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30

2020-10-30  本文已影响0人  海之灵_70ed

阅读《学校心理学~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理论与实践》第一部分基础理论及技术阐释,第一章 学校心理学概述

读书笔记

学校心理学的产生

      学校心理学是20世纪学校教育改革运动中出现的一门新学科,是现代心理学教育学,临床医学认知神经科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学校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学校心理学的概念

学校心理学主要研究学生的人格,身心发展以及认知学习适应等,同时也根据学校教育工作的内容和要求,对教师家长进行适当的心理援助和咨询。

学校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构成

一、关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心理学基础理论。

二、关于学校教育的基础理论,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与咨询的基础理论。

三、学校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和指导方向,包含学生成长发展,学校教育援助支持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三个方面的内容。

学校心理学的源起

中国社会问题:一应试教育。二、父母离异对孩子的影响。三、网络媒体问题。

学校心理学理论中心在美国。

我国学校心理学的发展现状

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

特点:一、党和政府对学校心理辅导高度重视。二、全国各地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校心理辅导活动。三、学校心理辅导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得以广泛开展。四、加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五、出版了一批学校心理辅导专著和教材。

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专业人员。2、缺乏信息与技术。3、流于形式。4、地区间存在差异。

学校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一、以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合作研究,将为学校心理学提供新的观念和方法。

二对学校心理咨询人员和辅导教师的专业化,资格化的要求更严格。

三、定期实践与绩效更加重视质量,防止形式主义。

四、更多学校为学生提供心理学辅导课程。五、重视家庭、社区和学校合作的心理辅导。

学校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二、面接法。三、问卷法。四、作品法。五、案例讨论法。

学校心理学家的角色与地位

      既不是教师,又不是管理者,而是服务者。中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林崇德认为,学校心理学家有以下几个角色:心理卫生的保健者、德育工作的辅助者、学生学习的辅导者、职业选择的指导者。

本书界定的学校心理学家的职业素养

一、研究提升教师心理资本的方法与技术的能力。二、构建校园和谐生态文化的技术与能力。三、研究班级建设理论与方法的能力。四、提升课堂动力,提高学习效率的能力。五、编撰更通用、更科学的心理健康教材,提升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化水平的能力。六、探索学校心理学新的研究思路领域的能力。

学校心理学家的就业前景

    现有的学校心理学专业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学校的需要,探索与促进学校心理学的发展是任重而道远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