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杉讲透《资治通鉴》华杉讲透【资治通鉴】华杉讲透资治通鉴

华杉版资治通鉴【106】坏人做好事,只是在为他做坏事创造条件

2018-05-17  本文已影响662人  华杉2009

5、

绛侯周勃回到他的封国,每次河东郡守、郡尉巡行抵达绛县,他都非常紧张,害怕是针对他,皇上派来诛杀他的,总是身披盔甲,让家人拿着兵器护卫,才出来见面。其后有人上书告周勃谋反,皇上下诏让廷尉调查。廷尉逮捕周勃,审讯,周勃恐惧,不能作答。狱吏稍稍侵辱他。周勃给狱吏行贿千金,狱吏于是在木简背后写上:“请公主给你作证。”公主是文帝的女儿,嫁给周勃的儿子周胜之。薄太后也认为周勃不可能有谋反的事。文帝朝见太后的时候,太后愤怒,拿起头巾摔向文帝说:“绛侯当初诛灭诸吕,身怀皇帝印绶,掌握北军,那时候不谋反,现在住在一个小小的绛县,他倒是要造反吗?!”文帝已经看过周勃的口供,抱歉说:“官吏们已经调查清楚,正要释放。”于是派使臣持节去赦免周勃,恢复他的爵位和封邑。周勃出狱,感慨说:“我曾经率领百万大军,今天才知道一个狱吏有多么的尊贵!”

6、

兴建顾成庙。(文帝的生祠)

五年(前175年)

1、

春,二月,地震。

2、

最初,秦朝用半两钱,(重十二铢,二十四铢为一两)高祖嫌太重,使用不便,就重新铸造荚钱,(薄如榆荚,重一株半,又称五分钱)于是物价飞涨,米价高达一石一万钱。夏,四月,又重新铸造四铢钱,废除偷铸钱有罪的法令,让民间可以自己铸钱。

贾谊上书劝阻,说:“法令让天下人可以公开雇人用铜、锡铸钱,并且说,敢以铅、铁混杂取巧的,处以黥刑。但是铸钱的实情,如果不掺假,就不能赢利。有些事,是招祸的;有些法令呢,就是鼓励奸巧的。如今让老百姓有了铸钱的大权,各自隐蔽铸钱,又要禁绝他们被暴利引诱而偷奸耍滑,就算每天都有人被处以黥刑,也不能禁止。近日以来,一个县因此而获罪处刑的就一百多人,另外,被官吏怀疑审讯而受到鞭笞,或者逃走没抓到的,更是不计其数。政府制定法律来引诱人民犯罪,让他们掉入陷阱,没有比这铸钱法更严重的了!况且如今人民用钱,各个郡县都不一样,有的用轻钱,一百枚还不够,还要再加上若干;有的用重钱,因需要找回超过的数目,对方往往又不接受。法定的货币标准不能建立,如果官吏们着急,要统一标准,则大为烦苛,能力也不能胜任;如果放任不管呢,则市场上各种钱都有,钱币大乱。既然两者都行不通,怎么样才可以呢?如今放弃农耕而从事采铜的人太多了,都放下农具,而去操持烧炭熔铸,质量低劣的钱币每天都在增加,而五谷粮食却没有增加。本来善良的人被引诱而去做坏事,本来谨慎的人陷入法网而遭受刑戮。刑戮是不详之事,怎么可以这么轻忽呢!国家知道这个祸患,官吏们一定会说:‘那就禁止民间铸钱吧!’但是,如果禁止的方法不对,伤害会更大。禁止民间铸钱,那钱就贵了;钱贵了,私铸的利益就更大,铤而走险的人更是蜂拥而起,就是处以斩首弃市之罪,也不能禁止。作奸犯科的人太多,而严法禁止也没有用,问题的源头在哪呢?在于铜矿!铜遍布天下,祸害太大,不如把铜矿全部收归国有!”

贾山也上书进谏说:“钱币本来是没有实际用处的东西,却可以换来富贵。而让谁富贵,本来是人主所操持的权柄,让老百姓可以自己致富,那等于是他与人主一起操持权柄了,这样是不可长久的。”

皇上不听。

当时,太中大夫邓通,正受皇上宠幸。皇上想要让他富有,就赐给他蜀郡严道的铜矿,让他铸钱。吴王刘濞有豫章铜矿,也招揽天下亡命之徒来铸钱,又在东海煮海水制盐,所以不必征收赋税而国家富足。于是,邓钱、吴钱遍布天下。

3、

当初,皇上把代分为两个封国,立皇子刘武为代王,刘参为太原王。这一年,将代王刘武改封为淮阳王。以太原王刘参为代王,把之前整个代国故地,都封给他。

六年(前174年)

1、

冬,十月,桃、李开花。

2、

淮南厉王刘长,自己擅自立法在国内施行,驱逐汉政府给他派遣的官吏,要求自己任命丞相和二千石以上官吏。文帝都顺从他的意思批准。淮南王又擅自杀害无罪的人,给人赐爵,高到关内侯,而关内侯是只有皇上能封的,诸侯王没有这个权力。好几次上书皇上,都言辞不逊。文帝难以亲自责备他,就让薄昭写信讽劝他,跟他讲周公诛管叔、蔡叔等历史教训,以及之前代王刘喜因边境军情逃回京师,被贬为侯爵,济北王刘兴居造反,兵败自杀的事,让他引以为戒。

刘长接到薄昭的信,非常不悦,命令大夫但、士伍开章等七十人,和棘蒲侯柴武的嫡长子柴奇,计划用四十俩战车在谷口发动突袭反叛,又派人到匈奴、闽越联络。事情被发觉,有司治罪,派使者召淮南王刘长。刘长到了长安,丞相张苍、典客冯敬行御史大夫事,与宗正、廷尉一起上奏说:“刘长之罪,应当斩首弃市。”皇上说:“赦免刘长死罪,废除王位,流放到蜀郡严道邛(qiong)邮。”将与淮南王同谋的人全部诛杀,用前后有帷盖的辎车载着刘长,令沿途各县,依次传送。

袁盎进谏说:“陛下历来骄纵淮南王,不给他设置太傅教导他,丞相辅佐他,以至于此。淮南王为人刚烈,如今遭到这样粗暴的待遇和挫折,我担心会遇到雾露而病死在路上,那陛下就会背上杀弟的恶名了,怎么办?”皇上说:“我就是让他吃点苦头而已,现在就放他回来。”

淮南王果然愤懑绝食而死。囚车传送到雍县,县令打开封条,才发现已经死亡。报告上来,皇上恸哭,非常悲痛,对袁盎说:“我没有听你的意见,以至于让淮南王死亡,如今奈何?”袁盎说:“只有斩了丞相、御史,向天下谢罪才行。”皇上下令,让丞相、御史逮捕审问一路上各县负责传送淮南王的人,没有打开囚车,供应饮食的官员,全部斩首弃市。以列侯之礼葬淮南王,置守冢人家三十户。

王夫之说:

袁盎请斩丞相、御史,什么居心?他是想以此向其他诸侯王显示自己对皇上的影响力,交上与诸侯王结交的投名状,以图非分之想吗?或者,他是嫉妒丞相和御史,要借机除掉他们,立威于朝廷吗?文帝虽然没有诛杀丞相、御史,但是也没有批评摒弃袁盎,还是继续信任他,于是袁盎肆无忌惮,之后他能够欺景帝而杀晁错,并且和吴、楚都有交易。从后面的事来看,他今天的言不由衷,别有用心,也十分明显了。袁盎是游侠出身,游侠之心不可测,一国之君而听任游侠,能不天下大乱的,那是很少了。

华杉说:

袁盎对皇上很有影响力,因为他说的好多话都对,都对皇上有益。不过,坏人做好事,只是在为他干坏事创造条件。

华杉版资治通鉴【106】坏人做好事,只是在为他做坏事创造条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