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文字心情随笔散文

药店见闻

2019-01-13  本文已影响4人  文风清杨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不生场小病,吃回小药。小药店伺机而动,遍地开花,却也合时宜。然究其根本,却是逃不出一个“利”字。

母亲近日偶感风寒,家中通宣理肺丸仅剩两丸,得去药店再添置些,我和父亲随她同去。

进了药店,店员问明来意,直接推荐同仁堂产的通宣理肺丸,而母亲之前吃的药是由天生制药生产,如果贸然更换厂家,怕有不妥,于是便自己寻去。找到之后,店员不甘心,仍在一旁说着同仁堂的好处。我看了一下药价标识,同仁堂的12元,天生制药的6.2元。随后我们礼貌的笑笑,没再说话。

另一个店员见我们不为所动,过来帮忙,说感冒只吃一种药起效太慢,还装着很专业的样子,问母亲小便是否发黄,母亲答不是。那店员不依不饶,非是推荐某某清热颗粒(药名没太记清楚),说两种药搭配,起效快。

父亲略通医术,他说只是风寒感冒,通宣理肺丸一种就够,并不需要其它。况且清热颗粒是治疗风热感冒,并不对症。店员见我们心中有数,便离开了。

这虽是件小事,但不由得让我想到很多。

如今药店多,店员哪可能用专业人员?再说专业人员未必能销售出去药品。我见过药店的招聘启事,学历一栏中,显示大专即可,至于专业,不限。说白了,药店招聘的店员就是销售。销售的工资主要来源是商品提成,难怪她们总是想着推荐贵药或多搭配药。药店店员推荐的药品是否能对症,就要打个问号了。

曾经见过药店买药送鸡蛋的新闻,祖母也曾遇到过。药店通过这种方式,却是吸引了不少老年人的注意。老年人有屯东西的习惯,即使没病也要买些备着,得知买药还能送鸡蛋,可想而知这人流量了。

药店以前为了吸引顾客,还销售过药品以外的商品,比如食用油、生活日杂等,那简直就是一个小型超市。现在虽然明令禁止了,但是听说只要老客户有需求,药店还可以偷偷引进。

再有就是双十一、双十二、新年等节日,但凡逮到一个,药店就想着方打折,各种满减、满送、会员享折扣,等等名目,眼花缭乱。

还有一件事,某亲戚在某省级三甲医院看病,挂的主任医师号。这位大夫开的药只能去医院对面的药店购买,他说其它地方买不到。亲戚信了他的话,连着两回买药都去那家小药店,可是后来偶尔问另一家药店,人家也有这种药,而且价格还便宜。这不是明摆着,医院对面的药店买通了医院的大夫,来赚取盈利吗?

这种种迹象看来,当下的药店为了盈利,真是伤尽了脑筋,想尽了办法,我“深表同情”。

道德经有言“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久。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由此推之,企业若想长久发展,不过多的考虑自己的利益,方能得到更好的利益。药店的管理者,若能稍稍学习一下圣人经典,经营起来也就不至于那么劳心劳神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