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手宫选文专题理事会点赞汇总理事会·成员推文内审通道

追寻幸福——那年回乡

2022-09-28  本文已影响0人  那时光

【本文为九月星空推文团推荐阅读,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初中的时候,我搬离了故乡。那时我怀揣的是城市的梦想,想着自己从一个农村孩子,一下变成了“非农业”,是一件很自豪的事儿。所以,虽然那时很不舍,但对城市的生活还是充满了向往和期待。

那是一个很小的城市,现在看来连五线都算不上,可看着那林立的高楼,熙攘的人群,还是让我的视界变大了。

踏入城市之后的路虽蜿蜒曲折,但也与大多数城市的孩子一样,经历了初中、高中,然后上了大学。

毕业后,我留在了大学所在的省会城市,找工作、买房、结婚、生子、创业、把父母接到身边......算是在城市中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

就这样,每天穿梭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为了生活奔忙着。慢慢的我也习惯了城市的喧嚣和快节奏。我经常会想,也许生活本就是这个样子的吧。

直到有一天,父母跟我提起想搬回老家居住,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思考。

老两口一直单独居住,衣食无忧。每天早晚下楼跳跳广场舞,跟周围的邻居关系很是融洽。周末我会去他们那里坐一会儿,陪他们聊聊天。在我的认知里,这是一种幸福的状态。

我与他们深谈了几次,比如离我太远没人照顾、生活没有城市方便等。可是拗不过父母的执着,于是那年趁着国庆假期,独自开车回了老家,安排他们回去的事儿。

三小时的车程,我回到了那个久违的故乡。下高速后,一条双向四车道的柏油马路直通村里。这与我印象中的仅供两车通过的沙土路很是不同。五分钟后,我已经进了村子。

村子很大,分为好多屯子,名字都很特别,比如南关、西沿、河东、河西、上塔沟、下塔沟、北营子、南洼子......而我们村的名字也很有特点——五十家子村。

我曾经就住在河东,那是村里一片为数不多的平坦地界。从马路开进屯子,要经过一条小河,河东的名字应该就是这么来的。过河后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待收的玉米地,两条小路将田地自然隔开,分别通向屯里的前后街。我家的老屋就在前街第二家。

老屋很旧了,跟村里一家家的大平房比起来显得有些不协调,但院子在叔伯们的打理下并不荒芜。园子里还种着各种蔬菜,院里的几棵果树也都结满了果实,很是有丰收的感觉。

自从爷爷奶奶去世,房子就没住人了,沙发、柜子、电视、炕上......到处都是灰尘。看到这样的环境,我不禁皱了皱眉,这怎么能住人?

听说我回来了,大伯、三叔、老叔都放下手中的活计来看我,几个在家的兄弟姐妹也来了,大家七手八脚地帮我打扫了起来。很快,屋子干净了,就连窗户上的玻璃也擦得锃亮。

亲友们随意地坐着聊天,老屋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听着熟悉的乡音,看着热情的亲友,那近乡的怯意消失得无影无踪。

大家纷纷邀请我去家里吃饭,这时三叔站出来不容质疑地说:“谁家也不能去,只能去我家,我侄子回来了,让她三婶安排,然后全家人都过来吃饭。”三叔家就住在隔壁,听完三叔的话,三婶喊上几个小辈,笑着去安排了。

农村人干活都很麻利,不一会儿三婶喊我们开饭了。嚯,只见三叔家炕上摆了两桌,地上又摆了两桌。本家的叔伯与兄弟姐妹齐聚一堂,桌上的菜摞压着摞......这场面让我有些感动,好久没有经历过这样热闹又亲切的氛围了。觥筹间,叔伯们聊着家乡的变化、聊起了对父母的思念,兄弟们聊起了谁谁考上了大学、谁买了车、谁家的农作物赚了钱。大家都聊着各自的生活......聊着聊着,都醉了。

夜晚,躺在老屋的炕上,感受着乡村的宁静,或远或近的偶尔传来几声犬吠、窗外偶尔的几声虫鸣。此刻,一切喧嚣浮躁都被净化了,心灵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

终于明白了父母那份对于回乡的执拗,那不是衣食无忧可以带来的满足。那是一份关于故乡的牵挂、一份关于亲人的思念、一份畅享田园的期盼、一份安定平和的心境、一份落叶归根的坦然啊!而那也正是他们追求的幸福。

五天后,我踏上了回城的路。留下的,是已经重新装修好的老屋和归整好的小院......还有那颗找到归宿的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