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三大核心思维,输入是基础

2020-04-16  本文已影响0人  三月810

今天,Peter老师为我们总结了提升写作能力的三大核心思维——输入、思考、输出,听完之后真的受益匪浅,思绪良多。

1、关于“三大核心思维”的一个故事

在输入方面,Peter老师遇到过一天读五本书的人,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自己的一个师弟,他每天读三本书,他的人生也因为读书而异彩纷呈。

师弟在大学里读的是广告专业,却在毕业后梦想用“笔杆走天下”,并为此毅然辞去公职,北漂寻梦。那时他文字水平很一般,但胆识惊人,为了学习和实践,他能直接跑去心仪的媒体毛遂自荐,哪怕只是一个试用的职位。

在最初的两年时间里,他白天上班处处用心请教,品读模仿;晚上回家就食不甘味埋头苦读,每每直到深夜。即使因水平原因被辞退几次,他也毫不气馁,坚持用苦读、思考、写作来锤炼自己的风格。

几年后他渐入佳境,因言语犀利、风格独特而成为业界名人,媒体争相约稿,并出版了自己的作品集。

有一年我们约见,看我感叹自己一事无成,他问:“你一年读几本书?”我顿时语塞,因为我根本不读书。他说,“我现在一年要读一千本书。”

他介绍了自己的经验。在最开始时,他也对读书无从下手,就选择读经典;然后是自己需要什么就去寻找来读;再后来,读书已是享受,太多东西融会贯通深入血液,形成了自己的知识框架和思考模式。此外,他也有太多约稿要写,每天都是输入、思考、输出的过程,累并快乐着。

我当时最疑惑的是一天怎么有时间看三本书,师弟说,“第一,时间挤挤总会有。地铁上,马桶上,办事间隙……第二,读书多了练就火眼金睛,一本书拿手里翻几下就能判断价值,一定要读好书。第三,精读的书也会因为掌握了一定的技巧方法,达到快速阅读的目的。”

当时他还调侃我:“你如果不读书,只是一年,就和我有了一千本书的差距啦!”

在我的同学朋友里面,师弟算是一个“读书写作改变命运”的传奇,他也是“见牛人,成为牛人”的典型,思维、视野和格局不断进行迭代升级,前些年经常出现在窦文涛的圆桌上,后来成为互联网大咖,最终跟随时代大势回归自媒体,人生始终游刃有余。

2、我对于“输入、思考、输出”的践行总结

作为一个40多岁才决定重启人生的中年大姐,我这两年通过走上学习之路,也有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在第一年里,由于长期形成的负性思维,我虽然也努力去突破舒适区,克服各种不良习惯,但始终对自己充满不信任,容易自我怀疑和否定,比如我始终认为自己“不会读书”,所以每次拿起书,很快就能睡着。我无法设定相应的目标,只是茫然跟随伙伴们慢慢往前走。

去年四月,我得到一个徒步沙漠的机会,那是我重新认识自我的里程碑事件。想要走出茫茫沙漠,要不畏艰苦,紧盯目标,心怀信念,努力坚持,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形成团队,互相陪伴、帮助和赋能,所谓“一人快,众人远”,这点和我们的写作社群何其相像啊!

当一个人坚韧不拔,不断突破身体和心理极限,那种惊喜无以言表,你会不由自主地进行自我肯定,并对自己满怀信任,甚至无所畏惧。在某些时刻,这种信念的力量无坚不摧。

沙漠归来后,我偶然间走进了图书馆,那种心理上的自我信任很快发挥了作用,我相信自己可以突破读书障碍,只要我决定开始。于是很神奇地,我在一周后学会了阅读,不再看到书就犯困了。

这一年来,我也阅读了不少书,但一是选书不系统比较杂乱,二是没有形成输出的习惯,读书时思绪翻飞,合上书一切就很快荡然无存了。还有一种情况是,很想写一篇读后感,或者在社群中做一下分享,但是真正去实施时又发现自己缺乏内容整合,或者形成观点的能力,加上我一向比较逃避艰苦的思考,最终很可能不了了之。

所以,输出、思考、输入三个环节,我在单点上就做得远远不够,更别说形成闭环,良性发展了。

3、关于“输出”和“思考”模块的改进和迭代

如果说从前都是在迷雾中执着前行,今天Peter老师的指点为我们清晰了方向和路径。

翻看我自己的简书,一年多来也积累了二百篇文章,20多万字。但这里有两个现象,一是文章内容和形式单一,自己都觉得拿不出手,所以从来都是私密写作,生怕有人看了会笑话我。二是点击量全是个位数,甚至为零,除非哪段时间发神经持续更新一下,平时完全没有写作的动力,也看不到进步所在。

老师说,如果认为写作只需要输出,那是远远不够的。输出之前,要问自己:输入和思考做得如何?这也就决定了我们能在写作这条路上走得多远、多久、多深。高质量输出才能倒逼高质量输入,只有这样你才能获得爆发式成长。这个观点彻底打破了我对写作的原有认知。

就像拍照。绝大多数人拿起手机都是随手随心拍,那只是一种生活记录,只对自己有意义,甚至对自己也没有多大意义,很快会因占据空间而毫不吝啬地删除。真正用心拍照的人,是不会随意啪啪啪按快门的,当他被场景或者事物打动,他会去思考“我想表达什么”,“如何来更好地表达”,“如何剔除画面中不必要的东西,让画面更简洁”,“如何利用光影效果”等等,同时为了更好地进行表现,他需要不断进行学习,提升技巧;需要经常去欣赏分析好的作品,提升眼界。

背后没有思考和设计,仅凭一时冲动是不可能有好作品的,但凡是创造性的工作,皆是如此。

所以,我觉得今后在写作上要努力形成的思维,首先就是设定标准,用心对待每一篇文章,争取用高质量的输出倒逼高质量的输入,形成良性循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