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成长励志散文

师说新语

2019-04-05  本文已影响84人  发现与守望

此时此刻,儿子正在纽约大学工程学院的电子实验室忙着他的事,也没空跟我闲聊。迄今为止,我以为儿子的教育和成长走在正确的轨道上。很幸运,我的一生中遇到过一位与众不同的老师,儿子也是,在他高中阶段遇到一位探究“师道”的好老师,眼看如今家长们的迷茫,孩子们的疲惫,禁不住想把这篇文章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作为一名专业在理科的班主任老师,熊老师对“师道”的探求难能可贵,特别是在如今这种严重偏离教育本质的教学大环境下,还能从教书育人的角度上去思索,去身体力行,你注定会在自己的领域脱颖而出,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乃师之第一要务,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高贵的品质自古就是师道之核心。

其次才是“授业”,传授给学生文化、知识、技能,使之具备进一步深造、学习、劳动、创造的基础。

“解惑”,从思想、观念、学业等诸方面指导学生、启发学生使之明事理、懂方法,达到“授之以渔”的效果。

我们十分理解当今中国教育体制和学校考核机制给老师们带来的压力和痛苦,在回归教育的本质和追求考试成绩之间始终有一个越缠越紧的结。然而,在适应这个大环境的同时,难道就没有一点空间让我们的“灵魂工程师”们去坚守本该属于我们的“师道”吗?

在此,我愿意把我高中时代班主任刘老师的“事迹”讲出来与大家分享,供有志于成为一名真正“师者”的老师们借鉴。

刘老师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学中文。调到一中时从农村带来了3个分别上小学、初中、高中的子女,爱人留在老家种地。

他到任我们班班主任时已经是高一的下学期后半段了,由于经济发达地区高薪向内地挖师资,我们的全部主课老师都在半年前丢下我们“下海”去了,我们其实是“自学”了半年时间。虽然,全班60人有50人是中考从各乡镇录取上来的佼佼者,但经过这半年的“无政府主义”状态,基本上都“堕落”得一塌糊涂了,白天看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晚上出去溜进录像厅看《神雕侠侣》《霍元甲》。刘老师上任后的第一次摸底考试,数学最高分59分,英语平均分45分。还有很多学生的课本都弄丢了。真不知道,刘老师见到这种情况之后有没有打过退堂鼓(我们现在问他,他只是笑笑,不置可否)。即便是有了新的班主任,有了新的科任老师,可我们已经收不住缰绳了,上课还是要看武侠,晚自习还是有一帮人溜出去看《神雕》。

事情从一次群殴事件开始有了转机。有一天晚自习时,几个社会上的混混到班上来闹事,班上所有留下来坚持上自习的“老实人”居然揭竿而起,面对小流氓们的匕首、钢筋棍没有人退缩,用板凳、扫帚把7、8个混混打得满地找牙。当晚,就有混混的家长向派出所施压,把我们班几个男生抓进了派出所。我们以为班主任会把我们当混混一样看待,没想到,刘老师简单的询问了情况之后,立即去找学校领导,下半夜把被抓走的同学都接了回来。全班在教室里点着“蜡烛”坐了一通宵。刘老师说:我决定陪你们到高三,你们个个都是好样的。从此后,班风骤然改变,全班众志成城,武侠小说还给租书店了,晚自习不出去看录像了,运动会年年称霸。

班风虽是好了,学习虽是努力了,可掉下的半年课始终成了一笔还不清的债。一部分人的成绩慢慢上去了,却总有一部分人上不去,再有就是多数人存在偏科。

80年代中期,县一中已经属于省重点中学行列,升学率是有指标考核的,他会关系到老师的工资、职称、还有家属的农转非。这些对刘老师无一不是最紧迫、最重要的。他的语文教学是十分优秀的,多次获得省级奖。县教育局几次向学校征调他去局教研室工作,并可以马上办理家属农转非,他都婉拒了。据师娘后来透漏,他每次遇到这样的机遇都很“动心”,但最后的注脚都是一句话:“我这个班也许不是升学率最高的班,但绝对是成才率最高的班。我丢不下这群有良心、有个性、有头脑的孩子!”——他在无意中践行了教育理论的最原始前提:“仁者爱人”。

一年左右,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已经分化得比较明显,他没有将精力转移到“尖子生”上去,而是“普爱众生”,成绩好的,他鼓励更上层楼,力争创佳绩、破纪录。成绩中等的,他打气:有希望,咱们是重点学校,放在普通高中你也是尖子,等等。成绩差的反倒是他倾注精力最多的:爱打球的,他偶尔会跟他们一起打,边打球,边谈心,启发、鼓励,帮助规划。爱看小说的,他会跟你交流文学、表现手法、文学现象等等,还鼓励动笔,推荐到报刊发表。

对于成绩长期处在最后的几个同学,他不但没有放弃和轻视,反而更加关注和亲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天生我才必有用。他经常指出这些同学身上的优点和潜力,让他们任何时候都没有抬不起头的感觉。比如:张某某是我们班最有领袖气质的,李某某是最具经营天赋的,王某某适合做军官等等。看如今:这几位同学还真的不同凡响,有考上体育学院当了体育官员的,有参军入伍提干官至师级的,有先打工、再创业,发展至公司上市的。

偏科的学生,在拼命补短,确保升学之后,都在优势专业上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成绩优秀的同学在良好的班风氛围呵护下,刘老师也进行了精心规划,最终都在高考里有高水平的发挥,全县理科状元、探花均出在我们班上。现已有多人在美、英一流大学或研究机构任职,国内名牌院校、科研院所等也“潜伏”了不少。

刘老师兑现了诺言的一半:成材率最高。另一半,“升学率也许不是最高”的诺言被大家不小心给他打破了——当年升学率全校第一。这个成绩当初全校领导和老师大都惊呼”意外”,可这种意外的成功背后只是我们的先祖几千年前就给出了的一个简单的教育法则——“因材施教”!遗憾的是,在这个唯分数论的浮躁的年代,又有多少教育工作者能体会这个中的道理呢?

20多年后,当大家谈起这位老师的时候,无论是当初的尖子生,还是当初的落后生,回忆起来的都是他的“大爱”“大胆”和“大气”。

需要说明的是,我的这位老师已经60多岁了,他没有上电视、上报纸、没有加官进爵,他甚至几次把评省特级教师的荣誉让给了年轻老师,他说,他们更需要这个头衔。可是,他也很骄傲、很自豪,他说:我看到我的学生都能有一副硬朗的身板,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一份能为社会贡献智慧和能力的工作,这就是我最大的荣誉。他说:我不是特级教师,但我是超级教师。没错,他是超级教师,因为他超越了现实和平庸,回归到了教育的本质,趋近了人的本质!一生中能遇到这样的老师,是我的大幸!

若干年后,相信我的孩子和他的同学们也会有这样的感悟,也是由于他们今天的老师!

能让自己的学生产生这样的感悟的老师需要大智慧、大勇气、大爱心,也只有这样的老师,才是中国教育事业的脊梁,才能培养出建设中国的栋梁,中华民族的兴旺呼唤更多这样的老师!

(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