果有尧舜那样的条件,事功就跟尧舜一样大。

孟子后来总结说,“圣人易地则皆然。“

王阳明的成色论给浮躁的人世间带来了一缕清凉。细想一下,我们平常所焦虑的,不都是来自斤两上的计较么,工资没人家高,车子没人家好,房子没人家大,声望没人家高~

压力来自于斤两,而幸福来自于成色。

过“成色”的生活就是从大米饭里嚼出香甜,从行路中看到风景,从闲暇中体验静好,从工作中发现乐趣。

成色的生活让我们的心更纯净,更安宁,更空明,更喜悦。

朱光潜说,生活不是要更多,而是要更美。

成色论把成功之道从加法变成了减法。用王阳明的话来说,就是“吾辈用力,只求日减,不求日增”。

减什么?减的是我们的物欲,减的是黄金中的杂质。物欲减少一分,圣性就显现一分;每天减一分杂质,黄金的成色就越来越纯。

减法的生活从”断舍离“开始。

当然,强调成色,并不意味着排斥斤两,而是先成色后斤两。有了成色不必担心斤两,因为是金子总会闪光的,系统不会埋没你,资源自然会向你身边聚集。

孔子说,“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邦有道而贫,是浪费自己的才华。邦无道而富是为了斤两牺牲成色。

成色即是内圣,斤两即是外王,内圣在我,外王在天。

最后用清代学者袁枚的一首诗来做结尾: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