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20 需求挖掘与分析入门
今日赋闲在家,学习了需求分析那一章的视频。
稍微总结一下,在挖掘完需求后,我们需要做需求分析来筛选有用的需求。需求分析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分析,由用户—场景—问题—方案展开。还有一件我突然想到的事,在今后做需求分析的时候,作为技术出身,我得提醒自己忘记曾是开发人员的身份,不要考虑实现难度,要多点多维的发散思维。还有如果老板给你一个任务,你得判断是需求还是解决方案,如果是解决方案我们可以逆推他的需求,来设想更多方案
之后,我们可以给需求做排序。排序有许多种分法,总的来说,基础性需求 > 期望型需求 > 兴奋性需求,而且首要的需求是重要且紧急的。从多维度分析:
1.看用户量与发生频率,优先做频率高且用户量大的,这样可以提升产品的稳定性,提升用户的基础体验。
2.看开发难度与效果,优先做不费劲的见效快的需求。
3.看产品价值
4.看对目标群体的熟悉程度
需求的排序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中也有相关的介绍,这里就不誊抄了。
需求分析还可以在数据分析中实现,通过分析数据来发现需求,必须了解有用的数据。在商业数据模型中:
收入= 用户总量(流量)* 付费率 *(转化率)* arpu
arpu = 平均客单价 * 单位日期内平均付费
在产品数据模型中,我们需要观察的产品指标:
PV:page view,即页面浏览量
UV:unique visitor,即独立访客,访问网站的一台电脑客户端为一个访客。00:00-24:00内相同的客户端只被计算一次。
跳出率(bounce rate):指用户到达你的网站上并在你的网站上仅浏览了一个页面就离开的访问次数与所有访问次数的百分比。这里的访问次数其实就是指PV。
退出率:对某一个特定的页面而言,从这个页面离开网站的访问数占所有浏览到这个页面的访问数的百分比。
duration:平均访问时长,指在一定统计时间内,浏览网站的一个页面或整个网站时用户所逗留的总时间与该页面或整个网站的访问次数的比。
转化率:指在一个统计周期内,完成转化行为的次数占推广信息总点击次数的比率。
重复购买率:指消费者对该品牌产品或者服务的重复购买次数。
产品渗透率:产品渗透率又称产品普及率,是指在某一区域中,消费过某类产品的人数占该区域内目标总体人数的百分比。
需要知道的用户指标如下:
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即每用户平均收入。在一定时间内,ARPU=总收入/用户数,一般是计算长期的ARPU比较有意义,如平均每月每用户收入。
用户流失率:是指那些曾经使用过产品或服务,由于对产品失去兴趣等种种原因,不再使用产品或服务的用户。用户流失率=总流失用户数/总用户数,流失用户数依产品而定,并且有各自的不同标准。
日(月)活跃用户:DAU,Daily Active User,指某个自然日内启动过应用的用户,该日内的多次启动只记一个活跃用户。
用户保有率(留存率):用户保有率指在单位时间内符合有效用户条件的用户数在实际产生用户量的比率,也叫用户留存。
次日(第三日,月,周...)留存率:(当天新增的用户中,在第2天还登录的用户数)/第一天新增总用户数
我认为数据分析的能力很大程度决定了产品和运营工作的能力和深度。今天在阅读以及学习的过程中,我还看到一句话,是一名阿里的运营说的:“当你感到不舒服的时候就是成长的时候”,其实我想了一下,当你感到不舒服的时候可能真的是不舒服也不一定。勇于转变也是好事情。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