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花的爱情——电视剧《我的父亲母亲》心理分析
自从开通简书以来,注意力由微信转到这里,感觉这里才是我更加喜欢的地方。窗外,数九寒天;屋内,暖意融融。我品着女儿从英国带回的咖啡,浓郁的香气让我有了一种看电视的欲望。于是,上网搜索,看些什么好呢?
《我的父亲母亲》?好,就看它!
两天的时间沉静在陈小艺和辛柏青主演的翠花的爱情故事里,我被故事情节深深的吸引着,泪眼涟涟的伴随着翠花跌宕起伏的命运,伴随着翠花爱的追寻而感叹嘘唏。而最终故事的结局却又令我深感意外。也许,意外的是对于爱的不同解读吧。什么是爱?每个人的解读不尽相同,每个人的内心体验也大不一样。有的人认为,爱就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有的人认为,爱是家庭的和和美美;有的人认为爱是夫妻相伴一生;甚至有的人认为爱是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
电视剧《我的父亲母亲》告诉我们的爱,却是以家庭的解体为代价。
翠花的爱情——电视剧《我的父亲母亲》心理分析 故事以儿子的视角向我们解读了父亲陈志和母亲翠花的情感纠葛,道出了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爱情观……一、爱的追求
故事把我们拉回到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中国农村,村支书的女儿翠花热情泼辣、勤劳能干、个性极强,是村里铁姑娘队长。她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并且还是村里首屈一指的好姑娘。在家里,她有6个哥哥。她是父母的小女儿,父母宠爱有加。生活在顺境中的翠花觉得,只要自己喜欢的人就要勇敢追求。也许,下乡知识青年陈志那儒雅的气质是她身上缺乏的,虽然没有文化,但是她却喜欢有文化的人。陈志的一举一动都令她动心,她爱上了他。为此,翠花解除了与邻村唐哥的婚约,根本不管对方的内心如何痛苦。对她而言,追求自己的爱当然是更加重要的事情。
为了得到陈志的爱情,她精心绣了一双鞋垫作为定情礼物,主动出击,以非常单纯朴实的语言向陈志表达爱情,认定陈志就是自己的爱人。不管陈志是否同意,她认定的事情就要实现,她勇敢的追寻自己的爱情。
从城市下乡的知识青年陈志由于自己家庭历史遗留问题一直没有返城的机会,他或许觉得自己没有寻求爱的权利,或许内心不喜欢翠花。所以,当翠花向他表达爱情时,他的表情有一种尴尬,但更多的还是感动。
为了促成女儿的愿望,翠花的父亲以巧妙的方式以工农兵大学招生为诱饵,使陈志上大学的愿望及女儿婚姻的愿望得以实现。是一种交换也好,是一种爱情观也罢,翠花不在意这些,而是满腔热情的来到陈家,极尽儿媳孝道。
陈志在大学期间有了触动心灵的爱人,但是,被“良心”绑架下的陈志,没有去寻求真正的爱,而是以感恩的方式娶了自己并不喜欢的翠花。
翠花如愿以偿的嫁给了陈志,心中的欢愉之情让她拥抱着陈志说:“你终于是我的男人了。”
什么是我的?在翠花的内心,我的就是一切,无论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
二、被爱忽视婚后,翠花相夫教子,努力经营着这个家,一切以丈夫和孩子为中心,却独独忽视了自己。陈志年轻有为,事业平步青云,夫妻俩本应生活在幸福中。但是翠花对陈志的爱,因为没有感情的滋养,也因为缺乏安全感,令她感到孤独。而陈志与女同学的关系,更加重了翠花的敏感。于是她去控制丈夫。
而在丈夫的感情世界中,婚姻本来就缺乏感情基础,更不愿被妻子紧紧控制。夫妻关系猜疑争吵不断升级,甚至在大庭广众之下翠花也不懂得给丈夫留面子,大闹办公大楼,使陈志颜面扫地。陈志在无奈中发自心底的呐喊:“你能不能给我留一点生存空间啊。”而翠花却困惑不解:“我什么都告诉你了,你为什么不能像我一样啊。”
陈志有着自己的心理边界,他不希望翠花介入。而翠花不懂,她认为丈夫应该像自己那样才对。
这就是家庭模式及文化教育的差异。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的感受到不同背景下的家庭导致婚姻的无奈。这种无奈,是传统中国根深蒂固的宗族及群体意识所致。
在长达两千年历史的中国社会,始终是以农耕为主。在广褒无垠的土地上,村庄家家户户院落相连,这家的饭香味可以飘到隔壁邻家的院落;那家的鸡飞狗跳可以越过这家的墙头。所以,世世代代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老百姓们淳朴的心似乎也是彼此渗透,彼此相连。在这里,大家没有什么秘密,更不懂得心理边界。
而陈志的父母是教师,从小的教育在他的思想中渗透着相互间的彼此尊重。虽然翠花的婆婆一再告诫翠花,希望她学习文化,学会与人之间的交往。但是,翠花却不明白这个道理,依然以自己的方式勤恳持家,把爱献给了这个家庭,不懂得如何经营婚姻。
为了保住自己的婚姻,翠花让儿子监视丈夫,甚至她的母亲也加入了婚姻保卫战的行列,以愚昧的方式监控自己的女婿,导致婚姻彻底失败。陈志无力抗争家庭带给他的痛苦,辞职离开了即将提拔为副市长的领导岗位,选择了逃离——逃离了工作,逃离了家庭。现代临床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一个成年人的关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他童年关系模式的再现。翠花母亲的极端行为反映了翠花心理边界不清的缘由。翠花的母亲,深入到女儿的家庭,本来的目的是希望女儿好,但是行为上却伤害了女婿陈志。翠花一方面依赖陈志,另一方面通过控制陈志的行为,为自己寻求安全的空间。在她那里,没有学会尊重自己和别人的个人空间。所以,她与母亲潜意识中共谋逼走了陈志。
陈志离家出走后,翠花依然不明白其中的问题出在哪里。她与儿子的关系仿佛还处于共生期。自从与丈夫分居后,她把儿子安插到丈夫身边,希望儿子成为她的眼线。儿子最初受翠花的影响,非常痛恨自己的父亲陈志。但是在与父亲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他看到了自己心目中完全不一样的父亲。父亲亲和儒雅,知书达理。于是,儿子逐渐喜欢上了父亲,向父亲认同,完成了与母亲心理分离的过程。
所以,当翠花见到儿子询问:“你爸身边有没有女人”时,儿子会反感母亲的所作所为,维护父亲是一个正直的人的形象。看到儿子的反应,翠花依然不懂得心理边界的内涵,责备儿子是一个叛徒。
没有爱的女人,只有自己坚强。内心的强大让她从卖菜做起,一步步艰辛的努力,陪伴她的不是自己的丈夫,而是曾经订过婚的那个唐哥。两人携手经过艰难困苦,最终开起了饺子馆。事业成功了,而劳累的翠花,却突然病倒。在医院,没有文化的唐哥,面对陈志却说出了非常富有人情味的话语:“女人嫁了男人就更应该受到男人的体贴,这样她才越来越温柔,越来越有女人味。你家的女人就像一颗野草,没人疼,没人爱,没人夸,没人赞。没有男人疼的女人哪里来的女人味啊!”听到唐哥的话语,满腹学问的陈志内心五味杂陈。与死神失之交臂后的翠花,终于明白丈夫爱的不是自己。当儿子劝说母亲与父亲离婚时,翠花失声痛哭:“你妈爱也爱过了,恨也恨过了,你妈对你爸的爱从来就没有消失过。你妈爱的就是你爸一个人啊。要是现在就分手了,那你妈不是白爱了?”思虑许久,翠花找到陈志含泪说出:“我们离婚吧”,那份委屈,那份失望,那份对爱情追求的失败令人心酸。失去了自己深爱的男人,她依然能够大度的与自己的丈夫举办离婚典礼。因为她明白:为了她爱的人,她放弃了自己的爱,将真正的爱情埋藏在心底,给了丈夫寻求爱的空间。
是啊,翠花终于给了陈志一个生存空间。
翠花和陈志都是我们眼中的好人,但是却由于成长背景及文化差异的不同,以至于都是好人的一对夫妻却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婚姻。
三、回归初爱
命运似乎与人开了一个玩笑,翠花的爱情在寻觅了一圈之后又回归初始,最终嫁给了自己曾经订过婚的唐哥,虽然这个男人非常疼爱翠花,但是翠花那凄婉的爱情故事,最终追寻到的爱却是她曾经并不爱的人给予的。
生活也许就是这样残酷与无奈。同这个男人生活,翠花说,她感到踏实,有说不完的话。因为这个男人爱着翠花,不会忽视翠花。彼此生活环境及文化相似,让彼此相伴后半生。
故事以一个家庭的解体为结局,仿佛是在告诉我们这就是爱的追寻。也许对于丈夫陈志来说,家庭的解体是一种解脱,他有了追寻爱的空间;翠花似乎也寻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也感悟到了其实爱就在身边。但是翠花内心的伤痛能够弥补吗?
我想,在翠花心中,她依然有一个信念:只要我爱的人幸福,我会为了他的爱,而放弃自己的爱。
她依然没有清晰自己的心理边界。
或许,这就是她生命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