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那些事儿|8 大运河泮水悠悠
济宁号称“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所以来到济宁,不去看看大运河是不应该的。
1992年初夏的一个周末,我们同学四人,骑着借来的两辆自行车来到济宁西郊外的大运河边。
当历史课本上学过的大运河呈现在我们眼前时,心里充满了些许激动。她虽已没有历史上的宽阔与繁忙,但也不失固有的大气派。
记得高中历史老师曾给我们用“一二三四五六”来概括京杭大运河,即一条大河畅通连接南北两地,有杭州、洛阳和北京三个中心,分通济渠、永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贯穿长江、钱塘江,黄河、淮河和海河五大水系,分别跨越京津冀鲁江浙六个省市。当然,现在这条已开凿2500多年的古老运河,2002年被纳入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2014年6月22日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她的未来,定会随中国文化和经济的发展而越来越前景广阔。
我们站在运河边上,一会儿回望着运河的历史跌宕,一会儿眺望着河岸上一望无际的麦浪和一艘艘穿梭在古老又年轻的运河中的运煤机动船,任思绪于古老运河的过去与当下之间来回转换。当年就在这片水面之上,不论是北方的皮革、木材南运,还是南方的粮米、茶叶、竹编北运,都极大地便捷与节约了时间和成本。以运河为主干线的水上销售渠道来往不断地将各地区的商品输送到各类城镇市场,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商业销售体系,打破并改善了地域性商业的闭塞状况,使运河经济带在带动全国经济发展方面起了巨大作用。明朝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就是由于外国商业工业人员的进入,率先在运河岸边发生的,特别是苏杭一段。一批运河城市也迅速形成并壮大起来,中国经济的重心更明显地东移,沿海、运河成为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大运河的修治使得中原文化获得了广泛的传播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多元化、互补化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南方鱼米桑茶水乡文化传入了北方和中原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也传入了南方和中原多民族文化互相交融捉进了中华文化的繁荣和统一。几大水系的串通加速了南北方经济与文化的融合与交流促进了民族大团结以及中外的国际交流日。大运河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发展成为沟通亚洲海上“丝绸之路’和内陆“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纽带。
大学那些事儿|8 大运河泮水悠悠我们几个人慢吞吞地沿着运河水边走着,突然看到远处一个人,边走边从河水里捡拾着什么东西,然后放入手中的方便袋中。出于好奇,我们走上前去一看究竟,才知是河蚌。这时我们才发现,确实有很多河蚌在河边的水中,开着蚌壳在晒太阳。一旦听到有动静,马上收起蚌壳往深水区蠕动。只要眼疾手快,还是很容易抓到的。有河蚌的话,说明大运河当时的水质是不错的。
大学那些事儿|8 大运河泮水悠悠耳边仿佛听到毛阿敏的歌:
运河在我心中流淌,济宁我可爱的家乡。孔孟颜曾彰显民族之魂,李白杜甫写就旷世绝唱。梁山聚忠义,四湖意蕴长。泗水泉林美,峄山奇石壮。啊,运河之都,孔孟之乡。东方圣城,礼仪之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