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一幕

2019-03-25  本文已影响0人  漠绿930

下午去超市买东西,人很少,我拿了东西到收银台,前面只有一个人正在结账,收银员见我过来,大概怕耽误我时间,就没好气儿地催促前面那位:好了没有啊?!然后我听到一个怯怯的有点木纳的声音说:好了好了,找到了,你的码在哪儿,我扫一下。这下收银员更不耐烦了,语气里充满鄙夷:不用扫我,我扫你。这个人继续用原来的语气说:哦,好的。

我本来一直在看手机,现在倒是有点好奇地抬头看前面的人,这是个农民工模样的中年人,虽然没有穿工作服,虽然身上的衣服挺干净,但那种风吹日晒的痕迹一看便知。我好奇收银员用这样的语气跟他说话,他的语气怎么能完全没有变化。也许是被生活压得逆来顺受习惯了吧,也许是深知出门在外不能惹事。

那人结完走后,旁边的另一位收银员阴阳怪气充满嫌弃地问:他买的什么啊?这边拖长语调答:老面包。这一问一答让人极不舒服,我结了帐赶紧出来,心想平时这家超市的服务虽谈不上多好,但从没见过她们这样对待顾客。我知道这些女孩子们眼光亮得很,顾客的衣着、外貌、拿的手机等都决定着她们的说话态度。

可是据我所了解,来这样的中型超市应聘收银员的人大多是来自农村或者郊区的孩子,一般是中专及以下学历,经过简单培训就可以上岗,月薪三千多到四千多不等,两班倒。总之,在北京这样的城市,在四环以内,这已经是底层人的生活。可是,面对农民工这个群体她们又何必五十步笑百步呢?

我想起一个著名的情感作家写过一篇文章,主要意思就是上等社会人捧人,下等社会人踩人。现在看真是这么回事,或许底层社会的人们整体活得憋屈压抑,大多又没有很好的文化修养来调节自我,平时受气了无处发泄,于是逮着软柿子就捏,人与人之间就形成了这样的恶性循环。

这样说并非阶层歧视,我自己也是从小生长在农村,虽然我也不喜欢乡亲们之间的家长里短,众多陋习以及各种可笑的观念,但我爱我的家乡,爱那里一望无际的麦田和村南宽阔的大河。我对村里人的看法整体比较宽容,他们的性格和观念是由环境决定,只要勤勤恳恳、自力更生,只要不故意损害别人,我觉得都应该给予基本的尊重。我从来不去拿他们跟城里人比较,城市里的许多人也有自个儿的俗气与市井,我觉得不论是出身哪里,一个高贵的灵魂里首先有一颗成熟的心,理解人各有命,懂得生活不易、众生皆苦,面对弱小充满体谅与包容。

我觉得主要问题还是在于见识吧,没有见识的人要么陷于自卑要么流于自大。多读书,积极社会交往,经常出去走走。

未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