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咖

二元平行or三角共生,观察类节目如何处理繁杂的人物关系?

2018-09-06  本文已影响5人  清娱

文丨玖肆

观察类节目无疑是今年综艺行业的新宠!

如今观察类节目扎堆出现,但实质上该类节目早已有之,但“观察”的形式感相对隐形,诸如宝贝成长观察秀节目《爱上幼儿园》、育儿观察类真人秀节目《妈妈是超人》等,虽然在节目定义上有“观察”元素,但在形式感上还是以真人秀为主。

而今年播出的观察类综艺节目俨然升级成为了2.0版本,从真实生活探访体验观察真人秀《女人有话说》到亲情观察成长励志节目《我家那小子》,从恋爱真人秀节目《真心大冒险》到恋爱社交推理真人秀节目《心动的信号》……

尽管这些节目类型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都在传统的真人秀内容基础之上开辟了第二观察现场。细察发现每档节目对于第二现场的玩法有所不同,接下来笔者将从第二观察现场的人员设定、人物关系等维度进行解读,看第二观察现场如何与节目核心内容产生粘性完成其功能诉求。

观察员角色不一,承载功能不尽相同

纵观观察类节目,尽管第二观察现场的人员在形式统称为观察员,但阵容整体大都是“主持人+艺人”的搭配形式,也有一些情感类综艺节目会加上情感专家来进行专业背书,这样搭配的好处在于主持人可以发挥其优势把控第二观察现场的内容走向,引导提炼出亮点,而艺人本身自带流量和热度,在节目早期能够起到宣传导流作用,而情感专家则更细腻地见微知著,能够精准地为情感“把脉”。

具体而言,第二观察现场的观察员搭配也十分具有灵活性,产生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大致如下几个分类:

与主人公无关,却身负“重任”的吃瓜群众

这类节目真人秀部分的嘉宾大都是素人,而在第二观察现场做吃瓜群众的观察员大都是艺人,比如《真心大冒险》第二观察现场是欧弟、应采儿等人,《心动的信号》则是朱亚文、张雨绮、杨超越、官鸿等人,《少年说》当中是梁田、沈梦辰等主持人轮番上阵。

这样的人物设定,一方面是顺应星素结合的政策,另一方面是与节目模式有关,前文提及的两档恋爱节目的原版分别是《别被狼君所诱惑》《Heart Signal》,相似之处在于节目中有隐藏的“狼人”,都自带推理元素,观察团需要根据剧情发展推理出六人之间感情线。在这样的规则之下,第二观察现场除了要根据实时发生的事情给出反应外,更多的是需要细细观察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来预判真实的人物关系,带动观众参与到其中。

从节目效果来说,观察室的嘉宾一方面充分发挥艺能感,弥补素人之间综艺感的缺失,比如,张雨绮的星座狂魔人设、杨超越的锦鲤人设,这样差异化的人物个性给节目内容增色不少;与此同时,在推理层面每个人观点不尽相同,各抒已见摩擦出不一样的笑果,在一定程度也是给观众参考答案,增强了观众与节目之间的关联性、互动感和讨论度。

主持人+体验者,主客观视角融合

纵观国内观察综艺,这样的观察形式相对较少,但在日韩综艺里,这样的观察人员架构十分普遍,诸如《同床异梦》《我独自生活》等经典综艺节目。这一类观察节目当中,第二观察空间更倾向于访谈的形式,以国民恋爱综艺《爱的时差》举例,体验“爱的时差”的三位女明星参与其中第二观察现场,同时还有蔡康永、于小彤担任主持人兼任“恋爱观察团”,陪伴女明星观察她们与男嘉宾的相处过程。

在内容的播放中,当事的体验者像实时弹幕一样讲出个人的当时所思所想,与大家进行交流沟通,在交流中凸显出不同年龄段的女性特色。这样的内容设定将真人秀的内容衍生到观察现场,是一个“体验+补充+多向交流”的过程。

对于嘉宾来说,在真人秀环节是展现本真,在第二观察现场是审视自我以及交流,让人物形象更为丰满;同时自我的主观视角与他人的客观视角相结合,使得整体内容在沟通维度、价值取向制衡更为和谐。

主持人+与嘉宾有关联的人物爆出更多意外小秘密

除了前文提及的形式外,目前还有一种形式是和嘉宾相关的亲人、与当期内容相关的人员加入观察团,或是观察团中的成员参与到嘉宾的真人秀录制当中,比如《女人有话说》观察团每次都邀请了一名与当期嘉宾亲近的人加入,在观察其日常的同时,也会分享一些嘉宾不为人知的趣事;《我家那小子》的观察团成员邀请了嘉宾们的妈妈,通过观看儿子的独居生活多了一份理解,更是能被挖出一些有趣的八卦,诸如,徐海乔妈妈在观察团的鼓动下,爆出了关于徐海乔感情状况,#徐海乔 暗恋对象#等话题还上了热搜。

如今到了节目中后期还加入了陪武艺一起旅游的陈翔,还有观察员欣然到武艺家中教她做剁辣椒,这样的设定,让观察员也对嘉宾多了一层了解,比如欣然通过亲自教武艺做辣椒,发现表面缺乏家务能力的武艺对干家务活还是有兴趣的。

整体而言,观察团成员元素诸多,是根据节目模式本身需求决定的,但遗憾的是节目效果不尽其然,那么观察团的存在到底是拖垮收视率的累赘还是节目内容的点睛之笔?接下来笔者从节目整体的人物关系这一维度切入来分析这一问题。

二元平行,内容粘性的程度决定观众喜好度

正如前文所说,观察团成员组成元素丰富,逐渐从单调的二元平行关系发展成为三角共生关系,随着人物关系的变迁,又是如何完成内容构建的呢?

先从二元平行关系谈起,对于这一概念,简而言之,真人秀环节和观察室这两部分的嘉宾无现实关联,观察室基于真人秀内容发表个人观点和情绪即可。像《噗通噗通的良心》《我们相爱吧》《心动的信号》等节目都是如此。

以《我们相爱吧》为例,这档节目第二观察现场这一环节所占内容比重较少,在节目的起承转合上起到串联作用,并试图用节目中婚恋个例的解读普世的婚恋问题。从人员构成来看,基本都是素人专家,客观来说,这一部分内容的说教意味较重,娱乐性较少,较为单调寡淡。

而在韩国观察类节目当中,第二观察现场的观察员艺能感十分强,会根据内容给出饱和感十足的反应,让整体氛围很high,说出观众的内心OS。譬如最近经常以中国网红娶大18岁的韩女星的新闻刷屏,而其夫妇在韩国综艺《妻子的味道》当中,男方家人给聘礼、红包之时,观察室的反应有如跨年之夜格外沸腾。相较之下,《我们相爱吧》的观察室成员大都是学者出身,更为含蓄和冷静,学术氛围浓厚,难以提起观众兴趣。

外加吸引观众更多的还是明星艺人在节目中谈恋爱,很多观众会直接跳过这一观察室环节,也不影响整体剧情的吸收,导致收视率阶段性下沉。故而抛开其社会教育意义,单从内容层面的观感来说,这档节目的第二观察现场如同鸡肋,存在感过低,二元关系的构建相对失败。

但同样是二元平行关系的《心动的信号》却与之大不相同,第二观察现场更吸引观众,存在价值更强。首先,从明星效应来谈,与《我们结婚了》恰恰相反,真人秀环节是素人,观察现场是人气颇高的朱亚文、张雨绮、杨超越等人,这样的人物设定驱使着观众欣然将全部节目看完;其次,节目中包含得到推理的元素,将真人秀部分与观察现场紧密联系起来,缺一不可,故而让观众在心理上更愿意接受第二观察现场的存在。

三者共生关系,依然未逃脱“鸡肋”桎梏

以往大多数的观察类节目都是二元对立关系,三者共生关系也逐渐兴起。以每周播出后必上热搜的《我家这小子》为例,则是明星嘉宾、明星父母、其他观察成员形成三者共生关系,这是观察类节目的一大升级。

《我家这小子》多元化的观察视角记录明星嘉宾的独居生活,更让“观察”成为一种全新的沟通方式——作为观察员的妈妈(或亲友)“围观”自家孩子的独居日常,彼此分享、发现问题、思考改变,让“好好去生活”在跨代观察中得到新的理解和尝试。不难发现,这档节目从立意上就解决第二观察现场是否必须存在的问题。

而《女人有话说》是三角关系又不相同,当期嘉宾、体验者以及观察室的嘉宾组成三方关系。这档节目播出之初,是打着“她综艺”这一旗号进行背书,试图以女性综艺的视角来突围,而其观察这一维度尽管有邀请与当期嘉宾相关的人前来支援,但依然陷入了前文提及的二元平行的关系的怪圈,主要症结感在于尬聊感太强,出现的切口极为生硬,也成为了观众观看节目诟病的点,在豆瓣评论第一条指出要拿掉这一部分的点赞数最高。坦白讲,为了观察而设定观察,割裂式的存在不如大胆舍弃。

尽管三角形在数学的世界是最稳定的形状,但在综艺节目的架构中不尽其然。整体来看,无论第二观察现场的嘉宾属性如何变迁,真人秀与观察板块的人物二元平行关系还是三角共生关系,甚至像《妻子的浪漫旅行》四维并立(妻子、丈夫,主持人、专家),最终决定观众能否接受观察室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导演组在节目模式开发时就应考虑好如何衔接两大板块,例如《心动的信号》以推理为线索,《我家那小子》以亲情为纽带,这都是市面上较为成功的例子,在未来,还会有何种形式增强二者之间的关联性,拭目以待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