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预期效应-消费心理(效应)

2018-06-01  本文已影响0人  西西弗斯XD

经济学家丹•艾瑞里教授。
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杯普通的啤酒掺上几滴意大利香醋,起名叫做“特酿”,然后将“特酿”和普通的啤酒放在一起,让一组学生品尝。
结果大部分学生对“特酿”,也就是加了香醋的啤酒评价更高。
然而,在第二组实验中,实验人员事先告诉了学生们,所谓的“特酿”就是加了醋的啤酒,这组学生的表现就截然不同,纷纷表示这个“特酿”很难喝。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某部电影登上了豆瓣的年度榜单,但你看完没什么感觉,可能就会想:一定是影片的哲理太深,不是一两遍就能看懂的。
你买来一本亚马逊高评分畅销书,即使内容稀松平常,你也始终觉得,书本身应该没有问题,一定是自己“打开的方式”不对。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们都有一个习惯,就是极力避免在言行上前后不一,始终要保持一种逻辑上的自洽。
即使有时候隐约感觉自己错了,也要不断暗示自己,说服自己,甚至是强迫自己自圆其说。
预期可以来自已有的认知、他人的评价、权威的意见、公众的舆论等等,
一旦为自己所接受,那后续的行为和态度,就不能轻易偏离,只有这样,我们才好证明自己当初是对的,如今也在继续做着对的事情。

预期效应:

“筛子心态”和“空杯心态”:

“筛子心态”是说人的思想就像一个筛子,符合自己原有思想的观点能通过,不符合的则一概通不过,一概不接受。
相对应的“空杯心态”,是说人的思想如同一个清空的杯子,有容纳不同思想、不同观点的能力,即使新观点和自己原有的观点冲突,也能先保留,思考后再做结论。

商家运用预期效应引导消费者决策,一般会利用:

有人说,今天你对自己的预期,就是明天,你会成为的样子。这句话你同意么?

原文摘自音频app有书共读-《老路:用得上的商学课》,侵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