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评(六)
(原作链接过些日子放入)
专题链接: https://www.jianshu.com/c/c844294a885f
这期评论我想说点似乎和诗评无关但一直想说的话。
我曾经问过阿川一些话,其实这些话大家都可以用来扪心自问。那就是:你真的发自肺腑的喜欢诗吗?它给过你什么?困顿艰难的时候你会不会抛弃它?(我的答案是:诗给过我自信,给过我救赎,给过我绘画创作乃至灵魂层次上的深思。这些,足够我对它不离不弃)
写诗有天赋的并不太少。不可否认许多人在小川这个年龄接触诗歌是因为爱情和热血。这很正常,诗歌确实是属于青春的。但我要指出的是诗歌并不只属于生理意义上的青春,或者换句话来说,像孩子一样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对周遭事物敏锐的感受力及对诗真诚的感恩于诗歌创作来说更为重要。否则即便天赋秉异,进入社会,进入生活以后写作能力也会慢慢枯竭,最后逃避不了被现实温水煮青蛙的命运。个人认为这或许能解释一些作者创作年龄为什么短暂吧?
阿川的年龄,起点以及接受的系统教育都是她的优势。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这样的教育求知氛围下任何人或多或少难免都会产生惶恐和焦虑。何况,阿川周围有天赋的同龄人并不少。人在时间的纵向坐标里皆渺如尘埃,但横向里呢?能不能胜过同一代的写作者?风格迥异,百花齐放中怎样又算是胜出?靠什么胜出?你必须凭着纯正的诗心比同龄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一次又一次超越自己纵向的极限,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胜出,同代人中横向性的胜出。
阿川一直在不断地尝试新的风格,首先这份勇气就值得夸赞,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一次次打破自己来进行创作的。但小川接下来可能要细思一下怎样打破?如何才算打破?光有勇气并不够。
青云曾经指出我诗歌写作的问题。很长一段时间因为没有接受系统教育只能是朦朦胧胧的感知,并不清晰。直到有一天我倒腾手机里最初《缪斯的侧影》截屏,大批量对比张聪的作品才有了拨云见日之感。所以,开始尝试如何把诗写得像山那样轻。尽管,是在不断失败中前行,但依旧值得。
回到诗本身,因为感性,我并不是一个好的评论者。阿川这首的第一版题目是《草木香》,相比《二重奏》绝对更有诗意也契合内容一些。题目的问题前面青云也已指出。第二版阿川曾经砍掉过一句:“此人五脏六腑,尽是黄金”。这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句,所以和她争论过。但阿川或许为了与《二重奏》题目保持一种形式上的关系废除了。还好,现在回来了。黄金无罪,诗性的黄金则更为稀罕可贵,哈。(其实,更为黄金的永远是诗后面的那个人) 第三节也是个人比较喜欢的,历史,乳房,月光,看似散,却在缓慢下垂中得到一种粘连。词如何巧妙地根据主线表达粘连很重要。
说了这么多,必须打住了。因为,我得趁着思路还清晰的时候赶紧根据青云的诗评回过头自省去也。
———青笺社.倾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