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再见,西藏你好
距离上一次写游记感想已经有一年多了,每一次写完好像总不那么满意,最后也就那么存下来了。但是时隔许久回头再来看的时候,还觉得蛮有意思的,比单纯的看照片有意思多了,文字好像更能留给人感同身受的感觉,也似乎是把过去的你再次重现在今天的你的面前,让自己感受自己的变化吧。
对于这次西藏之行来说,还是没有信心能写好,毕竟一个5天的皮毛旅游,只能是走马观花,何况西藏这个地方,有很多太特别的地方,除了自然景观的“高远美”,更有历史、文化、宗教和虔诚、追寻等等元素结合在一起,当然还有对我们这样对仓央嘉措小情书和他故事有点小痴迷们的爱好等等吧。

人文的东西实在是知之甚少,还是先说说自然景观吧,剩下的我只好尽力而为了,毕竟功课没做够,还是不乱说的好。

高,自然是海拔高,拉萨3600米的海拔,都已经让不少人望而却步,更何况西藏很多地方海拔都比这高。就说我这一路上的事情吧,刚到拉萨,我还好,高原反应不是很严重,轻微不舒服,老樊同志就不行了,还没到宾馆就喊着走不动了,关节疼,到了宾馆就开始凶猛发低烧,嚷嚷着自己快不行了,最后只好求助热心的客栈老板娘,老板娘看了看说正常范围,问题不大,给了些药和红糖水让使劲喝,一个大男人头一次抱着红糖水喝得津津有味,因为喝了一杯就感觉好多了,帮他跑前跑后、跑上跑下,害得我也有点难受,因为我爬了个三楼,这果然是个不适宜运动的地方,什么都要慢慢来,生活慢、节奏慢,就好像那近在眼前的云朵,都飘得那么慢。





第一天还在嘲笑樊同学的我,第二天到了海拔5020米的米拉山口上就不行了,那个恶心啊,那个头晕啊,一下车直奔厕所,荒山野岭的当然只有旱厕,本来就很难受了,再加上这味,简直是酸爽,老樊因为吃了客栈老板娘给的药,居然没啥事,好吧,这个景点我是啥也没看到,光顾着难受了,只盼着赶紧下山啊,有那么好几刻,我都在想,我这是花钱买罪受来了吧。没有莫大的勇气,真是不敢轻易来。







远(稍微谐音一下就是原,可以说是高原美了)——距离远,这是必然的。西藏面积约为中国国土面积的八分之一,无论到哪,都是一场艰苦的行程。这点和新疆有点像,但是新疆毕竟海拔低的多,而且大多数景点路况都还不错。西藏的路,修得艰难,走得也同样艰难,要去寻找美景,盘山路、砂石路,那都是必然的。我们到西藏第二天的行程是去林芝,看介绍说距离也就400公里多点,可是,我能说我第一天的行程都是在旅游小巴上度过的嘛,师傅稍微开快点,要减速的语音提示就来了,而且一进入山区,只有一条不怎么宽的路,驾车技术如果不够好,在这里会车都是个大问题,毕竟一边是高山峭壁,一边就是十几米深的雅鲁藏布江。不过俗话不是说的好嘛,无限风光在险峻,好的风景都是藏在人们不容易达到的地方。






我们第一天休息的地方就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旁边的一个民宿,从住的地方直接能看到海拔7782米的南伽巴瓦峰,而且非常幸运的是,因为天气非常好,我们在当天下午看到了从云雾中透出面纱的峰顶,据说一年也就40多天能看到,在我们来之前的一个月都在下雨,都没看上这个景,话不多说,直接上图感受下





在林芝还有一个特别推荐要去的地方,就是新措,好像是刚开始开发的,里面的景色还比较原始,人为的痕迹也比较少。当然,30公里几乎一直在颠簸的山路也是必须要首先克服的。
继续上图,给大家养养眼















林芝的三天之行顺利结束,总得来说还是很好的,沿途风景都很美,就像开车师傅说的,西藏的风景在路上,有时候景区开发出来的还不如路上的好,就比如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很多地方确实壮观、漂亮,但是景区开发的几个点就很令人失望了。还有一点小小的遗憾是,听说4、5月林芝的桃花开的时候很漂亮,可惜风景不等人,每一趟旅行总会有些遗憾吧。好在有个有经验的师傅,带着去看了不少景区看不到的风景,还是挺不错的。
在林芝三天,基本上都以自然风光为主,要说对西藏民族、信仰方面的感受,还是在拉萨,一是因为有布达拉宫,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布达拉宫最初为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1645年(清顺治二年)清朝属国和硕特汗国时期护法王固始汗和格鲁派摄政者重建布达拉宫之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冬宫居所,以及重大宗教和政治仪式举办地,也是供奉历世达赖喇嘛灵塔之地;二是寺庙众多,市区就有大昭寺、小昭寺、色拉寺等,另外像哲蚌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也是旅游观光者必去之一。
布达拉宫坐北朝南,对面就是药王山,风水极好,主色以红白为主,建在半山之上,群山环抱、云雾缭绕,真的只能是用宏伟壮观这个词来形容了吧,发图来感受下










至于大殿之内,因为不能拍照,我也只能大概说说我自己浅薄的感受好了,上千年的建筑,保留到今天,依然能看出那时候匠人们超凡的技艺,而且因为佛教在藏家人心目中无与伦比的地方,佛像、佛经在这里非常的多,西藏的灵塔里大多是高僧的肉身,安放着历代达赖喇嘛遗体的灵塔。 从五世到十三世达赖喇嘛,除了被革除教职的六世外,其余八位都建造了的灵塔,这些灵塔、佛像全部是由纯黄金打造,而且布宫中不止这些用黄金、门上、寝具、屋顶许多地方都用黄金装饰,据说应该用了上千吨黄金。但是,我想这座宫殿最吸引人的地方,还是在于它的厚重感,是一个有信仰的民族千百年用信念和意志积淀起来的,它让人朝拜它,也让人得到心灵的安宁和归属。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且不多说,待各位自行去感受。
顺便说一下,旺季去布达拉宫真是一票难求,网上订票根本订不上,原本200元的们票到了旅行社都是翻番,而且说是布宫一日游,旅行社先带您来个半天购个物。到最后我才发现万能的淘宝上居然也有卖票的,比旅游社代买便宜100多,当然,最好是有认识的人,按原价买最好,而且不用跟团,时间宽裕。
有宗教必然要说到信仰。有信仰的人们是怎样的一种状态,这些信仰如何体现出来,在拉萨体现得很明显了,在大街小巷,您能看到几乎所有的藏族同胞都手持转经筒和佛珠,口中念念有词。转金筒有个来历,说是信仰佛教的藏民一生要朗诵经文上万万遍,但是过去有很多藏民没有文化,不认识字,不会朗诵经文,就把经文刻在转金筒里,转一圈代表诵经一遍。




还有人们常会说到的磕长头,在大昭寺的周围,我确实看到了这样的场景,小到8、9的小孩、大到5、60的老人,双手合十行礼,膝盖跪下全身贴到地面,站起来走三步继续同样的动作,围着寺庙政策走路一圈估计也得个把小时,如果是磕长头,可想而知。听当地导游说,现在磕长头的人少了,因为各种原因,从外省磕长头来西藏的不让入藏了,从西藏其他地方来拉萨的也不让进拉萨市区,市区磕长头的路线就是大昭寺一个、布达拉宫一个,还有沿着大昭寺和布达拉宫一整圈。26号这天,不知道是因为天气好,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围着大昭寺磕长头的特别多,一边是三步一跪一匍匐的虔诚的信仰者,另一边是各种凹造型拍照片而全然不顾这些信仰者而堵在他们途径路上的人,这样对比鲜明的画面,有些刺眼。




西藏太大,而我的时间太少,写下这些也只是简单的记录。走在路上,终究会有别样感悟,旅游,就好像重新认识一个人,以前只知道它的名字,走过一趟,它的性格、脾气也能大概知道一些,从此在心里也就多了一份鲜活的记忆吧。













明天就要结束旅行回家了,这篇流水账是在晚上休息时赶出来的,粗糙得很,将就先看看吧。这一路,先是看了一本书,之后看了几天景,再写一篇流水账,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