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篇演讲之MCD法

2019-02-02  本文已影响42人  卿澜2019

今天我们学习一种MCD法。M是Message,信息;C是Content,内容;D是Delivery

1. Message(信息)

演讲的核心目的是要告诉观众一个信息,这个信息往往是一个哲理,一个感悟或者一个价值观,比如“追求梦想从来不晚”、“爱他,就表扬他”、“承诺是必需的”......在准备演讲之前,你首先要确定这个信息。接下来的所有内容和表达技巧都是为了让观众更有效地接受这个信息而服务。越是演讲高手,传递信息的方式就越生动,而信息,反而越简单。记住,信息在演讲中要至少讲三遍。

2. Content(内容)

世界冠军们的演讲都是讲故事,整体结构基本都是总、分、总,开头吸引观众注意力和兴趣,主干展开,层层递进,结尾总结并升华。我非常喜欢2001年世界冠军Darren LaCroix题目为“Ouch(痛)”的演讲,他要传递的信息是:不断前进。他在演讲中列举自己在前进中不断跌倒,然后因为疼痛不断放弃的故事,结果一事无成。后来他想到,很多伟人曾经比他摔得还要痛。但没有像他一样随便放弃,而是爬起来,继续向前,最终获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最后他领悟到,痛是我们成长的必需,每次摔倒并爬起来的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前进。

3. Delivery(呈现)

信息有了,内容有了,我们该如何把它们诠释好?这就需要肢体语言和语音语调

世界冠军们往往会设计流畅的肢体动作和抑扬顿挫的语音语调,这就是“演讲”中的“演”。2003年的世界冠军Jim Key的信息是“追求梦想从来不晚”,他为这个信息设计的肢体语言是对应“It’s never too late to follow your dream”的手语,信息和手语在演讲过程中重复了好几遍,在演讲的结尾处他没有说话,而是使用手语。全场观众都跟着Jim Key的手语节奏,大声说出了这个信息,精妙至极。

而Darren Lacroix每一次说到“Ouch”时的语调都可以让观众节身感受到他的疼痛。他设计了一个跌倒动作,在演讲的开头部分整个人跌倒在地,观众不明白为什么,在完成主干部分的演讲后,他在结尾处再次跌倒,然后慢慢爬起,告诉大家,从跌倒爬起,我们已经向前迈了一步。

这就是MCD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