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石油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2017-09-14  本文已影响10人  俱云娟

昨天一朋友说 ,若云,你们油田人是不是成天都闲着啊?

若云讶异道:何出此言?

他说,既然没闲着,国家有那么多油田,为什么每年还要进口石油?

若云问,进口怎么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啊!

他说,怎么没有!?你们成天买买买,不是贸易逆差吗?这样下去,钱不都让外国人赚走了?

好吧,有必要写篇文章澄清一下,进口石油不是油田的责任,而且,贸易逆差也不见的就是坏事。

要解释贸易逆差为什么并非坏事,必须先说一下比较优势原理。

比较优势原理是指,在一个社会里,不论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地区,甚至是一个国家,如果他们把有限的资源,包括时间和精力,只用来生产他们的机会成本比较低的那些产品-----也就是他们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然后进行交换,这样整个社会产品的总价值能够达到最大,而且每个个体都能够得到改善,而不论他们的绝对生产能力是高还是低。

简单说来,即便比尔盖茨无论写代码还是洗衣服都比一般人厉害,他也要去写代码,把洗衣服的活交给别人干。因为只有这样,他个人创造的总价值才会更大。

比较优势不是自己的优势跟别人的优势比,而是自己跟自己比。自己生产一种产品,自己从事一种活动,所放弃的其他机会。我们拿这种放弃的机会之间进行比较,然后找一个放弃的机会最小的那种。

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因为是自己跟自己比,不是自己跟别人比。自己跟别人比,你可能样样都比别人差,没有绝对优势,但是自己跟自己比,一定会有比较优势。

明白了比较优势原理,再回到买买买的问题来。

举个例子,比方说若云,每月要去育婴店买奶粉,这时候我跟育婴店的关系 ,永远是我付钱,他们提供货物。也就是育婴店和若云之间,永远保持着货物的单向流动,我和育婴店之间存在贸易逆差。

同样的道理,若云跟周围的超市,跟出租车,跟美容店,跟蛋糕房,跟门口的热干面店……也存在贸易逆差。跟社会上为若云提供服务的所有商家,都存在贸易逆差。

而只有和中石化油田,若云的工作单位,保持着贸易顺差,我向油田提供服务,永远是我向油田提供服务--------存在着贸易顺差。

大家也可以想想,你和谁保持着贸易顺差,和谁保持着贸易逆差。试想一下,这种贸易失衡的关系有可能调节过来吗?

不可能调节过来。

但这要紧吗?

一点也不要紧。

世界依然运转地很美好,虽然若云单方面和你保持着贸易顺差,单方面和他保持着贸易逆差,但总体而言,若云的收支在长期来看是平衡的。

我付出的劳动,跟我的享受是大致相等的,具体我跟谁贸易逆差,跟谁贸易顺差,这不重要。

上升到国家层面,也一样。美国永远买中国的纺织品,美国永远把电脑卖到意大利,意大利永远把皮具卖到中国。

单从中国来看,似乎永远和意大利存在贸易逆差,和美国存在贸易顺差。但是,把镜头拉远一点,把三者放在一个框里,就会发现,每个国家都是收支相抵的。单边的顺差或者逆差都不重要。

回到石油上来,即便中国100% 的石油都依靠进口,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既然有贸易逆差,就一定会有顺差。在一个地方花钱,那就肯定在另一个地方能挣钱。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人,都不可能长期以来只花钱不挣钱的。

事实上,每个国家都专注生产自己擅长的、具有比较优势的、成本比较低的产品,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对每个国家都是有好处的。

一句话,买买买或者卖卖卖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平衡。所以说,石油进口没什么大不了的,即便所有石油都依靠进口,也一点不影响我们经济发展的速度。

为什么?

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分工合作的社会里,而分工合作能替每个人带来更大的财富。为此,亚当斯密曾解释过,原因有三,一是分工可以减少工作之间往返的成本。二是分工促进熟能生巧。三是分工使机器替代成为可能。以比较优势为指导,分工合作,对双方一定是有利无害的。

任何一个人或国家,不可能长期保持贸易顺差,也就是长期只工作不消费。同样,任何一个人或国家,也不可能长期保持贸易逆差,也就是只消费不生产,永远不劳而获。

长期而言,从全世界的格局来看,每一个国家,都是能够保持收支平衡的。

所以,请不要在为进口石油而忧心忡忡了吧!一来,高层的政策不是我们底层老百姓可以妄议的;二来,有那时间,不妨努力寻找一下自己的比较优势,以期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