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倾听着的教育5
倾听与教师的思维品质
当一位教师拥有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也有了持续不断的动力与韧劲之后,是否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就成为影响他能够走多远、飞多高的关键因素了。
凭什么判断一个人思维品质的高低好坏?表现为六个“度”:思维的清晰度、提炼度、合理度、精细度、开阔度、创新度。
以“思维的清晰度”为例。它与教师表达的清晰有关:一个教师在上课、说课、评课的时候,在讲述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的时候,在宣讲自身的教学主张、教学经验、教学个性与创造的时候,能否做到清晰地表达,不仅自己说得清楚,也让别人听明白?
如果要让教师心中的学生清晰起来,可以采用“三度清晰”的方式:
“一度清晰”体现在“教学设计”中,即备课之中,要通过各种方式听出学生走入本堂课之前“已有什么”、“还缺什么”、“困难障碍是什么”、“差异是什么”。
“二度清晰”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课堂教学中学生那里生成的各种资源进行捕捉、提炼、利用和再生成,这个过程就是倾听的过程。在相当程度上,教师对来自于学生的精彩资源、另类资源、错误资源和差异资源的捕捉力、提炼力、利用力和生成力,就是教师的倾听力和教育力。
“三度清晰”渗透在“教学反思”中,对照课前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基于本堂课中对学生的倾听,教师需要清晰阐明:哪些对学情的倾听与表达是意料之中的,哪些则是意料之外的?
再以“思维的提炼度”为例。我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提炼度的标准之一,在于他能否用不超过三句话,甚至一句话,把自己多年来教育教学上的核心经验、核心主张、核心风格清晰、简明地讲出来。
又以“思维的精细度”为例。它昭示教师对课堂中的“声音细节”的敏感与关注。
以“思维的开阔度”为例。它意指一个人不拘泥于自身固有的一种思考视角和思维方法,而是善于打开视野,了解并运用多元的视角和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和表达自身。
一个拥有思维开阔度的人,既有对自我声音的清醒,也具有对他者声音的敏感,他善于吸纳多元声音,并与自我原有的声音在头脑中进行交汇融通,经提炼后生成属于自己的观点和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