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学问須从实处做
《清史稿》说:"国藩事功本于学问。其治军行政,务求蹈实"。因为他学问精髓就是经世致用。这学风开自王船山,曾国藩借助事功将其发扬光大。
曾国藩的学问成于二字,一为恒,一为勤,每一个字都有落实而具体的功夫。曾国藩以中等材,就上等业,全在实处做,事上磨。左宗棠说: 中等才全在策厉。这话对曾国藩是知人之论,对绝大多数人是勉励。因为扰扰万众,大率中材。上智不多,下愚也少,唯中材有余。曾国藩可学性强,一是因为他才本中等,与你我同;二是因为他学问从平实处做,借鉴性强。
曾国藩一生读书治学,直到生命终结;这是一生之恒;他每天读书作字,无事不止,从未放松,这是一日之恒。曾国藩所以学有所得,学有所遵,因为他是一个给自己立法的人。他把恒字具体成可见可学可法的计划,揉到每日的生活里,所以,他的日子,过得具体而有规划,忙碌而不失从容。
他把恒字具体化,平实化,制成学习计划,做成日课,日日躬行,从不间断。且看他32岁时给自己定的12条课程规划—— 一曰主敬,二曰静坐,三曰早起,四曰读书不二,五曰读史,六曰谨言,七曰养气,八曰保身,九曰日知其所无,十曰月无忘其所能,十一曰作字,十二曰夜不出门。这12条日常功课中,具体化到早起,读史这样的细节,可见其平实可行。如果说日知无,月无忘,还有点不够落实,那么可以看看曾国藩给自己的日课和月课,就能明白,他的每一个规划,都会落到实处。《年谱》"其为日记,力求改过,多痛自刻责之言,每日必有记录,是为日课""每月中做诗古文若干篇,是为月课"。这些学习计划,我们每个人都会做,计划里的每件事,我们做起来都有余力,但是能坚持下去的却没有几个人,伟人所以伟大,就在这不起眼的小事上,做好,做久,直至做成。这才是恒,不单单是一种只供言说的高蹈精神,更是每一日的坚持不懈,每一事的毫不苟且。
把恒字精神具体到每日的落实功夫上,曾国藩在翰林院自订的读书课程,体现的淋漓尽致,实为后学楷模。《求阙斋课程》:
读熟读书十页 读熟书
看应看书十页 《易经》
习字一百 《诗经》
数息百入 《史记》
记过隙影(日记) 《明史》
记茶余偶谈一则 《屈子》
右每日课 《庄子》
逢三日写回信 《杜诗》
逢八日作诗古文一艺 《韩文》
右月课 应看书不具载
最能让人看清楚的恒心,不在高处,不在远方,就在日常课程里,在每天的躬行践履中。与其泛泛说恒心道恒心,不如平平实实地从每天的日课做起。
除了这个恒字,曾国藩把勤字也做实了。他把勤看的太透,因为他太了解人性,太了解自己。他说:百种弊病,皆从懒生。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解决办法很容易,一个"勤"足矣。《易》曰:劳谦君子,有终,吉。专门治懒癌骄病。但是毕竟太高大上了,做起来没有下手处。历代儒家修身治学,求务实讲习行,前有颜习斋,后推曾国藩,而曾国藩无疑更具有可学性。他说:实者,不说大话,不务虚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这话说的太接地气了,毛泽东特别喜欢,把它写在了自己的《讲堂录》里。但其实,话说的再好,终究不是具体可做的行动方案,而曾国藩正在此处有大过人处。他把所有的道理都规划成可行可履的具体行动方案,让理论彻底落到平地,落到实处。所以他给出的去病方法是——欲去惰字,总以不晏起为第一义。一句话,曾国藩认为,看你勤不勤,别扯没用的,起个早试试?
曾国藩一生学问,俱附恒勤。有恒无恒,看看你的《日记》能坚持多久;勤与不勤,自己试试冬天早起。而这些,曾国藩坚持了一辈子,落实了每一天,直到生命宁静的安息,这就叫伟大。
曾国藩说 : 天下凡物加倍磨治,皆能变换本质,别生精彩,况人之于学乎?宋儒说,学问之道在于变化气质。以中等才成上等功,曾国藩为后世垂范,而且工夫具体可鉴,皆从平处起,从实处做,从事上磨。人人可学可法,说起来简单,不过恒勤二字,做起来平实,无非日常小事。
这就是平凡人的伟大,伟大在平凡处。曾国藩用一生的时间,每一天身体力行,把自己这块璞玉雕琢成了美玉,把学以致用的精神打造成了以自我成就为例的活生生的典范,告诉后世,学问不是用来口说的,什么汉学宋学,心学理学,争来争去,实在无聊。你看我曾国藩: 谁好我学谁,学啥我用啥。我做学问来办大事,我做学问只求务实,从一篇日记开始,一日早起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