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作为中国人之所以如此称谓,首先是地理上,中国是个地理定义,咱们住的这块地方以中国作为称呼全世界就这么一个,中国土地上生活的人就是中国人,中国人和其它地区的人有很多区别,身体上皮肤是黄的,黄皮肤的人的区域更大,中国只是其中之一,如果只用皮肤区分,可能辨识方面还是会混谣的,住在中国的黄皮肤的人中可能还有韩国人,日本人,越南人,现在经济全球化,人员流动一样,外表上分不出来了。
中国人的特质是什么,特质外表上已经趋同,但是精神中的东西中国人是独有的,而且带有强烈的特殊性,每个小孩在很小的时候,家里人都会教他唐诗,三字经,这些东西中国人信手拈来,而且一代代传承,过去教育没有这么普及,中国人口口相传,也是一代代传承,现在我们称其为中国文化,国学经典,这些东西才是中国人的原根,也只有这些我们才同别的地方人有所不同。
中国文化包括得很多,但是有一条主线就是儒家思想,中国人独有的,区别于其他民族,这才是中国人的自我,但是这个自我在目前的消费主义盛行的物质时代,大家都沉浸在其中,这个自我模糊了,胧朦了,现在这个时期可能是历史上作为中国人五千年历史上最大的迷失,我为什么下这么个定义,儒家思想这个名词可能知道的人不少,可是你再往深的追问一下,能有几人说出个一二,可能这个百分比比当下美国总统川普的民调还要低,这种比较有点灰幽默了。
这里就儒家我写几行,算是一种寻找,寻根,先将"儒"字的解释一下,儒在古时可作柔理解,它不是一种刚硬的状态,柔软,柔弱,柔润,它可辅助刚状态变得圆润,稳定,形成柔刚相宜的适度,用于社会中,刚就是一种结构中的一个个力的支撑,儒就是结构的适定性,那些关键的卯榫和螺口,他在整个结构中不是以物质的状态出现,但是它却至关重要,没有它们就没有结构,它是抽象存在着的更为有意义上的思想。古人是通天地之人为儒掌握天地之大道为儒,这里的儒抽象到道,抽象到天地之法,天地的真理,儒家就好理解了,一群掌握大道的志同道和的人,聚集成家成社成党,它是个社会组织,就有宗师,宗师就是孔子。
据史料,在孔子之前儒家这个提法没有,孔子时代才有这个提法,如果是孔子定名的也是在孔子已经学有所成之后,孔子讲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而立之年孔子忙于印正自己所学,入世实验检验,不惑四十的孔子思想已经成熟,这个阶段由他定名应该可以说得过去,或是是孔子去世后由孔门弟子仰而其名,总之就在这前后,儒家已经问世了。
孔子出生的年代,当时东西方都有圣人出现,从地图上从西往东古埃及最辉煌的时代已经过去,地中海那一片是古希腊文明,它们的圣人苏格拉底出现了,远东一神教的三教圣地,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出现了,摩西,耶稣,以及稍晚一点的默罕默德先知也出来布道教化了,印度的圣人释迦摩尼菩提树下悟道创立佛教,中国有孔孟,老庄,世界思想史上把这个时期的世界称为轴心时代,这个时代到现代人们还是个迷,特别是对于读书人,穷尽一生,学识还在那个时代的圣人的圈子内,都是圣人们说过的话,讲过的道理,让人汗颜,二千多年了无人超越。
《左传》叔孙豹有段对读书人的一段:"三立"的论述,形而上,立德,次之立功,下来立言,做到这些,永久不朽,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廊中,做到其中一项的都很难,炎黄,在教先民农事上做出贡献,尧舜禹立三代伦常教化,更以让贤品行高尚,这些都是立德,秦皇汉武,明宗宋祖,开创了一个王朝,他们以武功扬名,董仲舒,朱熹这些大儒在世时都是在哲学思想上形成一个时代的高度,这些人都被后世人称道,己经做到不朽了,可是要做到三不朽的,纵现历史,孔子当仁不让,己经是中国民族的共识了,坊间还有传闻,三不朽者还有一位就是明朝王阳明,当然他没有孔子的取得那么大的共识,梁启超先生曾经对其有个评价,评其阳明心学上下五百年无人能超,梁启超先生这样评价为什么我们可以接受,梁启超我们都知道近代史上的康梁维新,其实梁启超先生在学识上在当年的中国(胡适把那个时代称之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是个领军人物,就按梁先生的说法也有一千年的时空,也是了不起的。
孔子做的最为重要的就是办学堂,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开民智兴教育他是首创,古今从事教育者必敬孔子,老师的祖宗,而且还带出了七十二贤人,这七十二位贤人都是因教育成材成功,如果比较的话了,大学教授在学校里可以称一称自己,三千弟子我想肯定没有,可以这样估算,凡是听过他讲课,在讲台下听过他讲课的学生都算成他的弟子,到他退休六十五岁时统计一下应该离三千弟子相差甚远,贤人这部份,就和他带过的博士生比,一辈子都不能带出来七十二博士生,也是个问题,更何况现在教育成了一种社会大众的自觉行为,孔子那个时候,可没有这么种环境氛围,全凭自己教出来的三千弟子先后毕业进入社会,把牌子闯出去的,就像现在的清华了,大名在外,如今的清华还要考高分,学费也不会少,孔子收学生,只要你拿来你家晒好的干肉就行,现在的学校窗明几净,豪楼广厦,孔子当年和学生经常在露天地,梗旁地头,坐而论道,时代不同了,这点也不用纠结,后来的王阳明先生的龙岗书院里的弟子和孔圣人有个比较,阳明心学在后来的传播中也出了很牛的人,上面提到的梁启超,还有章大炎,孙中山,蒋介石等都自称承继阳明心学,特别是蒋介石,早年留学日本,他本人就是在武官学校学习,听说日本有个战神,叫东乡平八郎,腰间挂有一牌,从来不离身,腰牌上刻有一生伏首拜阳明,还光东乡平八郎崇拜王阳明,当年日本的王迷还真不少,年轻的蒋介石也开始迷上阳明学,很快当了王粉,这期间,改名用心学里的大中至正,取二字中正为名,他学到真谛了没有,我想应该还差一些了,所以后来败退台湾,现在去过台湾的人都知道台北故宫博物院不这处有个地方叫阳阳山,这里原来的名字叫草山,风水不错,蒋介石欲在这里建自己宫邸,那就不能叫草山了,落草为寇啊,这太不吉祥了,于是就给这里叫了阳明山,应该算是王铁粉了。
儒家有五经,通常不是说四书五经,古人云通一经者为儒生,儒家并不预设高门坎,只要想学,干肉入学,通一经可毕业,入世作为已经够用,普世价值体现有,而且还有质量,掌握了一经,总比后来的宗教扩张靠谱,只要你念个阿弥托佛,拜拜佛菩萨,这样就算有佛缘了,有点儿充数之嫌了,孔子说自已一生克己复礼,将前世特别是三代时期的礼重新创新解读,到了他和他的弟子成为经书,那也是二千多年的时间沉淀,再到现在,五千余年的思想,能到今天我们还在学习,那里面可是千古的宝慧,那才是说不尽的浩天工程,应该用逆天,网络上那么多历害了我的国,实质没谈到,这才是真正的历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