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务

公司法务如何与外聘律师打交道?| 法务成长大家谈(01)

2019-03-17  本文已影响29人  f494c21bceaa

【背景】

小法务刚入职,遇上一劳动纠纷,外部律师出具了一个处理方案,小法务觉得与公司实际情况不符,但上级坚持用律师方案。按方案,小法务与员工谈判未达预期。为扭转被动局面,小法务斗胆决定调整思路,拟向员工发送一份程序性的《通知》,发送前,小法务再次电话征询律师对《通知》意见。律师回复:“谈判失败是你们谈判策略和技巧的问题,你作为法务,本该将此案件进行常规化处理。现在贵公司还有很多大的案子等着我去处理,你们自己该发通知就发通知吧!”(语气较为激烈)

【问题】

如果你是这名萌新小法务,

(1)在与律师联系前,你心里在想什么?

(2)如你认为律师给出的法律意见并不能满足公司的需求,应该怎么办?

(3)面对电话中语气激烈的律师,应该如何应对?

回复01——@同学A

这三个问题其实是两个问题:1、劳动争议如何处理;2、被人怼了心里不爽怎么办。

个人观点:

1、明确公司目的和要求,提前拜访当地仲裁委沟通你自己方案的可行性和案件的走向,再来判断律师方案的合理性和专业性;

2、了解律师进入公司的背景,深厚复杂的,老实认怂,请求公司对接人协助沟通;背景一般的,可从专业性和责任心(小案子也是案子,你一个服务单位凭啥挑案子)角度作评判意见。修炼自身,到你有选择权或者能影响公司决定的时候再考虑换律所还是继续合作。

所有的正式交流建议邮箱沟通,避免背锅。

回复02——@同学B

1、 劳动争议双方的诉求不同点是否不可趋向一致?换言之,双方的底线是否在不断的交锋中得到一步步的确认?

2、 正式方案均邮件沟通,注意措词语气。

3、 邮件中让对方做选择题,不要做发散题,所以,你要给好几个方案,并且分析其优劣,从这个角度说,你应当详述为什么要调整思路,以及这种新思路与其它方案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4、小案子也是案子,优先级可以向后靠,但不等于完全不管,这个可以力争,毕竟,你们是和律所签的服务协议,一个律师不够用,那就要求来两个。

回复03——@同学C

三个月的法务萌新分享以下心得:

1、与律师沟通,需要注意两点:明确自己的目的,坚定不动摇。

2、列出不足之处,与律师进一步商讨。

3、律师不配合,考虑报告领导换律师。

4、如律师不方便换(关系户),列明风险和个人建议报告领导,注意保存证据避免背锅。

5、法务工作中,最重要是冷静,开口前考虑清楚,律师情绪激动,可以安静听他说完,总结他的问题关键点,再逐条列明沟通,最忌跟着律师的情绪走,容易偏移重点。

6、工作中,要时刻记得保持自己的立场,不要代入感太强,领导可以斗气,法律人不可以。

回复04——@同学D

1、沟通前,我考虑的是律师给我的建议是否与我的思路及操作方案相符,我需要的是对我意见的确认,如非本人存在根本性错误,可以以律师角度对本人方案查漏补缺,但决定权在我,要符合企业实际并有可操作性。

2、律师意见不能满足公司需求怎么办?如果是个案,参见(1),经过协调沟通后如该律师一定时期内的建议及服务仍不能满足企业要求,可以要求顾问单位更换律师,如仍不能满足需要,则在下一年度中寻找新的合作单位重新建立合作,但需要对以往该顾问单位或者律师操作的案件进行妥善处理或做好交接工作。

3、语气激烈,要看是自己原因还是对方原因,通常人不会认为是自己原因,一点鸡毛蒜皮的事都问律师,个人觉得律师发火也是正常,实在卡不准问题尺度又必须获取律师意见的,礼貌询问对方何时方便,或者以邮件形式客观阐述问题,并告知对方方便时回复(有时效性问题可以给出问题需要解决的最后节点);正常情况下,语气激烈是其常态的律师,其人文及专业素养值得怀疑,了解律师或者顾问单位背景后,不背锅的情况下能换就换。

回复05——@同学E

1、我心里想的是:希望律师能够对我的方案提出更专业的建议。因为,对于法务新人来说,由于经验和实务知识方面的缺失,在很多方面都需要有经验的前辈进行指导,所以,在联系律师的时候,是很希望律师对自己进行更专业的指导的。

2、当律师给出的法律意见不能满足公司的需求时,法务新人应该与公司领导进行沟通,将律师的法律意见与自己的方案进行对比,找出最符合公司利益的措施。因为法务和律师提供法律意见的出发点有所不同,法务需要更多考虑的是公司的风险控制,是对公司成本问题、名誉问题的维护;而律师更多是从律师自身的时间成本、名声维持角度为公司提供法律意见。

3、面对电话中语气比较激烈的律师,让律师把话说完就行了。因为在这个纠纷解决上已经产生了分歧,加之事已至此,律师也并没有反对该法务新人的做法,所以接下来就按照流程进行下去即可。

回复06——@同学F

以下属于我个人的处理方式和想法,仅供参考。

1、在与律师联系前,心里肯定是很气愤,也很头疼,一般外聘律师对于老板态度都很好,但是对于法务来说,态度就说不上好了,我遇到的2位外聘律师都是态度不好的,一位是不常联系的,但是每次打电话说完问题都先批你一次,然后再回答问题,另一位常联系的律师,说话听起来比较急比较不耐,我已经练就金刚不练之身,因为我每次打电话前都告诉自己,挨说又怎样,学到了才是真的,学到了就是你自己的知识储备了,所以现在已经习惯了,左右不过是让他说一顿;

2、对于没有经验的法务来说,外聘律师,尤其是已经做了很多年的律师,他的实践经验是比你要丰富的,你认为的处理方式可能并不一定正确,如果你认为律师的处理有问题,建议把你认为的律师没有考虑到的实际情况说清楚,然后请教律师怎么处理,一般来说老板或者不是法务的人员在联系律师时往往是说不清对案件有影响的点的,如果你认为律师提出的建议不可行,可以向律师提出,这个方法不可行,比如说谈判这个事,应该找这个员工的上级和人力了解这个人的性格和对这件事的态度,初步判断是否能谈判,以及对于这样的员工应如何进行谈判,我一般不知道怎么说的时候就会直接打电话给律师请教,钱都花了,为什么不请教呢,最后如果和律师意见不一致或者说并不能满足公司的需求,你首先能做的是和律师沟通,说明客观情况,如律师不修改,我一般会按照律师说的做,但会先向领导汇报律师的处理意见,请领导决定后执行。

3、面对电话中语气激烈的律师,先听着,态度好一点,有句话说的好,伸手不打笑脸人,你态度好,他最后也会觉得不好意思的,如果觉得电话沟通不好,建议发邮件给律师然后请律师回复邮件。

回复07——@同学G

公司法务与顾问律师之间的沟通问题,始终存在,并非可以简单解决。而具体的解决方案还是需要根据法务与顾问的具体情况,结合时间和环境等因素,具体确定。

我本人之前的公司所聘请的法律顾问,已持续代理公司的法律事务达十年之久,对公司业务非常熟悉,所以其对业务合同和诉讼都能够把握得很好。在此背景之下,公司内部法务与法律顾问之间的沟通也会很顺畅和高效。

1、在与律师联系前,你心里在想什么?

法务与律师联系,并非单纯的把问题抛给律师,而应是分析、论证和求证的过程。否则,法务便很难与顾问律师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更不利于法务自身的成长。因此,在与律师联系之前,法务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针对拟提问的问题,已查阅事实材料,弄清楚来龙去脉,不可一问三不知,或者很多不确定。

(2)针对该问题,自己有初步的分析和判断,风险可能在哪里?

(3)针对可能的风险,查阅相关的法条,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基于该三点,律师便可以对问题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也知道法务的观点,便可以比较高效地提出不足或更正。

2、如你认为律师给出的法律意见并不能满足公司的需求,应该怎么办?

如果顾问律师对于公司业务和公司管理架构不熟悉,则律师意见有误差的概率会比较高,这就需要法务有自己的初步判断,即使是上网查询或咨询法务或律师前辈,最好是形成一个论证分析,然后再请示部门主管,并再次和顾问律师核实。

3、面对电话中语气激烈的律师,应该如何应对?

成熟律师都是业务满满,不仅是多个公司的顾问律师,更是有很多个人承办的诉讼仲裁案件,甚至是上市公司的独董,每一个小时都会接到很多方向的咨询电话,也可能在开庭。即使是周末,都可能是在整理案件和项目材料。如果你所接听的电话,语气激烈,首先可能是自己的表述不清楚或观点混乱,也可能是时机不恰当。所以,不要因为顾问律师没有好的态度而气馁或郁闷,该沟通的问题还是要沟通,换一个时间点,再次尝试。很可能只是一点小误会。

作为公司内部法务,能够与优秀的顾问律师合作,是非常幸运的。不要想着偷懒,总是抛问题,还是要自己去解决事情、提方案,因为顾问律师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位师傅,答疑解惑,难得的学习机会。法务初期,我们有权利犯错和提问,试错成本极低;但是等你已经有3年甚至5年资历,你还能理直气壮地到处傻傻问问题吗?

仅是基于本人的经历和感受与大家做分享。

回复08——@同学H

我的看法,与外部律师沟通,需要注意的是:

一、对外部律师的定位,说白了,他们是服务者,拿钱办事,所以你沟通这边不必过于谦卑,但也不能傲慢,大方得体就可;

二、与外部律师沟通,切忌先入为主,即使你或者公司已经对案件有了相关见解,也不需要告诉律师,你把案情和你们想要取得的结果简单明了告诉律师,让律师出方案就可,并尽可能向律师提供相关证据材料;

三、如果经过公司评议,对律师提出的方案不满意,那你也不能直白的和律师说这个方案不行,公司不满意,应该针对这个方案提出你们的顾虑,以及你们的假设,询问律师是否可行(这就是一个沟通技巧的问题,换你自己,别人直白的说你的方案不行,你觉得你好受不?);

四、沟通中遇到一方语气激烈,那可以先暂停沟通,情绪不当的情况下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可委婉抱歉,说自己这边再跟公司领导沟通确认,整理好疑虑之处再联系律师,劳烦他抽时间再解决就好了。

回复09——@同学I

1、你作为公司的法务,律师作为公司的外聘律师,你们两个的地位是平等的,并没有低人一等。公司给律师那么高额的顾问费用或者代理费用,并不是让他们对公司法务指指点点的,而是让他们为公司做事的。作为律师你不想接你可以不接,既然接了,你就要尽律师分内职责。所以和律师沟通,就要把你们放在平等的地位,就事论事。

2、律师的意见不能满足公司的要求,可能因为同一个问题你们站的立场不太一样。这个时候你要给领导汇报并沟通,你们双方的意见操作起来可能会出现的结果,让领导去做主。毕竟有些事情可能真的还有你所不知的另外一面。

3、语气激烈,要分析是对什么语气激烈。对这个案件还是对你的某些行为。对事的,我们抛开不谈。对人的,你要反思是否你真的做错了还是律师的思维偏激。如果是你错了,你可以从中学到知识。如果你觉得律师太偏激,汇报给领导,主要事情还需领导定夺。

回复10——@同学J

(1)估计律师的回复是…(2)委婉告知修改或不采用的原因(3)面对电话中语气激烈的律师,我会默默告诉自己,不要生气,忍住,冷静,思考人生…

回复11——@同学K

首先,劳动争议,员工层面上应该由人事部门占主导,法务配合,人事与法务讨论过后,再由人事与员工面谈,法务可以出面。

对于外部律师,第一,尽量邮件并抄送领导(领导的领导,如有),实在需要电话沟通,先说sorry先说打扰抱歉。第二,在律师已经充分了解案件情况的基础上,向其咨询你们的方案在法律上的可行性,是否有法条支持及哪些法条支持。

最后,前述的前提跟本群发问的前提一样,先自己做过功课、做过功课、做过功课!

回复12——@同学L

1、律师联系前,法务最该先要告诉外部律师希望达到何种目的,具体要做什么,要做的事情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操作问题、日后诉讼风险有哪些。

2、 这里提及无话语权的小法务,且这项工作也是需要人力最终配合完成。所以工作内容安排和沟通本该由其上级及人力介入,可以采用邮件跟踪方式将另两方列为抄送人。一来事情经过及进展可让上级及人力都清楚,二来法务再提出建议也会被对方重视。最重要的是出现了超越法务权限的问题,其上报主管解决要比他直面好。这不是逃避,是转化主体。其实这里法务需要做更多。法务需要向上级指出律师方案的问题且有理有据,提出更合理化建议更好。

3、一般而言这些肯定属于外部律师服务范围,是其职责范围。口头明确态度后,告知其以邮件方式答复,看其态度。如不同意答复,法务可以主动跟一封抄送邮件说明沟通情况,并将最初要咨询解决的问题一并附上。

回复13——@同学M

我之前也有过企业法务的工作经历,对于法务和律师之间的协调问题,个人认为:

1、法务岗位很重要,所以不要用“小法务”这个词,小岗位一样会有大成就。尤其是对于业绩比较好的企业或者上市公司来讲,法务总监的重要性不亚于财务总监和人事总监。某些企业的法务个人水平已经超越执业律师,法务部的水平也会超越一般的律师事务所,这是不争的事实。

2、既然很重要,那如何发挥出来这个重要性就尤为关键,除了在企业本身磨炼内功外,法务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保持与外聘律师的良好沟通。沟通的方式很多种,如:

(1)尽量保持法言法语,法务岗位一般都是有司法职业资格的,或至少是法学专业毕业的,专业人士之间都会互相尊重的;

(2)法务的立足点是企业本身,或者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企业老总的角度。很多时候,一个问题如果法务不同意,则企业无法实施,即使律师是持赞同意见。所以,成功的法务大可与外聘律师就专业问题进行充分的沟通,不要胆小,只要你的观点是正确的。

(3)建立健全外聘律师管理办法,充分引入竞争。千万不要迷信大所和老律师,很多大所徒有其表,坊间笑谈,有的老律师只是年龄老而已,老律师≠大律师,特别是很多不负责任的律师意见都是由其助理完成的,律师可能根本不管。所以,选择外聘律师时请一定擦亮双眼。

(4)法务要着重夯实内功,不要想着自己就是小法务没有话语权。任何权利都是争取来的,律师是,法务也是,任何职业都是。所以,基本的法律职业资格、注册会计师、独董....等等,确保保持学习的持续性,并同时关注司法实践,多去以律师的身份要求自己。

回复14——@同学N

1、沟通方式,多采用电子邮件方式

现在沟通方便了,大家都不写电子邮件了, 其实电子邮件在工作沟通中是很好的工具。既可以CC给直接领导和其他部门,又可以全程留痕。如果把缺乏可操作性、不符合该纠纷中的客观实际的意见,CC给直接领导和其他部门,外部律师肯定不敢这么嚣张,会认真考虑自己方案是否可行。

2、法务应该关心已经发生的事实和希望达到的目的

法务只要告诉外部律师已经发生了什么事、希望达到何种目的,就可以了。具体要做什么,要做的事情中涉及法律问题、操作问题、日后诉讼风险有哪些等等,这些并不需要法务告诉律师,这些都是外部律师服务范围和要考虑的问题。

回复15——@同学O

一、如果是我,在接到自己没有经验、没有思路、缺乏专业知识支撑的劳动纠纷时,思路如下:

1)先尽可能全面的了解事实情况,以及公司的人事制度,检索相关法律法规;

2)就以上事实情况向律师反馈,询问专业的处理办法,进行简单的电话沟通;

3)对律师的意见进行归纳,自己有一个大概的思路后和领导沟通,询问公司的意见和想法;

4)综合两方的意见和自己的思路,出具初步的处理方案,列明事实情况、人事规定、律师意见、领导意见、自己的建议;

5)递交律师请对方在此基础上给出成熟的解决方案。

二、如果律师给出的法律意见并不能满足公司的需求,分析原因可能是:

1)自己没有说明清楚事实部分/公司人事制度(可能不合法、不合规)/领导的要求等------解决:就缺失部分重新说明;

2)律师没有认真全面的消化-------解决:就可能疏漏的情况重点重申;

3)公司不想按照法律规定去解决这个纠纷-------解决:作为法律工作者,律师只能在法律底线内提供方案,不可能突破法律,此时可以咨询律师告知突破法律可能的风险后果是什么;

4)律师专业能力有限-----解决:咨询其他法律朋友、律师等,后续可考虑更换律师。

三、律师语气激烈,如何应对:

1)自己保持冷静理智,要明白“有话好好说”的重要性,秉持尊重理解的态度;

2)当下可以挂断电话,通过邮件、微信等书面沟通,这种情况下大家都不容易冲动,有时间去冷静思考;

3)律师作为服务者,法务要做的是“管理”外部律师,明白自己的定位,不卑不亢;

4)结合本案,自己反思,是否是因为自己谈判策略和技巧的问题导致不利后果,如确实有这种情况,则应该自我检讨,虚心请教(个人认为人际交往时重要的是真诚,不是虚假的放低姿态求人,大家都不傻);

5)律师脾气确实暴躁,很难沟通时,可以有技巧的将领导拉入沟通中,当领导的面一起电话,或微信拉群(律师脑子清楚的,此时都应当会收敛脾气)。

四、个人感受

刚入职场,人轻言微,经验和专业能力都有限,难免会有很多做的不对不好,被批评/不被重视的情况发生时摆正心态,化悲愤为动力,多学多听多问。

另外就是很多时候公司处理问题会突破法律,作为法务,应该有自己的底线,遇到一些特别严重的违规行为,要学会借外部律师的嘴巴去给老板念念经,保护好自己。

最后很多时候我们坚守法律底线,据理力争,更能得到领导和业务的尊重。

回复16——@同学P

1、联系律师前,我会先认真考虑这样做从程序上及证据链上是否有帮助。

2、律师给的意见不能满足公司需求,在律师版本后附个人法律意见书呈报上级。

3、外聘律师已经这态度了,是我就不会继续纠缠,记录后提交考核该律师。或者冷处理后告诉他这也是公司法律事务,希望他继续提供服务。(我觉得一般律师眼中看不起小法务,尤其是资历浅的,但实际上外聘律师对公司的了解没有天天坐办公室的法务那么熟于心,而且很多事情并不是法律上的硬规定,所以有经验的人事经理有时候会比法务处理起来更有经验心得,可请教或一起上。)

回复17——@同学Q

1、在打电话前,我心里的想法主要有三点:第一,如何描述我们公司的具体情况,好让顾问律师能理解;第二,如何客观明确表达我这份通知的意义;第三,我需要如何注意措辞。

2、如果不同意顾问律师的意见,我会将我的观点和顾问律师的观点都反馈给主管法律事务的领导或者我的上级领导,由他来做决定。主管领导也许不懂得法律知识,但是他们了解公司情况并且有处理纠纷的经验。主管领导做出决定后,无论你是否同意,都听领导的。不然你自己做主的话,出了问题都要你背锅。听领导的,至少有人和你一起背锅。我觉得,年轻法务最重要的就是两点:一,学习经验;二,保护自己。

3、面对顾问律师的言辞,我会说好的,谢谢您,我再去请示一下领导的意见。然后尽快结束这个对话。

回复18——@同学R

同上所言,

1、联系前,先把理论扎实的研究透,找到充分的法律依据,再与外部律师沟通;

2、外部律师意见不足,自己上。法务可以按照第一条自己找几条路并自我论证,与人事多角度沟通,找解决方案。劳动争议根本是情绪未稳定、形成对立、沟通不足所致,了解劳动者诉求再根据方案的顺序分别试探性沟通,最后把劳动者容易接受的方案提给公司领导。

3、律师语气激烈怎么办?看自己性格,如果是脾气好的,低调情绪下应对;如果耿直的,直接弄回去;关键委屈了自己能挺过去,否则有理有据还给他。法务部常态是公司的弱势部门,遇到同行还忍,是可忍孰不可忍!

回复19——@同学S

1、联系律师之前,肯定是没啥想法的,否则方案就不会被律师改那么多了;

2、沟通居然跟人力部门,必要的话,需要召开专题会议,如果公司领导确定了按照律师的意见,那么按照律师的意见办理,毕竟官大一级压死人,不能想当然的去处理;

3、律师语气激烈怎么办?直接怼回去呗。

回复20-@同学T

法务给出策略,然后交给律师,不管咋样,那肯定被改。

我觉得公司一开始定下处理基调很重要。我们是首先自己分析自己有无能力处理,确定自己处理的,就自己说了算,外部律师协助。如果确定交给外部律师处理,就主动让贤,让律师来,我们协助。谁主导谁负责。

上述案例中,法务如果对自己的专业能力有信心,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说服领导支持自己的想法,对律师么,就结结实实的顶回去。

回复21-@同学U

1、在与律师联系前,你心里在想什么?

了解案件全面情况,事前查询好相关案例和法律依据,并将相关有用的事实、证据、法律整理好。

2、如你认为律师给出的法律意见并不能满足公司的需求,应该怎么办?

(1)向律师分享自己的想法,请教律师是否可行;

(2)向上级分享自己的想法,比对律师法律意见的不足,按法律规则下明显有利公司利益的方式处理。

3、面对电话中语气激烈的律师,应该如何应对?

可以表示遗憾,也可以表示现在有事要忙,结束通话。另找时间再谈。

回复22-@同学V

在回答问题前,先明确以下答案以法务可直接与决策总boss能取得沟通为前提:

1、在与律师联系前,你心里在想什么?

就题主的问题而答:

(1)既然律师做出修改,即代表律师和法务持有不同意见;

(2)如果需要与律师沟通,建议只明确律师的思路和理由,细致了解律师的方案(律师的意见也只是意见,执行权在公司);

2、如你认为律师给出的法律意见并不能满足公司的需求,应该怎么办?

(1)在深入分析双方的方案后制定最终方案;

(2)向行政总监、决策总boss汇报方案由来,并介绍最终方案、利弊及所涉风险;

(3)沟通中促进公司工作人员理解法务工作是以公司利益为优先。

3、面对电话中语气激烈的律师,应该如何应对?

(1)法务的工作不是为了说服律师,最终维护好公司利益,实现自己的工作价值的同时善待自己;

(2)遇到语气激烈的律师,我们改变不了别人,自己放平心态即可;

(3)让公司认识到自己的优秀是对这类律师的最好反讽。

感谢:

@晴天,@维生素A,@banny,@奶香Baby,@麻方亮律师,@lee,@喜乐,@Mathilja,@Ludy,@汹涌澎湃,@劉銘遠,@天涯风满楼,@佳佳,@东走西顾,@老张,@lc慧,@王媛媛律师,@瓶邪道,@林章涛,@周律师,@花开木棉,@Miranda

法务阶梯, 一个有温度的法律人成长平台。加入我们,一起成长。

【公众号】-法务阶梯

微信群-先加微信liuq-richard!主群+分群(招聘、法考、知识产权、劳动、医疗、涉外……)

对了,下面的文末有微信群二维码。

法务阶梯推荐的法务基础书目3.0​mp.weixin.qq.com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