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得去的武林,逝不去的武术家精神(上篇)
写在前面的话:
由于读友们反馈,有时候文章太长不愿意看,所以以后的长篇,会以多篇幅的形式出现。
这一期写的书是:《逝去的武林》,本书由李仲轩口述,徐皓峰撰写。
这本书,在我第二遍阅读的时候,被我「解构」了,我把主要的摘录分成了两部分,来纳入我的知识管理体系。
这两部分分别是:
「为人 • 处事」 & 「教 • 学」
所以,这一期,是上篇: 作品简介 + 为人处事篇
而下一期,就会是下篇: 教学篇
——————
正文开始
——————
李仲轩年轻时,拜入唐维禄、尚云祥、薛颠三位形意拳大师门下;这三位大师,是民国武林的巅峰人物,其在武林的地位与当时张大千与徐悲鸿在美术界的地位相当。
但李仲轩34岁就退出了江湖,且答应了尚师一生不收徒,所以一直寂寂无闻。几十年后,可能是由于三位大师的徒弟一辈人尽数凋零,李仲轩以另外一种形式「重出江湖」,与徐皓峰合作,于《武魂》杂志上发表系列文章(后整理成《逝去的武林》一书),不仅给世人留下了三位大师的言行和造诣,而且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和拳理。李仲轩被誉为「中华武学最后一个高峰期的最后一位见证者」。
徐皓峰除了是《逝去的武林》的撰写者,也是电影《一代宗师》的编剧。(《一代宗师》在第33届金像奖中,拿到了最佳编剧奖。)
言同学建议看完《逝去的武林》再看一次《一代宗师》,可能会看出不一样的感觉。
——————
我觉得可以在《逝去的武林》中看到很多东西。比如:
• 武术变成国术。
• 一代武人对武学精进的执着。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精神。
• 大量已被时间带走,但值得记住的名字。
• 武人从军,他们参加抗战、保家卫国、流血牺牲。
• 不同的人物,以及他们的性格、选择及相应的人生命运。
……
也许上述这些已经逝去了,但有样东西是逝不去的:
武术家精神。
其实书中并没有对这个词下定义,李仲轩的三位师父也没有告诉过他武术家精神是什么。但书中记录了大量师父对徒弟的教育,而这种教育,不仅是在武术修习上,更是在人品修养上。也正是因为这些教 • 学,可以让读者看到武术家精神以及它的传承。
——————
套用书中的一句话,来做为人处事篇的开篇吧:
「人品与拳法是相辅相成的。」
为人处事篇
• 我们的形意拳是李存义传下的,宗旨是要保家卫国,不是招摇生事。唐师说:「你凶,我悚(害怕,窝囊),你悚,我比你还悚——这才是我徒弟。」
勇气和本领要报效国家,对于私人恩怨,摆出一副窝窝囊囊的样子最好了。练劈拳的时候,不准在人多的地方,不准占别人的地方。遇到有人生事,不准动手比武,要学会以理服人、以德服人,要留着时间习武,不要卷入是非中,虚耗了光阴。
• 拳法里出功夫的都是基本功,要吃苦。做人最基本的是「诚信、谦和」,要忍耐。
• 「老要癫狂,少要稳」,老年人死盯着规矩,小辈人就很难做了,所以老人要豁达点、随便点,小辈人可一定要守礼仪,如此才能和睦,才能延续传承。
• 李老说功夫大,不会审时度势,说明功夫还不行,功夫真大了,审时度势上便会强人一筹。
• 武德为什么重要?因为一个人有谦逊之心,他的拳一定能练得很好。一个好勇斗狠的人,往往头脑都比较简单,越来越缺乏灵气,是练不出功夫的。
• 每日要以「忠义礼智信」来衡量自己,即是忠诚、义气、礼节、智慧、信用。
一个人有了这种内在的修养,心思就会清爽,悟性就高了。
• 形意进入了高功夫,必定慈眉善目。什么是慈悲?这个人感知了天命,思维和常人拉开了距离。什么是悟性?悟性就是感天感地,把天地间的东西贯通在自己身上。
• 不能为富不仁,也不能为武不仁。只有功夫没有德行,人会丧心病狂,练武的该是仁者。
• 练武的人不迷信,说话讲信用,说出来就算话,还不能有脾气,武艺要教给不使性子的人。
• 练武人要仗义,但更要明是非。仗义得糊涂,一是会被人利用;二是仗义了这个人,就害了那个人,往往拖累的是自己家人。
少年时崇尚侠义,结果为人处事的分寸感不好。我一辈子买东西没跟人还过价,事情做了就不后悔,其实心里也明白其中是有得有失的。后辈的习武者,要吸取我的教训。
• 唐师教育我:「别人的好,一辈子不忘;别人的不是,转头就忘掉。这样,你就能交到朋友了。」年轻人,心胸要大点,不要做「与恶狗争食」的事,只要自己在理,不抡拳头,也能找到公道。
• 练武人不信仙不信佛,就信一个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尊重师长,可以学到好东西,帮助别人,可以增长豪情,气概不凡,心智就提高了——这都是善报。
• 老辈人都经历过一段颠倒岁月,从大辛酸里爬起来的,只是当时不知道是辛酸,傻乐呵地就过来了。
为人处事篇在这就结束咯~
其实,从摘录看,都是些很简单明了的道理,但是放在上下文中看,却又是另一番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