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家园第一季9号|| 当时只道是寻常
今年环境管控的好,难得体验到了秋高气爽、风轻云淡。北方城市的秋很短暂。不过是路两旁的树由绿转黄,空气微凉。只在秋雨后落叶被打湿粘在柏油路上时,才能感到一丝秋意。至多在加班后等公交遇冷雨凄风时起一丝悲秋之心。
若是在我的故乡,那秋可是刷足了存在感,是农人心中最重要的一季。我当时年纪小,以为天下的秋都是这般。
故乡的秋树彼时秋总是和忙碌联系在一起。春种秋收,农谚云三春不如一秋忙。披星戴月、早出晚归是常态。四五点天还未亮就有心急的人头戴矿灯去地里。
我印象里的秋就是各种粮食陆续收回家的过程。
那时家里种的五谷杂粮很多。孔夫子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对于田野里长大的我们是不存在的。花生、黄豆、谷子、高粱、芝麻、红豆家里都种,最多的当然是玉米,我们叫苞米。
最早熟的应该是谷子。这是麻雀喜鹊各种鸟最爱偷吃的。一旦熟了就要早早去割。掐谷穗的小工具是一个覆着皮子的刀片,套在大拇指上。刀片压在谷茎上轻轻一折,沉甸甸的谷穗就掉在手里了。谷子长得矮,看着蓝天白云和满地金黄,心情畅快。这是秋的开始,人还未疲惫,更多的是收获的喜悦。
杂粮数量不多,收起来还挺有意思的。收芝麻时要铺上一大片塑料布,将芝麻杆轻轻割下,拿到塑料布上向下敲打让芝麻落下。芝麻杆晾好特意放在厢房一捆,留在大年夜里煮饺子时烧火。寓意日子节节高。
秋收的重头戏当然是玉米了。承载着一年的期盼。总有早早动手割地的村民制造恐慌。其余人说着还未成好,没过几天也出现在地里了。现在收玉米是将玉米秸用镰刀放倒再扒。我小时候是先扒玉米穗。我大概从三四年级开始跟着扒玉米。妈妈负责两根垄,我就负责一根垄。现在觉得自己笨手笨脚,当年干活也算干脆利落。尤其有人夸奖看看人家的孩子时,恨不得双手上下纷飞舞成四只手来证明自己能干。
夏天的玉米秋天的玉米地里闷不透气。枯黄的玉米叶刮在皮肤上很疼,所以还要穿上长袖衣服,更加闷热。在漫长看不到边界的玉米地里,我像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一样机械的操作。先用力将玉米穗上包裹的青绿色两三层外皮向两侧一扯直到底部,再将白色的内叶左右分开。然后左手托着穗的根部,右手用力一掰。金黄饱满的玉米穗就到手里了。再用力抛向玉米堆里。重复重复再重复。我向妈妈抱怨怎么还不到头,妈妈却说这玉米多到扒不完才好。
粗看可能觉得所有的玉米都长得一样。其实不然。我印象比较深的是玉米名字是叶丹12和叶丹13。12长得个子不高但很丰满。我更喜欢13,细细高高的身材,看着赏心悦目。每年种子都在变化,哪块地种哪种玉米收益最高简直是玄学。算起来我已经不知道玉米的名字好久了。
高中时为了摆脱十一放假回家扒苞米的生活,我特意报考了外省的大学。及至得偿所愿还写信给弟弟将心得传授给他。谁料弟弟这个叛徒居然将信给爸妈看了。害我被妈妈好一顿数落。不过弟弟最终也上了外省的大学,我高度怀疑此事和苞米有关。
懒猫家院子一角工作后只有两年十一回家扒苞米。那时已经改成先割倒再扒了。我蹲着扒了两天后,双腿均废。只能挪着走,遭到父老乡亲群嘲。再后来家里开始雇人,当年困扰我的苞米居然一天就收到家了。让我很是吃惊。
不知不觉间离土地越来越远。回家时被称为城里人。到城市即使已经买房依然被称为外地人。此心安处是吾乡,不管外界如何称呼,我始终认为那片生我养我的黄土地是我的家乡。那个小院不是我的娘家,它就是我的家。
爸爸妈妈用一个个或丰盈或贫瘠的秋将我们推出了那片黄土地。他们用尽了全力只为我们能不重复他们的命运。通俗的意义上他们成功了,可这片土地也将他们的青丝变成了白发。
我为他们做了什么呢?冬温夏凊、晨昏定省不可能。据说陪伴是长情的告白,而我的告白次数少得可怜。
小时候我在地头玩耍,假装自己是朵花悄悄伸出小手抓蝴蝶,年轻的父母在田间忙碌,间或回头笑着看我一眼。我以为岁月会一直这样温柔的走下去。从不知道这世间还有生离死别。
当时只道是寻常。
人不长大多好。
故乡的山另:图是数年前回家时拍的,物是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