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理血剂+中药(4)

2017-04-17  本文已影响0人  学以自量

1、活血祛瘀

桃核承气汤

桃核承气硝黄,少佐桂枝温通妙,

下焦蓄血痛能疗,泻热破瘀微利效。

草:炙甘草。芒硝:冲服。

温经汤

温经汤用萸桂芎,归芍丹皮姜夏冬,

参草益脾养血,调经重在暖胞宫。

①温清消补、温而不燥、刚柔并济
②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③阿胶:养阴清热、滋阴润燥

生化汤

生化汤是产后方,芎桃草炮姜,

恶露不行血虚寒,温经活血最见长。

归:全当归。酒:黄酒。
当中还含有:童便,益阴化瘀,引败血下行。

血府逐瘀汤

牛膝桔梗血府汤,桃红四物四逆散,

活血化瘀行气方,引血下行此方良。

活血行气、升降并用、祛瘀养血

复元活血汤  (病位在胁下)

复元活血酒军胡,桃红归甲蒌甘辅,

疏肝通络血瘀除,跌打损伤功效著。

补阳还五汤

补阳还五芪归芎,桃红赤芍及地龙,

半身不遂易中风,补气活血经络通。

失笑散  (瘀血停滞)

失笑蒲黄五灵脂,活血散结痛立止。

桂枝茯苓丸

金匮桂枝茯苓丸,桃仁芍药及牡丹,

等分为末蜜成丸,缓消癥块胎可安

①活血化瘀、缓消癥块 ②通因通用

2、止血剂

十灰散

十灰散用十般灰,柏茅茜荷丹榈煨,

二蓟栀黄各炒黑,上部出血势能摧。

清热泻火、凉血止血、活血化瘀。

小蓟饮子

小蓟饮子藕蒲黄,木通滑石生地藏,

归草山栀竹叶淡,血淋热淋服之康。

槐花散

槐花侧柏枳壳,等分为末米饮调,

清肠止血疏风妙,血热肠风脏毒疗。

荆芥:疏风止血

黄土汤

黄土汤中芩地黄,术附阿胶甘草尝,

脾不统血温脾阳,养血止血崩漏康。

(寒热并用、标本兼顾、刚柔相济、甘苦合用)

接下来是中药(4)

十三、理血剂+中药(4)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