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爱越完美,孩子越绝望
最近电视剧《小欢喜》热播,里面反映出大量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尤其是父母与子女的亲子教育问题,可以说触目惊心,却又让很多人感同身受。
剧中张力最大的部分,也是最扣人心弦的情节,就是英子跳海的一幕。
为什么一个别人眼中那么好的母亲,一个自认为付出一切的母亲,却把自己和孩子的关系,爱成了如此伤痛的模样?
从表面上看,从生存的角度来说,母亲所做的一切可谓是完美而无懈可击:孩子衣食住行不用操心,全程陪读,为她规划最好的升学之路,高营养补品也毫不吝啬……
可是为什么面对母亲这么完美而无懈可击的呵护,乔英子却在海边大喊“我不是非要去南大,我就是想要离开你!”,为什么面对父母的挽留和泪水,乔英子却仍是以死相对呢?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有的人说父母控制欲太强,孩子被逼没有办法;有的人说孩子太不懂事,早晚“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有人说“各有各的问题”……
可以说,说大家说的都有道理,可是又似乎只站在了某一方角度去看家庭冲突,并不会让另一方认同。在心理咨询中,这样的看问题,就是大忌!
瑞士著名心理分析家荣格,有一个理论:阴影原型,也叫治愈者原型。讲的是每个人内心都有自我治愈、自我救助的能力。这种理论用在咨询中就是咨询师越有能力,来访者就越是无力、越是无法恢复健康。
WHY?一般人肯定要摇头了:找心理咨询师,当然要找有能力的咨询师,怎么会反过来找没本事的咨询师呢?一派胡言!
我劝您别急,消消气,且听我慢慢道来。
这里先澄清一个概念,我说的“没有能力”和大众理解的“没有专业能力”是两码子事儿。
作为一名从业近十年的咨询师,我当然知道具备专业能力的必要性:严守咨询师职业伦理守则,这是职业道德,具备专业能力,人格稳定,自己接受长期个人分析和案例督导等等,这就是大众预期的咨询师的能力。
而我今天说咨询师在咨询中“显得没有能力”,是一种策略。依据就是荣格的“治愈者原型”理论:咨询师越是倾听来访者的心声,给来访者表达自己想法和感受的空间和时间,听懂来访者说的每一句话的背后的含义,陪伴来访者去探索自己的力量,发掘自己的潜能,重塑信心,来访者从咨询中就越受益,恢复健康就越快。
简单的说,一棵小树,在参天大树下,是永远也无法长成大树的。因为看起来虽然大树为小树遮风避雨,给了小树无微不至的保护和爱,可是大树不明白的是,它也剥夺了小树成长最需要的阳光、雨露、自由新鲜的空气,甚至包括必要的风吹雨打,雷鸣电闪。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任何一个人的成长,都是经历挫折,战胜挫折,一次次跌倒又爬起,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孩子就有了自己成长的体验和感受,有了自己对于人生,对于自己与他人的理解,从而形成“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的深度思考,最后成为真正自己,幸福才会源源不断的被创造出来。
父母可以借鉴咨询师的做法: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允许孩子在一定的安全范围内,只要不危及生命、不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下犯一点错误,比如孩子因为贪睡而迟到,因为不整理书包,忘带学习物品,因为玩游戏错过吃饭等等。
在小的事情上,让孩子受一点小的惩罚、小的挫折,然而,重要的是,在孩子受挫后家长一定不能做事后诸葛亮,说风凉话“你看吧,我就知道……”
家长要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理解孩子受挫的心情:沮丧,难过,愤怒,自责,羞耻等等,听听孩子表达感受,表达对这件事的理解和反思,然后再加以引导,说出自己的想法,提供建议,最后和孩子共同完成对这件事的认知,就可以有效帮助孩子成长了。
把每一次挫折,每一次犯错,当做一次成长的契机,当作一次经验教训,既提高孩子耐挫折能力,又培养孩子反思和觉察力,同时增进亲子关系,让父母真正陪伴孩子长大 。
对于网上那种认为“父母皆祸害”“孩子就是讨债鬼”的言论,我个人认为都属于极端言论,绝不可取!如果信奉这些观点,你可能永远都会活在无尽的痛苦深渊里,无法自拔!
把自己现在的不幸,完全归结于别人的做法,这是一种推卸自己人生责任的做法,本质上是懦弱和胆怯,不敢面对自己的不足,不敢面对自己该承担的责任。
我相信,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父母是爱孩子的,因为从进化论的角度,人们需要自己的基因,优秀基因延续下去。父母对孩子严厉要求的背后,有个隐秘的愿望:希望你活的比我好 。
只不过,父母使用的方式是他们自己那个年代所需要的:父母挨过饿,于是把孩子喂养的很肥很肥;父母缺关注,所以给孩子最多的关注,多到让人密不透风的窒息;父母生活在底层,倍感艰辛,于是拼命鼓励孩子一定要争气,脱离贫穷和窘迫;父母深受权势压迫,所以灌输孩子一定要当官……
你不能否认,父母只是想让孩子不再重复自己的痛苦的初心,只是他们用错了方式,他们忘记了:可以给孩子分享经验,可以建议,但不可替孩子去决定他(她)的人生应该怎么过,因为人生一定是孩子自己去创造,去探索出来的。
父母的痛苦,应该父母自己去处理,去应对,去努力走出,这是父母的不可逃避的责任。
如果父母不明白这一点,那么,你付出的越多,也只是增加了可以操纵孩子的砝码:我为你已经放弃了这么多:工作、社交、兴趣爱好、放弃个人前途,放弃婚姻,放弃幸福……
那么你在别人跟前越能显示的完美,你对孩子的伤害越大,孩子就越绝望!
90年代,有一部特别火的电视剧《渴望》,里面女主角刘慧芳,就是中国人眼中完美女性的代表:贤惠,温柔,热心,善良。她是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女工,一心爱着落魄大学生王沪生,可是婚后两个人的兴趣爱好,价值观越来越迥异,无法调和。
直到王沪生遇到初恋女友,门当户对又志趣相投的老同学肖竹心。于是,婚姻关系不可避免的破裂了。当时举国都在痛骂王沪生不是东西,可是有谁能够明白王沪生内心的痛苦呢?
这种情况在家庭关系中很常见。一方道德上的优越感,可以去操纵另一方的一切,包括感情,行为,思想。并且可以得到舆论上的支持,从而对另一方造成极大的困扰。
这种情况,在《小欢喜》里,也得到了展现:面对如此完美的母亲,作为孩子,如果不接受父母的要求,你就是大家眼中的“忘恩负义”“大逆不道”“不懂感恩”的坏孩子。
可是如果接受了父母的所有要求,孩子就失去了自我:没有了自己的感受,没有了自己的思想,没有了自己的自由。
这种被披着爱的外衣的禁锢是最隐蔽的伤害,因为连孩子自己也无法分辨:我拒绝的是禁锢,还是拒绝你的爱。
所以孩子内心是纠结痛苦的,是挣扎和迷茫的,一方面是自己切切实实的痛苦着,那么真实,那么真切,无法忽视;另一方面,又在经受着灵魂的拷打,道德的审判!
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不肯伤害父母,能做的选择只有伤害自己了:以死相对,以死来呼救,以死来唤醒父母的觉醒!
写到这里,我的泪涌了上来:那些选择伤害自己的孩子,是该有多么深爱着父母啊,宁可死,也不愿伤害自己爱着的人。
我想,父母如果知道孩子是这样的绝望,这样的无助,一定也是会心痛的无以复加的吧。
电视剧总是给人留有希望的,让人感觉到出路在前方。但是现实生活中,有些事情一旦发生,就再也无法弥补,没有后悔的余地了呀 。
父母们,如果你的孩子不只一次的向你发出绝望的呼叫,请你们一定重视起来,想想自己在和孩子相处时,到底带给孩子的是什么。千万不要再用你在外人眼中的完美,来继续伤害孩子,把孩子推向危险边缘!
不要做完美的父母,做个刚刚及格的父母,因为孩子要求不高,刚刚好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