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笔尖下留一树芳华
时光在笔尖下一经雕琢,便能卸下沉重的忧伤,留一树芳华。无论多么汹涌的不安和飘摇,流进指尖,均可化为涓涓细流。

这是5月26日,工作室组织《以专业读写,抵达成长的远方》主题研修活动时,和老师们分享的一句话。这句话来自《写作即疗愈》这本书。
是的,当时光在我们的笔尖下经过雕琢,当我们经过思考,把自己的经历、感受、想法,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的时候,尤其是当完成接龙,上传作业之后,似乎真的好像把一天的沉重和辛苦卸下来了一般。
文字是有力量的。写作能为我们提供一种强有力的方式,让我们消化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不管是什么事情,写作都能把它分解成碎片,使我们吸收对自己有营养和有益的部分,而把不利于我们成长的部分丢弃掉。这个过程就像人体的消化过程一样,可以让我们有能力吸收各种经验,并利用这些经验来帮助自己成长。
很多人其实都有写作的素材,但是却没有书面文字所带来的思维结构。有的时候,不管情况多么糟糕,不同的认知和思维方式,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摆脱当前的困境,并会让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待他们。写作,就是可以帮助我们选择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有利的角度,采取某项或某一系列的行动。它能让我们有能力,开辟一条从未走过的道路。
很感动,我们二十多位亲爱的伙伴们能一直坚持到现在!感谢大家!
在这坚持的二十多位老师中,有的家里老人生病,得跨越几个区照顾老人、照顾孩子,还要坚持工作,但是却一天都没有中断;有的老师孩子要参加高考、中考,他们在忙碌的同时依然坚持写;在这坚持的二十一天里,读到了大家那么真实真诚地表达;看到了我们小学教师的平凡和辛苦;感受到了老师们对学生的无私地关爱,对于教师职业的尊重;也体会到大家辛苦之余的诗意和浪漫,享受生活乐趣的智慧与从容,看到了那么多有趣的美好的灵魂……
记得,几年前,当我看到周围有前辈、有老师、有朋友出版了他们的专著时,也暗地里打算写一本自己的专著。可是从哪个角度开始写?理论层面不深入、实践层面不扎实,思维认知肤浅、文字运用能力笨拙粗陋……,从哪个角度看,我好像都不具备足以支持起二三十万字的内容,怎么办?算了,放弃吧!都四十多岁了,高级职称也评上了,再别折腾了,别让人笑话了……

但是后来的日子辛苦依然,忙碌依然,焦虑依然,拖延也依然,而那个写一本书的想法也总会在不经意之间冒出来,似乎在嘲笑着我……
2021年8月,拖无可拖,痛定思痛,咬牙切齿地并不完美地完成课题鉴定任务之后,反而好像获得了新生一般,打算开始将那个遥远的梦想拽过来,试一试。
有人说,能力=天赋*时间,就算天赋差一点,也完全可以通过多费时间来提高能力。
特蕾莎修女也说过这样一句话:“上帝不是要你成功,他只是要你尝试。”好吧,那就试一试!

于是,我连着参加了几个写作训练营,里面各行各业的人都有,很多人的写作能力已经很强,都开始写小说了。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有些惭愧、有些自卑,但是钱花了,好歹要坚持下去啊!一天天地坚持,一天天地练习,一天天地表达,对于写,似乎没那么排斥了。虽然怎样写得精彩,写得吸引人,还是没有明显地提高。
经过半年的时间,五花八门、乱七八糟地写,竟然也积累了将近三十万字。幸运地碰到了甘肃人民出版社的编辑李老师,交流之后发现,不知不觉间我已经距离目标很接近了。
说这么多,绝不是炫耀,这是我坚定地要将教育写作作为本学年名师工作室活动主题的原因之一。
“请来几位专家,上几节课、开展几场讲座……”这类活动组织的价值和意义让我开始不太满意。
《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中作者带领读者探寻一条“深入心灵,是一段艰难的旅程,也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教育写作,在我看来就是一段深入心灵,有些艰难的少有人走的路。
二十一天, 是偶然的相遇,
是无意间的遇见,
是内心一直的渴望,
是彼此的吸引,
是念念不忘的必有回想……
让我们一起走了这样一段艰难独特的旅程……
最后祝福大家,在教育写作中,不断成长,有梦想就有希望,有付出就有收获,有坚持必有奇迹。
愿时光在笔尖,一经雕琢,便能卸下沉重的忧伤,留一树芳华。无论多么汹涌的不安和飘摇,流进指尖,可化为涓涓细流。
用笔留住时光,用笔带走烦恼,用笔留下美好!任时光荏苒,任沧海桑田,让写作与时间和解,让思想与岁月共存。

【我们一起走21天读写挑战计划第️二十二篇1721字,累计2462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