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图摄影诗与诗文字゚灵感💋

味道渐淡的端午节

2019-05-31  本文已影响3人  王家二少2
图片来自网络

端午节快要到了,一想起端午节,心里就很失落。

为什么?节味越来越淡了。

  现在,过端午节,只需去一趟超市,各种味道的粽子,咸的、淡的、果脯的、肉的……应有尽有。

还有各式各样的香囊,花花绿绿,五颜六色,令人喜不胜收。

但是,我童年的端午节确实很热闹的。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首歌唱的就是童年时端午节的情景。

图片来自网络

我很喜欢那时的端午节,有吃的又有玩的。

  端午节的前一天,家家忙着包粽子,我家也不例外。这一天奶奶是个大忙人,我是小忙人。原因是奶奶包粽子的手艺最好,而我是奶奶的心头肉,自然要在一边帮忙。

每次奶奶包粽子时,总是左手拿着高粱叶,先把高粱叶卷成空心的锥形,然后用右手抓事先用白糖拌好的大米,放进空心的锥形内,直到装满为止。

接着奶奶用一根蓑草把高粱叶紧紧缠住。我呢,就做最后一道工序——把包好的粽子均匀的放在蓖子上,数一数个数,待上锅蒸煮……

图片来自网络

可惜每次不等奶奶把粽子包完,我就眼皮打架,上床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当我还在睡梦中,已被爷爷唤醒,让我和他一起去田埂砍艾叶,插在门窗上,说是可以驱蚊、辟邪。

因为传说中的五月为恶月——这时,天气暑热,毒瘴滋生,因此人也最容易得病。为了应付恶月,满足心理上的需求,在端午节这天,也有用艾叶、兰草、大蒜烧水洗澡并喷洒房前屋后。

这也许就是屈原“浴兰汤兮沐芳华”这种习俗的真实写照。据医学家研究,艾叶、兰草煎熬后擦身,的确有保健作用。

图片来自网络

 待我和爷爷忙乎完毕,奶奶已蒸好粽子。嗅着又香又甜的粽子味,看着热气腾腾个个饱满的鲜粽子,我直流口水。

等奶奶把粽子下锅后,一口气吃了好几个。直得奶奶担心地说:“慢慢吃,不要咽着,伤了胃口。”我不好意思地说:“谁叫你做得粽子这么好呢!”

其实,并不是当时的粽子比现在好吃,我想,可能是那时的生活条件太差,偶尔改善一次生活罢了。

图片来自网络

 吃完粽子,奶奶总会把五颜六色的丝线,缠在我的手腕上,还要佩戴上她亲手一针一线缝制的香囊,才允许我出门。

 那时,每年都举行划龙舟比赛,五六十个代表队,个个摩肩擦掌,勇争第一。鼓声阵阵,呐喊隆隆,选手们一个个使出吃奶的力气,全力划桨。河两岸满是观众,一个个引颈观望,喝彩连连。

那场面,那气势,现在还在我眼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