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院想法杂文随笔精选录

“你到底死不死,我就请了七天假”:有些艰难,不可想象!

2018-05-23  本文已影响1217人  老春


图片来自网络

文/老春

1.

武汉一个在外打工的儿子跟单位请了七天假,回家看望病危的父亲。两三天过去了,父亲还没有死。儿子问父亲:“你到底死不死?我就请了七天假,是把做丧事的时间都算进来的。”

老人随即自杀。儿子赶在一周内办完丧事,回城继续打工。

这件事一经曝出,就引来了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声讨。大家都在声讨这个男人的不孝,都在感念父母的不易。可我们忘记了,我们都不是当事人,如果换做是我们自己,也不见得就比他高明多少。作为一个儿子,他能不知道父母养育自己的恩情永难回报么?他不希望给老人尽孝吗?他不知道这么做会得到村人的鄙视和指责而使得自己是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吗?他知道!这一切他都知道!但又为什么要那么做呢?

如果他是个三观正的人,我倒宁愿相信,他只是被生活压迫的无力反抗。对于生活,他并没有主动选择的权力。在他心里,更重要的是一家老小的吃穿用度!那可来不得半点含糊,那远比面子更重要,他要想尽办法让他们活下去。而在城里,他一无亲二无故,除了自己努力工作别无他法,工作就是他的保命工具,所以无论如何他都不能够丢掉工作!

在那样一个陌生的地方,他不得不屈服于企业里的各种规章制度,不得不拼命工作以换取一家人的日常生活。他知道,超过请假期限是要被罚款,甚至是要被开除的。他不敢冒那样的风险!能找到一份工作养家就很不易了,他怎么敢失去它,继而失去一家人的饭碗?

可是,谁会体谅他的难处?太多的人在责骂,太多的声音在怒斥,却鲜少有声音在探讨如何给他们更好的保障,以让他们能够保住自己的尊严,保住一家老小的饭碗。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就是生活,可对他们来说,那是生存!他们更想有尊严地活着,可是每个月的工资都用作生活的开支也都还捉襟见肘,哪里来的积蓄?他们不敢生病,不敢请假,不敢送孩子去更好的学校,不敢接老人进城生活,因为没钱!这就必然会导致他们的思想极端,行动偏执,并阻断他们改变命运的可能。纵使将来他们能够通过努力留在城里,也一样会生活在社会的最底端,而他们的孩子也很难翻过横亘在眼前的那座大山!

图片来自网络

2.

这让我想起了那个在台风中想要靠自己的身体顶住车子不被狂风刮倒的人。他不知道自己根本就顶不过狂风的力量和车子的重量么?

他当然知道!只不过那一刻他觉得车子就是他的身家性命!他知道失去车子就等同于失去了整个家庭的收入来源,就等同于断炊!所以他根本就不会想到自己的命有多重要!艰难的生活已经限制了他的思维,让他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思考。

对于一无所有的人来说,那份仅有的财产,高过他的生命。外人无法理解他的举动,觉得他那是在自寻死路。可有谁知道,在他眼里,只要能够保证车子不被风吹倒,就还有希望和办法。

在我们看来,这样的生活态度不可理解,因为生命高过一切!但在他们眼里,那份仅有的财产就是一切!拥有的东西越少,就越会觉得珍惜。奋不顾身的去保全自己仅有的财产,也就成为他们唯一的选择。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活得太过艰难。即便是我们自己,也都觉得活得并不如意。好在我们多少还有一份工资保障,他们呢?不去工作就没有饭吃,不努力赚钱全家人都得挨饿。所谓的社保,在他们当初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里大都被忽略掉。这意味着,一旦生病他们要自己想办法;将来老去,他们也只能无奈地结束自己。

所以,在这样的事情上,我们应该多一些体谅,少一些谴责。我们应该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该如何健全他们的保障?该如何采取措施,让他们更有尊严的活着?尤其是农村留守的那些老人,该如何提高他们晚年生存的质量,让他们活得更有尊严?面对9亿农民,我们是不是该采取另外一种更为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哪怕是让他们自己缴付一定的费用,也让他们也能够在退休之后享受和工人一样的养老保险待遇?

我一向认为,对于这样的事件简简单单的谴责毫无意义,而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保证这样的问题不再发生,才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毕竟,我们有很多人的父母还在农村,我们还没有条件把他们接进城里,而城乡之间的沟壑并没有填平。医疗,社会保障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仍旧在束缚着这些人迈向城市的脚步,使得他们不得不留在农村忍受孤独。

所以,少谴责,多反思,多想一些能够帮到他们的有效办法,多为国家提一些更有用的建议,保证他们更有尊严的活着,才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问题。唯愿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唯愿每一个老人都不再轻生,唯愿每一个孩子都不再痛悔,唯愿每一个家庭都能够活得轻松。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