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大家谈

武松的觉醒之路

2017-10-19  本文已影响42人  梦蝶老师

在书中,武松作为一个英雄人物,出场较晚。但甫一出场,便接连十个章回(22~31)的浓墨重彩,全力塑造。从景阳冈空拳打死猛虎,狮子楼怒杀西门庆,十字坡智擒孙二娘,到快活林醉打蒋门神,飞云浦戴枷杀四凶,鸳鸯楼怒杀众奸人,蜈蚣岭夜杀淫道人,几乎每次出场,都是轰轰烈烈。他神勇好战,战胜名利色欲,在快意恩仇的江湖路上,一路前行,最终得以80岁寿终。

作者将武松形象塑造得性格鲜明、光彩照人,令人崇敬和热爱,特别突出了他的光明磊落、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和反抗恶势力。金圣叹赞颂武松是“天人”,是一百八人中的上上人,我仍更认同夏志清的评价:

……尽管武松内心始终燃烧着复仇的火焰,他却完全被描绘为一位令人敬重的朴素英雄主义人物,而不是一位具有内在复杂情感的人,我们之所以喜爱他,正因为我们在钦佩他时还染上了同情的色彩。

武松,是个有缺点的英雄,性格随境遇变化,他所走的是一条修行之路,更是一条不断觉醒之路。

武功超群的莽撞少年

武松一出场,就表现出他的火爆性格,被宋江误将炭火掀在身上,反应激烈:“那汉吃了一惊,惊出一身汗来。那汉气将起来,把宋江劈胸揪住,大喝道‘你是什么鸟人,敢来消遣我!’”

这与他避难他乡的事如出一辙:“小弟在清河因酒后醉了,与本处机密相争,一时间怒起,只一拳,打得那厮昏沉。小弟只道他死了……”又如在柴府“但吃醉了酒,性气刚,庄客有些顾管不到他,他便要下拳打他们。”

武松像个大块头的肌肉男,嗜酒,易怒,凭得全是一身超强武功和强盛体能。但梁山好汉多是此类,如何彰显他的超群,施耐庵先生可谓煞费苦心,颇多经营。

其一便是打虎。

老虎是民间崇拜之物,将龙虎并称,可见其地位。梁山英雄近半绰号,也都非龙即虎。那么,打死老虎的人,当然是超凡英雄。作者共安排了三人打虎,但唯有武松打得神勇豪迈,可称为英雄。

黑旋风李逵是千里回家接老娘,半路竟被老虎吃掉,勃然大怒后追至老虎洞,把刀从老虎屁股插进去,使其疼痛而死。这几乎不算打,而且杀法不雅。两头蛇解珍、双尾蝎解宝二兄弟,是巧设机关,药箭射虎后追赶,至老虎滚落而亡。

只有武松,是酒后赤手空拳与老虎对阵。作者为塑造武松英雄形象,有铺垫,有高潮,有回映。尤其是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已是经典,不再摘录。那是两个强者的对阵,老虎凶猛,武松勇猛,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打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充分展示了武松的力与勇,显形了武松的胆魄与气概,塑造了一个让人惊叹敬佩的英雄形象。

武松当然是响当当的打虎英雄。

维护制度的封建卫士

他打虎为民除害,可以说是侠士行为,但这并不是主动选择,而是因怕“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是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和怕“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的驱使。

打虎成名,武松受赏,县太爷有心抬举做都头,武松受宠若惊,毫不思索,连忙跪谢:“若蒙恩抬举,小人终身受赐。”他结束了寄人篱下、受人冷遇的生活,心里很是得意:“我本要回清河县去看望我哥哥,谁想倒来做了阳谷县都头。”反映了武松“封妻荫子,光宗燿祖”的封建正统思想。于是,武松“每日自去县里画卯,承应差使”,效劳统治阶级。即使去护送搜刮民脂民膏的赃银,武松也满口应承:“小人得恩抬举,安敢推帮?即蒙差遣,只得便去……”

暴躁脾气尽消,完完全全一副小职员嘴脸。他的知恩图报,其实就是忠心耿耿地为统治阶级效忠、效劳。

东京归来,得知武大已死,从潘金莲答话里理出调查线索,于是顺藤摸瓜,从何九叔那里取得物证,从郓哥口里问明奸情,得知武大确系恶霸西门庆和潘金莲所害。按他嫉恶如仇、暴躁易怒的性格,这杀兄之仇应该立刻就报。但他却一反常态,循规蹈矩依法办事。“把两个一直带到县厅”“诸位高邻在此,小人冤各有头,债各有主,只要各位做个证见。”他满以为人证物证俱在,自己又得县太爷赏识,到县里告状,一定可以伸冤雪恨。谁知县官及衙役们都接受了西门庆的贿赂,狼狈为奸,告状不准,反要他休听外人挑拔,“不可一时造次”,还斥责武松“不省得法度”,说什么“但凡人命之事,需要尸、伤、病、物、踪五件事全,方可推问得。”这明明是贪官污吏贪赃枉法,可是武松还认识不清。既然官府不问,他才想凭借自己的力量来为哥哥复仇,借此获取封建官府的同情和支持。

所以,他杀死了潘金莲和西门庆,居然提着两颗人头到衙门投案自首。这投案自首的行动,一方面反映了他敢作敢为,不愿连累他人的“侠士”性格,同时也表现出他遵循封建道德,尊重封建法律秩序,又甘当顺民的性格。最后,他被脊杖四十,刺配孟州,还认为“与哥哥报仇雪恨,犯罪正当其理,虽死而不怨,”对官府与豪强勾结却毫无抱怨之意。

十字坡遇险,武松要张青放了两个公人,并拒绝张青好意,“把两个公人做翻,……若是都头肯落草时,小人亲自送至二龙山宝珠寺,与鲁智深相聚入伙如何?”武松说:“最是兄长好心,顾盼小弟。只是一件:武松平生只要打天下硬汉,这两个公人,于我分上,只是小心,一路上服侍我来。我若害了他,天理也不容我。你若敬爱我,便与我救他两个来,不可害他。”

当武松对整个社会大环境之黑暗没有明确认识时,就会无怨无悔地做顺民。

义无反顾的反抗斗士

以二龙山落草为寇为分界线,刺配孟州后,武松对这个黑暗的社会有了一定的认识。

首先,对牢城营的认识。杀威棒、盆吊、土布袋,各种刑罚,是武松听来的。他亲眼目睹到五六月炎天,犯人日头里做工,也认为好过锁在大牢,求生不得,求死不得。

其次,张都监以免打一百杀威棒和款待施恩武松,他也就知恩图报。他看人不分阶级,遇事不讲是非,甚至与他们结拜成兄弟,完成了“被收买”。然后为施恩父子夺回快活林,重霸孟州道。对蒋门神与施恩父子间黑吃黑,强豪与酷吏之间的斗争,完全没有认识。

他的江湖气,常被几句夸赞冲昏头脑。蒋门神后台张团练不出面,张都监却出马请武松,奉承武松“大丈夫,男子汉,英雄无知,敢与人同死同生”,又要武松“做亲随贴己人”,又“彻里彻外做秋衣”。小恩小惠再一次蒙住武松双眼。他的官瘾和报恩思想再次发作,于是献忠心,结果中计被擒。

看清了张督监、张团练、蒋门神等封建反动势力的真实面目后,武松不再相信他们,挥起了报仇的屠刀。一下杀了四个赋男女后,又奔回孟州城里,张督监血溅鸳鸯楼后,他的思路也与以往截然不同,“若等开门,须吃拿了,不如连夜越城走”。武松就此亡命江湖,然后二龙山落草,一直到聚义梁山泊,成为一名反抗义士。

直至后来,他也是强烈反对招安的人,“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冷了弟兄们的心”。

看破红尘的佛门弟子

在征方腊结束后,武松看到梁山兄弟死伤惨重,他对征方腊的意义表示怀疑。当宋江找到武松时,武松已万念俱灰:“小弟今已残疾,不愿赴京广觐见,尽将身边金银赏赐都纳此六和寺,倍堂公用,已作清闲道人,十分好了。”这时的武松已是看破红尘,大彻大悟,终归佛门。

武松后得以80岁病逝,是梁山好汉中寿命最长的一位。

第二部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与教学设想】

武松是《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作者浓墨重彩,用10回来塑造这个英雄形象。他的一生跌宕起伏,从无业游民到打虎英雄,又从县衙小吏到阶下囚徒,最后逼上梁山,成为反抗义士,在各路英雄招安后,又遁入佛门。可以说他身上既有侠士风,亦有市民味儿;既有江湖气,亦有顺民心。这些矛盾处,才碰撞出一个血肉丰满的武松。作者在写作中,多处采用对比,用以突出武松与相类好汉的独特性。

可以让学生感受武松鲜明的人物形象,分析他的人生之路,探究背后的原因,进而深刻认识人物的命运。

【教学目标】

A1.概述武松故事,了解他的一生。

A2.标注武松在不同时间、地点的身份,说说他的变化。

B3试归纳出武松的性格特点。

C4出示并对比众名家对武松的评点。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内容

1.阅读相关十回,划出武松身份变化的思维导图。

2.从中选取一个你认为最生动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二、聚焦打虎,感受武松之勇、智、仁,并体会对比描写

1.比较武松打虎与书中另三组打虎有何不同,从心理、语言,尤其是动作上,感受武松的性格特点。(详见前文)

2.讨论武松打虎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三、讨论武松的性格

1.性格优点:如正直善良、行侠仗义、知恩图报、敢作敢当、重情重义、勇敢威武、机智沉着、快意恩仇等

2.性格缺陷:如暴躁易怒、嗜酒如命等。

四、比较从名家评价

金圣叹:一百八人中,定考武松上上。时迁、宋江是一流人,定考下下。……武松粗卤是豪杰不受羁靮。

王望如:武二为兄报仇,朝家自有王法,何至白昼提刀,呼邻作证,既杀潘金莲,旋杀西门庆,而自取罪戾若此?盖县尹久为西门庆穿鼻,受脏枉法,恬不知怪,武松料仇不得报,又不可不报,故奋然以杀虎之手杀人,虽性命有所不恤也。

夏志清:根据英雄信条,一位好汉如果感到自己或他的亲友蒙冤受屈,必须亲手伸张正义,而不依靠那拖沓多变的法律。武松就是这类好汉有代表性的例子。……尽管武松内心始终燃烧着复仇的火焰,他却完全被描绘为一位令人敬重的朴素英雄主义人物,而不是以为具有内在复杂情感的人,我们之所以喜爱他,正因为我们在钦佩他时还染上了同情的色彩。

四、深入认识武松

1.将武松的人生进程分为四个阶段,小组讨论如何划分,找到其先后变化的分水岭。

二龙山落草为寇前后,武松同样快意恩仇,但对官府与官吏的态度截然不同,对当权阶级,对这个社会,有个清醒认识。

2.再次深入分析武松的性格缺陷,如,鲁莽易怒、愚忠顺民,甚至难辩是非黑白,助纣为虐,成为黑暗势力的帮凶而不觉。

3.对其四个身份:莽撞少年、封建卫士、反抗斗士和佛家弟子,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五、联系现实

1.如果你就是武松,面对人生这几个阶段,会如何选择呢?

2.引入案例:

当一个学生在学校一直被欺负时,他采取了疯狂的报复行动,利用器械,将几个同学打伤,自己也进了监狱。像武松一样,为给兄长报仇,大开杀戒一样,都属于以暴治暴。

你赞同这种方式吗,为什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